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去年12月44名中国投资人集体对美国巴尔的摩酒店项目提起诉讼后,众多中国投资人面临着类似的难题——为子女海外教育,斥巨资参与美国投资移民项目,然而十年后,诸多项目相继出现问题,他们的绿卡梦想破灭。
自去年12月44名中国投资人集体对美国巴尔的摩酒店项目提起诉讼后,众多中国投资人面临着类似的难题——为子女海外教育,斥巨资参与美国投资移民项目,然而十年后,诸多项目相继出现问题,他们的绿卡梦想破灭。
不仅未能获得移民身份,数百万的投资也可能化为乌有。
2024年11月初,广西北海一家豪华酒店外,停放着一辆白色轿车,车身贴满了醒目的红色横幅,上书“金门国际何时退款?”几个大字赫然在目。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34岁的乔本望(化名)将此车停在这里,只为维权。
他计划在热闹的出入境行业峰会上,向美国机构“金门国际”施加压力。
然而,他未能如愿见到对方,很快便被安保人员劝离。
金门国际是一家获美国移民局批准的区域中心,负责寻找、开发和推广EB-5投资移民项目。
该项目为外国富人提供了一条“快捷通道”——投资50万美元于美国地产或商业项目,并创造10个全职工作岗位,即可全家获得绿卡。
八年前,金门国际在国内大肆宣传,除绿卡外,投资人还可在五年左右收回全额投资。
乔本望为此甚至让姑姑抵押了房产,原以为生活将步入新篇章,但多年过去,位于旧金山海湾沿岸的社区项目仍是一片荒地。
项目全景图 该项目吸引了279名投资人,共筹集1.39亿美元巨资,但直至2024年才开始场地平整工作,此前六年一直未有任何动工迹象。
实地考察后,乔本望于2020年失望地选择撤案,放弃绿卡,移居中国香港。
然而,投资款却迟迟未能退回。
开发商在五年返款期结束时通知,按合同约定返款时间自动延长两年。
2024年底,当最终返款日临近时,乔本望按流程发送了返款申请邮件,却收到回复称“目前对于撤案客户的还款时间尚未确定”。
此后,他再也无法联系到金门国际的工作人员。
如今的乔本望在香港的薪资远低于美国,妻子又重病需手术,突如其来的中年危机让他焦虑不已。
他在微信中与金门国际工作人员的最后一次聊天记录充满了无奈与愤怒:“怎么突然就变了?我现在急需用钱,你们必须给个说法!” 项目六年未动工,2024年才开始场地平整。
与乔本望相似,许多中国投资人都陷入了海外EB-5投资项目的困境,有的人投资已明确无法收回。
即便项目建成,后续经营也可能出现问题。
例如,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一个酒店项目,在2023年底突然通知94名中国投资人,酒店将被法拍。
原来,除EB-5筹集的4700万美元外,项目方还借了银行贷款,如今2100万美元贷款无法偿还,银行已提起诉讼。
看到邮件的那一刻,刚拿到临时绿卡的钱逸轩(化名)如遭雷击。
他不得不面对现实:自己即将血本无归。
无法持续创造就业,永久绿卡无望,酒店拍卖所得将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投资人无法获得返款。
他百思不得其解,2015年5月选择项目时,他信心满满。
作为一名医生,他知道霍普金斯医学院享誉全球,即便经历疫情,其门口的酒店入住率也不会低。
然而,酒店建成后却连年亏损。
困惑的钱逸轩在网上找到更多投资人,组建微信群寻求维权。
但跨国维权困难重重,他们最初在纽约找到一位华人律师,却损失了2万多美元律师费。
后来几经周折换了一家巴尔的摩当地律所,准备了一年才递交诉状。
海外诉讼成本高昂,期间有人放弃,也有人加入,最终44人联合起诉。
诉讼初期就花费了几十万美元,预计后续费用可能高达数百万美元。
目前,钱逸轩正按美国诉讼程序等待被告方回应。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园区Residence Inn酒店(图片来源于网络) 许多困在EB-5项目中的投资人因对诉讼结果不抱希望而选择沉默。
EB-5项目不断暴雷,成为中国中高产家庭的财富收割机。
这些家庭半生积攒的财富,在美国EB-5项目的虚幻承诺中烟消云散。
02 卖个厕所就能投资移民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如今问题重重的美国EB-5项目,在2014年宣传时却风光无限。
为项目募资的美国“区域中心”常宴请投资人,以彰显实力。
