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春》创新教学设计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6 21:51 1

摘要:知识与技能:学会体会本文从不同侧面描绘的春景之美,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并加以欣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体会本文从不同侧面描绘的春景之美,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并加以欣赏。

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理清文章的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和春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排比、比喻、拟人等语句的表达作用。

难点

1.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PPT

教学过程

课前歌曲:《春天在哪里》(PPT 1)(校名链接歌曲)

导入:猜歌名:大家好!刚才播放的是哪首歌?《春天在哪里》。那么,春天在哪里呢?这节课的答案是:在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散文名篇——《春》里。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循着朱自清先生的文字,去回味美好的春天。

一、速读课文,整体感知。(PPT 2)

明确学习目标:(PPT 3)

1、掌握注释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3、领略春之美,感受文之美。

二、预读:

1、了解:本文作者朱自清。你了解他吗?(PPT 4)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等。因为他的散文语言丰美,又被称为“语言学家”。

2、识读:(PPT 5-6)字词积累。

3、回味春之图画美。(PPT 7-13)课文抓住春天的特点,集中描绘了哪几个画面?草、花、风、雨、人。

二、研读:1、析读:五幅图画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特别精彩。文章分三部分,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文章最好的结构是凤头、猪肚、豹尾。结构美体现了作者的构思别具匠心。(PPT 14)

2、美读:品读课文的音律美,合唱一曲春之歌(PPT 15)1,领读,2,齐读,3-7分组读,8,9,10依次加强齐读。

3、品读:(PPT 16)

(1)语言美:本文语言优美,用词贴切,修辞丰富,句式多变,请同学们找出喜欢的句子,背诵,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例句: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原因: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抓住典型景物写出了春天的特点,同时把春天到来的欢喜也表达出来了。

(2)写法美:(PPT 17)本文写法:调动多种感官、采用多种修辞、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分析:本段从视觉、嗅觉、听觉等角度,采用排比、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运用动静结合、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生动形象、细致入微地写出了春暖花开的景象,表达了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

4、赏读:欣赏课文朗诵视频:(PPT18)现在我们来观看朗读视频,要求有三:(1)感受优美的语言;(2)体味优美的意境;(3)领悟优美的情感。

小结:反思目标(PPT 19)

4、拓读:(PPT 20-22)本文充满诗情画意,我想用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体式对联来赞颂春天。

三、作业:更进一步:(PPT 23)

1、自己尝试以季节为话题拟一副春联。

2、本文充满诗情画意,请给课文每一幅春景图配上一句古诗,要能反映其特征哦。

3、背熟全文。

四、(PPT 24 )在那英《春暖花开》的歌声中道别。祝愿大家的生活也能够春暖花开。

谢谢大家,再见!(右下角小花链接歌曲)

教学反思

来源:汉字森林哈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