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翠园路幼儿园:奏响地域文化新乐章,解锁第五届艺术节精彩瞬间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31 11:26 1

摘要:近日,翠园路幼儿园积极探索教育新路径,以传承地域文化为使命,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围绕“旱莲文化”“非遗文化”“三国文化”等主题,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趣味中感受地域文化魅力,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近日,翠园路幼儿园积极探索教育新路径,以传承地域文化为使命,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围绕“旱莲文化”“非遗文化”“三国文化”等主题,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趣味中感受地域文化魅力,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遇见旱莲·好运连连

古旱莲生长于勉县武侯祠内,树龄四百余年,每年三月繁花满枝,花香四溢,因其珍稀独特,被汉中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市花”。该园小班组开展了“遇见旱莲·好运连连”系列活动,带领孩子们探索当地独特的文化符号——古旱莲,在趣味中传承地域文化。

活动中,老师们充分利用图片和视频,向孩子们生动讲解旱莲的生长习性、外观特点,以及它在当地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孩子们听得全神贯注,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对这一神奇的植物充满了向往。

手工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孩子们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彩纸、黏土和画笔等材料,精心创作出一件件精美的旱莲手工作品。这些作品虽然稚嫩,却饱含着孩子们对旱莲的独特理解与喜爱。

完成手工后,孩子们带着满满的爱意,将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送给园里的老师们。这一小小的举动,不仅增进了师幼之间的深厚感情,更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懂得了感恩与分享的美好品德。

非遗文化——板凳龙进校园

该园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 “非遗文化进校园” 系列活动,将非遗文化引入课堂,为中班组的孩子们开启了一场文化传承之旅。此次活动通过创新的 “非遗 + 体验” 模式,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传承的种子。​

活动伊始,老师们借助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为孩子们揭开了勉县板凳龙这一非遗项目的神秘面纱。详细讲述了板凳龙起源于镇川镇红庙梁村的悠久历史,以及这一民间舞蹈独特的制作工艺与表演形式,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对板凳龙充满了好奇。

为了让孩子们获得更直观、深刻的体验,幼儿园特邀勉县板凳龙文化团队走进校园进行现场表演。在激昂的锣鼓声中,团队成员们展示出各种高难度动作,精湛的技艺赢得孩子们阵阵惊叹。与此同时,卢主任在一旁同步讲解板凳龙的历史由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一非遗文化的内涵。表演过程中,孩子们被深深吸引,互动环节更是热情高涨,纷纷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表演结束后,小朋友们对板凳龙的热情丝毫未减,决定自己动手制作 “创意板凳龙”。在老师们耐心细致的帮助下,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一条条栩栩如生的创意板凳龙。这些凝聚着孩子们心血与创意的作品,不仅是他们对非遗文化理解的生动体现,更是传承非遗精神的美好见证。

非遗文化——泥塑进校园

在泥塑体验环节,勉县非遗泥塑传承人陈雨老师亲临现场,为孩子们讲述泥塑的历史渊源与制作技艺。孩子们专心揉泥、捏制、塑形,将彩泥变成了栩栩如生的板凳龙泥塑。

萌娃趣闯三国营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勉县本地历史文化的魅力,该园大班组开展了“萌娃趣闯三国营”系列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波澜壮阔的三国世界,在趣味中汲取传统文化养分。

活动伊始,老师们绘声绘色地为孩子们讲述《桃园三结义》《空城计》《豫章之战》等三国经典故事。孩子们沉浸在跌宕起伏的情节里,不仅了解了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的性格特点,更深深折服于他们的勇敢与智慧,三国文化的种子悄然在幼小的心灵中种下。​

为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园内摇身一变成为硝烟弥漫的三国战场,孩子们身着特制服装,化身英勇 “小将士”,在老师组织下精彩上演 “魏蜀之战”,一招一式尽显三国英雄气概,呐喊声、助威声交织,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除了热血的 “魏蜀之战”,丰富多样的三国主题游戏同样吸睛。孩子们手持五彩颜料,在脸上精心描绘出形态各异的三国人物脸谱,感受传统脸谱艺术的独特魅力;当指尖舞动的皮影邂逅三国英雄豪情,更是碰撞出奇妙火花。孩子们亲手制作皮影,演绎经典三国故事,在光影变幻间触摸历史脉络,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的瑰丽与智慧。​

翠园路幼儿园精准把握幼儿发展与教育规律,从幼儿兴趣与视角出发,持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把更多本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滋养,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贡献坚实力量,真正实现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让地域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图文:杨兰)

来源:美丽勉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