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华拓·万里君师徒中国画高校联展第2站在东南大学开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6 20:56 1

摘要:9月6日上午,“传承——华拓・万里君师徒中国画高校联展(东南大学站)”在南京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李文正图书馆开幕。作为该系列联展的第二站,此次展览不仅汇聚了“新金陵画派”青绿山水画大师华拓与弟子万里君的丹青佳作,更以笔墨为纽带,串联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脉络,

传 承

华拓·万里君师徒中国画高校联展

第2站 东南大学

开幕时间

2025年9月6日 上午9:30

展览时间

2025年9月6日—10月

展览地点

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李文正图书馆

(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大学路2号)

展览开幕式现场

9月6日上午,“传承——华拓・万里君师徒中国画高校联展(东南大学站)”在南京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李文正图书馆开幕。作为该系列联展的第二站,此次展览不仅汇聚了“新金陵画派”青绿山水画大师华拓与弟子万里君的丹青佳作,更以笔墨为纽带,串联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脉络,为东南大学师生及艺术爱好者献上了一场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文化盛宴。

展览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嘉宾云集,氛围热烈。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邢纪红在致辞中指出,此次联展以“传承”为核心,既集中展现了华拓与万里君师徒二人的艺术探索成果,生动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名师带徒、青蓝相继”的生动写照,为中华传统艺术传承注入重要力量。他表示,此次华拓、万里君师徒带来近百幅精心创作的作品,其间还将以座谈形式与师生交流,这为青年学生提供了零距离感悟传统笔墨技艺、领略大师风范的宝贵机会,既是高水平艺术盛会,更是深刻的审美教育与文化对话,对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坚定文化自信意义重大,必将为高校文化艺术建设增添浓墨重彩。

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邢纪红致辞

江苏省文联二级巡视员韩军致辞

江苏省文联二级巡视员韩军也分享了对展览主题的深刻感悟:“传承是艺术的根基和命脉,这次师徒联展呈现的正是薪火相传的艺术之路,让我们既能感受艺术魅力,也能体会精神传承。”他特别解读“拓”与“万里”的深意:“华老名字中的‘拓’字极好,代表开拓、拓展,这正是传承的精髓——传承不是守旧,而是守正创新,华老作为新金陵画派重要传承人,始终发扬‘笔墨当随时代’的精神;万里君女士的‘万里’则气势磅礴,既展现中国画的宏大境界,更寓意中国画美好的艺术前景。”韩军强调,华拓与万里君的师徒联展,揭示了“唯有传承与创新,才能通向未来艺术之路”的真理。他代表江苏省文联向展览的开幕表示祝贺,并祝愿两位艺术家艺术长青。

“新金陵画派”青绿山水画大师华拓致辞

作为展览的核心人物,“新金陵画派”青绿山水画大师华拓,在致辞中动情地说:“艺术之路从来不是形单影只的行径,每一步探索都离不开前辈师长的指点、同仁的扶持与身边人的理解。”他坦言,看到弟子万里君从当年对传统绘画满怀热忱的年轻人,成长为如今能独树一帜、有自己艺术思考的创作者,更真切体会到“传承”二字的厚重——“它不是技法的简单复制,而是对艺术热爱的延续,对文化根脉的守护,更是在前辈经验中探索求新的勇气。”华拓表示,此次展出的作品,每一幅都承载着师徒二人对艺术的真诚:早期作品记录着师徒间关于立意、技法运用和章法布局的探讨,后期作品则展现了对创新、对时代风貌与时代精神的追求,“它们或许不够完美,却是我们对艺术最纯粹的告白,是师徒情谊与文化传承最鲜活的见证。”

开幕式现场举行作品捐赠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联展在东南大学举办,更有着一层特殊的“文脉联结”。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赵天为介绍,新金陵画派与东南大学艺术学科渊源深厚,画派创始者傅抱石曾在此执教,培养了大批投身艺术创作的学子。“因此,这场展览不仅是对华拓、万里君师徒艺术传承的集中展现,也是对东南大学艺术学科百年文脉传承的一次致敬。”赵天为的话语,让现场观众对“传承”二字有了更具体的感知。

