摘要:9月1日晚8时,由中宣部、教育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的2025年《开学第一课》如期与全国青少年见面。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堂以“铭记与奋斗”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带领我市广大中小学生重温烽火岁月,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厚植爱
9月1日晚8时,由中宣部、教育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的2025年《开学第一课》如期与全国青少年见面。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堂以“铭记与奋斗”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带领我市广大中小学生重温烽火岁月,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厚植爱国情怀,激荡青春报国之志。
当晚,我市各中小学学生准时守候在荧屏前。节目中,“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白刃格斗英雄连”“刘老庄连”抗战英雄连队的战旗首次同台亮相,三个连队政治指导员的深情讲述,带领观众深情回望抗战烽火。借助人工智能影像修复技术,抗战时期青少年的身影“穿越”而来,与新时代青少年隔空相望,瞬间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从杨靖宇、左权两位英雄少年时代鲜为人知的成长故事,到南京大屠杀历史守护者朱成山的含泪追忆,再到AR技术复原的黄崖洞兵工厂艰苦制造场景,以及103岁《黄河大合唱》演唱者孟于对青春的深情回顾......一幕幕震撼场景、一段段赤诚讲述,深深触动着每一名新乡学子的心灵。
童心向党,红领巾传承英雄志
“在牵着牛的王二小的眼神里,藏着比山还沉的勇气。”获嘉县凯旋路小学五(9)中队的张家珲以红领巾讲解员的身份与同学们“云上”互动。当屏幕上出现王二小的画像时,他仿佛听见小英雄那句“别怕,我引着敌人走”。触摸胸前红领巾的瞬间,他突然明白:这抹鲜红,是无数英雄用热血染成的。
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中嚼树皮战斗的画面,让张家珲红了眼眶。“现在认真听课、热心帮助同学、升国旗时挺直腰板,都是在替将军守护‘不被欺负’的底气。”他表示,要把这些滚烫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英雄精神藏在队礼里、藏在认真学习的眼神中。
青春接力,新时代青年勇担当
“这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市二中高一学生许欣冉与同学一同收看了节目。她认为,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如同打开了一扇历史之门,让身处和平年代的青少年深刻理解了“铭记”二字的分量。“我们要从革命先辈手中接过接力棒,以青春之我建设富强之中国。”
市十中九年级11班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观看了《开学第一课》。班主任遆广凯组织学生分享感悟。他告诉学生:“要将爱国情转化为报国行,以知识为武器、以理想为灯塔,肩负起时代重任,以实际行动告慰先烈。”
全员参与,厚植爱国教育土壤
河师大附中9000多名师生同看《开学第一课》。该校党委副书记刘齐晋介绍:“学校为此组织了爱国教育系列活动,除观看《开学第一课》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外,各学部、班级还将召开‘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主题班会,举办征文、演讲比赛等。”
这堂汇聚穿越时空精神力量的课堂告诉我们——最好的铭记是传承,最好的传承是奋斗。如今,伟大抗战精神已从书本文字化为可知可感的力量,激励新时代学子以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实际行动,在民族复兴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
编辑:魏涛
本文来自【新乡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