“中午吃三文鱼,晚上吃皇帝蟹,一顿饭就花掉1800美元。
”65岁的秦伟(化名)回忆起当年的狂热场景,仍觉有些疯狂。
而这些钱,实则来自EB-5项目筹集的投资款。
“别的公司花得更多。
”他笑道。
秦伟是美国区域中心Ever Grow的总经理,1984年移民美国,已生活40年。
他记得,EB-5最火爆时,中国到处是做投资移民的中介公司。
“中国经济在增长,大家手里都有钱。
”他说,50万美元的投资门槛并不高。
有一次,一位一线城市的朋友开玩笑说:“我把家里的厕所卖了,就能投资移民。
”这句话让他记忆犹新。
由于EB-5项目主要吸引中国富人投资,为吸引中国人,区域中心与中国移民中介公司紧密合作,在国内大肆宣传。
他们把项目推介会开到北上广深的五星级酒店、摩天大楼里,高端宣介会一场接一场。
最疯狂时,上海黄浦区地标建筑“明天广场”的二层整层都是“马里兰中心”的展厅。
宣传方以马里兰州政府名义在上海推广项目。
频繁光顾的钱逸轩在宣传资料上看到,马里兰州及巴尔的摩的领导、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都曾到此推介项目,会议厅里坐满了渴望了解项目的中国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私营业主左万梅(化名)也是从那时开始了解投资移民的,她最多时一年参加20余场活动。
只要中介公司打电话邀请,她有空就会去看看。
美国、荷兰、英国、爱尔兰、希腊等国的移民项目,她都有所了解。
她穿梭于五星级酒店的会议室,觉得这些项目高端、主办方有实力。
每个会场都有几十名咨询者,工作人员数量是投资人的两倍,二对一地进行营销。
左万梅最终选择了美国德州达拉斯沃思堡的新城建设项目,这是一个集酒店、教堂、商场、别墅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小镇项目,293位投资人共投资了1.5亿美元。
她没想到,仅仅比身边移民成功的朋友晚了四五年,结果却截然不同。
等了九年,绿卡和返款,她一无所获。
她原本以为“5+2”年等待期满后,能为孩子争取一张美国大学的入场券,但如今孩子已18岁,失去了随父母移民的资格。
他们转而移民西班牙,这个半途而废的教育移民计划不得不草草收场。
自2013年以来,美国发放的EB-5签证数量激增,仅2013年的发放量就是2007年的10倍。
美国批准的EB-5项目也迅速增加,据2016年媒体报道,仅纽约就有100个地产项目希望吸引EB-5移民资金。
火爆项目的背后,隐藏着大量华人投机者。
“很多美国区域中心的背后老板都是华人,还有一些是中国地产商。”秦伟说。
从业40年,他对行业内的种种玩法了如指掌。
许多华人通过投资移民成功后,开始从事移民服务。
美国移民局1990年设立EB-5投资移民项目,旨在吸引外资、创造就业。
为降低门槛,两年后特别设立了“区域中心”,一个大型商业体或地产项目就能帮助上百名投资人完成间接就业指标。
秦伟用六个月获得募资机构资质后,迎来了行业爆发。
他告诉财经快讯,实际上,中国人往往幕后操盘,不轻易露面。
募资机构高层雇佣一些美国人,以增强投资人信任。
同时,雇佣中国员工,便于与中国投资人沟通。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国内企业融资萎缩,EB-5项目更加火爆。
快速入局的华人代表是逃遁美国的中国资本大亨仰融,他成立GULF COAST公司并获批区域中心资质,但未能吸引足够投资人,业务未开展便被质疑“画饼”。
此后,众多中国开发商涌向EB-5项目建设,与美国融资机构合作,拿下不少项目。
如2014年,绿地集团和泛海控股均通过EB-5项目募集了1-3亿美元资金。
泛海控股在洛杉矶开发建造的泛海广场烂尾楼遭涂鸦 在秦伟看来,近十年涌入的新人大多缺乏开发经验,不知道建设项目应投入多少资金。
房地产投资周期长、潜在问题多,进一步增加了散户投资人的风险。
更有投机者,目的不在项目,而是寻找漏洞挪用资金,其中不乏骗局。
移民博主“EB5Sir”陈先生说,今年春节前刚爆雷的EB-5项目就是一个陷阱。
他接到几名投资人咨询,原来项目方利用新修订的美国移民法提高投资额度的契机,以“信托”名义骗取投资人信任。
声称只需投资28万美元,即可办理投资移民。
然而,项目仅有空计划书,无任何租赁或购房协议,也无进项目汇款记录。
最终I-526申请被拒
来源:禹城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