展览现场

20世纪60年代,以傅抱石、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华拓为代表的一代国画大师,以“山河新貌”为主题革新山水画创作,铸就了享誉中外的“新金陵画派”。其中,华拓的青绿山水画堪称典范。他打破传统院体式的精工束缚,将大笔皴法、大泼彩融入工致青绿技法,在工笔与写意的融合中,构建出兼具传统气韵与现代张力的山水新意境,成为中国青绿山水画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座里程碑。而作为与华拓有着20年师徒渊源的“新金陵画派”新一代传人,万里君身兼诗人、作家、画家等多重身份,凭借深厚文学修养与极佳艺术悟性,不仅承袭了画派关注时代、描绘山河的传统,更将目光投向城市景观与现代生活。其画作兼具诗意与情感,画面清丽古雅,用笔简约疏朗,于虚静中显俏美、于朴实中彰秀容,以诗人的细腻笔触赋予作品全新时代内涵,让“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文人画传统在当代焕发新生。

展览现场

开幕式结束后,现场嘉宾移步图书馆5楼特展厅开展座谈会。江苏省文联二级巡视员韩军,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协副主席储福金,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原副主席言恭达,著名山水画家、江苏省文史馆馆员、(民盟)江苏国风画院原院长张尔宾,美术评论家、画家纪太年,人民日报艺术家杂志主编朱胜利,扬子晚报文化融媒中心主任、高级编辑冯秋红等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座谈会由东大艺术学院书记赵天为和艺术学院副院长程万里主持。

座谈会伊始,还举行了聘书颁发仪式,华拓与万里君被正式聘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赵天为代表学院为两位艺术家颁发聘书,进一步深化了艺术界与高校的文化联结。

聘书颁发仪式

随后,与会嘉宾围绕华拓、万里君此次展览作品展开深入研讨。张尔宾在发言中对万里君的艺术转型与成就给予高度认可:“万里君既是成功的媒体人、杂志社社长,也是知名度广泛的诗人、作家。多年前她提及要涉足绘画时,我便认为她的文学素养与功底是得天独厚的优势,成功的作家中兼为画家者本就不多,画山水的女画家更是凤毛麟角,我所知的仅有宋美龄、潘素(张伯驹夫人)二位。‘五日一水、十日一山’,山水画创作本就须耐住寂寞,当初我还曾担心她能否坚持,如今看了展览作品,才知这份顾虑是多余的。她的两次职业与艺术转型,让我看到了她的决心与潜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万里君早已为艺术之路做好了充分准备。”

座谈会现场

据悉,此次“传承——华拓・万里君师徒中国画高校联展”东南大学站为系列联展的第二站,后续还将走进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晓庄学院、江苏警官学院等十余所高校,开启为期一年的文化之旅。这场跨越校园的笔墨之约,不仅是新金陵画派艺术魅力的巡回展现,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师生群体中播种、生根的生动实践。正如华拓先生所言:“文化是一道光,照亮文明前路。”相信这场以“传承”为名的展览,必将让更多人感受中国画的魅力,让文脉永续,让丹青常青。

展览现场

⌈前言⌋

从华拓到万里君

新金陵画派的传承清晰而丰富

20世纪60年代始,以江苏省国画院傅抱石、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华拓为首的一代国画大师,以新时代“山河新貌”为主题,创作出了一批独具风格的山水画作品。这个绘画群体就是享誉天下的“新金陵画派”。

在“新金陵画派”第一代画家群体中,华拓是唯一健在的青绿山水画大师。

以“傅钱亚宋魏华”为首的“新金陵画派”,不仅表现于中国山水画领域革新、开拓的意义,还表现于中国山水画的各种技法的互通、互溶、互补的审美共性,以及每位画家自成风格的个性绽放。

在“新金陵画派”杰出代表的画家阵营中,傅抱石的纵笔放逸、钱松喦的浑厚沉着、亚明的洒脱不羁、宋文治的峻丽秀美、魏紫熙的层林尽染、华拓的重塑青绿,向世人展示了这个绘画群体的整体实力和深厚功力。

从那一时刻起,延绵千年的中国山水画,已不再是单一的山水寄情,而是祖国山水“龙”的图腾,是三山五岳的家园,是金山银山的绿洲,承载的是博大的民族精神和神圣的历史使命。

以“傅钱亚宋魏华”为首的“新金陵画派”,用鲜活的笔墨,创造出了中国山水画的新艺术语境,他们用“笔墨当随时代”的恢宏巨著,成就了“新金陵画派”的辉煌和灿烂,确立了“新金陵画派”在中国美术史上继往开来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在“新金陵画派”群体创作的一系列绚丽篇章中,开篇巨作是悬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傅抱石与关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收篇巨作是悬挂在国务院会议大厅华拓的《山高水长》。

华拓的青绿山水画,在严谨工致、设色层层叠加程式化的青绿技法中引入大笔皴法和大泼彩,以打破精工细描院体式的束缚。在工笔与写意的创造性融合中,通过泼洒和倾倒色彩使画面由静至动,从画形到写意,从一般的平面化到丰润的高饱和度,构建了兼具传统气韵又有现代视觉张力、雄浑、神秘、博大的山水画新意境。从阔笔大皴的山峦,到细笔绵密的树叶;从墨色变幻的溪水,到写意泼彩的云川,形成了自己雅致灵秀、雍容大气的艺术风格,赋予了画面更强的表现性和现代感,成为中国青绿山水画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座里程碑。

所以,中国画传承的意义,不仅是保持绘画内核的稳定,更要让传统在当代语境中生发出新艺术语境,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华拓的弟子,“新金陵画派”新一代传人万里君,成长于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她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和美术研究院,具有新闻记者、电视访谈主持人、制片人、省级杂志社社长等媒体的工作经历。作为新一代画家,美术学硕士的万里君不仅受过专业的美术教育,她诗人、一级作家的身份更是为绘画之路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学养,从拜华拓为老师的那一天始,万里君正式走上了“新金陵画派”文化血脉的延续之路。

文人画在中国绘画史上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文人主导的这场“美学革命”,将绘画从技艺转向心灵,从再现转向表现,重构了中国画的审美体系和价值标准。文人画鼻祖王维开启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风貌延续至今。

从小在诗书画中熏陶长大的万里君,又先后受到了喻继高、言恭达、孙少斌、赵本夫等诸多名家的悉心指导,在山水、花鸟和篆刻上都各有领悟和心得并有建树。作为女性,万里君的篆刻作品很有灵性,充满趣味。而媒体人的从业经历和诗人的丰富情感又为绘画的创作开拓出多元的文化视野和艺术源泉。在她的宣纸上,既有将缠绵悱恻的文学想象转化为感观的情景交融,还让观者在视觉与诗性间找到了来去自由的乐趣。文学因水墨获得了灵魂深度,水墨因文学赋奏出了中国艺术最深邃的乐章。

作为“新金陵画派”的新一代传承人,万里君不仅继承了“新金陵画派”关注时代生活以及山水风光的传统意义,还将目光投向了城市景观和现代生活场景。她用诗人特有的细腻情感和笔墨来表现当代人的节奏与韵律,使“新金陵画派”的表现内容更加丰富多元。

从华拓到万里君,“新金陵画派”的传承呈现出清晰而丰富的脉络。这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发展路径,使“新金陵画派”在不同时代都能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继续在中国绘画史上书写出辉煌篇章。

艺 术 家 介 绍

华 拓

我国当代杰出的青绿山水画大家。

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与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人并称为“金陵八家”。

1940年生于河北景县,早年师从立群学习版画,并得到黄永玉、王琦前辈的指导。后改学中国画,为江苏省国画院山水画研究所所长。上世纪80年代起同钱松喦、亚明等为国家重要部门多次绘制巨幅作品。作品多次赴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展出,有百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以及国外多家机构收藏。

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10位优秀画家之一,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被称为中国当代“青绿山水第一家”,对传统青绿山水画的技法做出了重大突破。

万里君

画家、诗人、一级作家。

先后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和美术研究院,美术学硕士。做过新闻记者、经济类和访谈类电视节目主持人、制片人、省级杂志社社长,现任职于江苏省文联。出版个人著作《美丽的流浪》《风吹哪夜》《仰望金婚》《淡墨》等多部。作品多次获省级和国家级奖项。

祖籍金坛,出生于北京,定居于南京。自幼喜欢画画,长期受喻继高、言恭达等诸多名家悉心教导,擅山水、通花鸟、喜书印。因诗词结缘当代山水画大家华拓先生,被收为关门弟子,潜心于青绿山水画的研究和创作。作品应邀赴韩国、新西兰等地展出,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艺术机构和大学院校收藏。

华拓·万里君师徒作品欣赏

华拓《春江放筏》

华拓《含鄱口远望图》

华拓《平湖春色》

华拓《武岭之春》

华拓《武岭之夏》

华拓《武岭之秋》

华拓《武岭之冬》

华拓《秦岭春晓》

华拓《峡江轻舟》

华拓《鬼山秋艳》

万里君《江山如画》

万里君《山高水长》

万里君《霜枫燃秋色》

万里君《祁连金秋》

万里君《山居图》

万里君《湖上春来似画图》

万里君《秋色斑斓》

万里君《秋艳》

万里君《秋艳》

万里君《层林尽染》

万里君《水乡春情》

万里君篆刻(华拓 题)

现代快报/现代+ 记者 卞唯伟

来源:现代快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