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上海第一百货商店为例,这里汇聚了超30家二次元品牌,2024年二次元街区销售规模超3600万元。“
2025年国产游戏产业“四大疑问”之四:
拼价格很难让市场规模越做越大!
近年来,“谷子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成为消费领域不可忽视的增长极。
“谷子”源于英文“goods”的音译,泛指二次元周边商品。
从泡泡玛特《哪吒之魔童闹海》手办盲盒上线两天即售罄,到名创优品与《哈利·波特》联名产品引发全球抢购盛况……
“谷子”店铺已逐渐成为线下商圈的标配,甚至为一些老牌商场注入了消费新活力。
以上海第一百货商店为例,这里汇聚了超30家二次元品牌,2024年二次元街区销售规模超3600万元。“
根据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40.63%,预计2029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
只是,目前中国的谷子经济还很初级,更多是日韩谷子在占据市场。
不过,一些游戏厂商已经开始尝试突破。
2020年起,随着《明日方舟》《原神》等热门二次元手游在C端衍生品上的发力,圈层高粘性国产游戏IP进入常态化的衍生品开发,纷纷布局电商旗舰店,实现规模化爆发。
以《恋与制作人》官周为例,2023年时,“叠纸心意”孵化的游戏衍生品每一季新款销售额在百万量级。顶流《原神》的官方旗舰店,2022年年流水大约在1.5亿水位。
国产游戏特色的地推营销环节,也借助谷子经济开始复苏。
如《剑网3》游戏就在春节期间设立“吃粮节”活动,布局暑假和新春两大时间节点,兼顾回馈老用户和获客拉新,同期举办周边衍生展与谷子新品发布。
春节前,名创优品与《黑神话·悟空》的联合主题店落地北京朝外THE BOX。
78元的毛绒八戒摆件、358元的黑神话葫芦斜挎背包、499元的火照黑云织毯......展台边还反复播放着“每人最多买3件”的限购提示。
“谷子经济”高增长趋势今年是否可持续?
游戏IP与谷子经济结合的产品创新方向会是什么?
对此,南方都市报记者石力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中国谷子经济正在迎来高光,且差异于日式谷子源于漫画的打法,而是依托游戏这个“虚拟世界最强产业”,去扩张。
或者说,只有二次元+游戏+周边衍生,才是中国谷子当下的最可行路线。
过去二十年,国产游戏太能赚钱,看不起谷子的赚钱能力而选择“赠品”模式。
现在,这种态度已经改变,国产游戏必然是今年谷子经济高增长的生力军,并逐步成为主力。
具体路径上,游戏IP暂时会学精灵宝可梦的模式,通过衍生周边,特别是无限制联名的方式,从虚拟世界杀入现实世界。
同时,有钱有脑洞的游戏厂商可能改变谷子经济的“塑料黄金”打法,选择高价值的贵金属、珠宝作为承载,将游戏IP的情绪价值和实物本身的实物价值结合,来达成收藏价值,形成破圈的效果。
当然,问题也是存在的。
游戏IP最大的问题就是玩家乐意在游戏中充值、却未必先要在现实中买件“皮肤”。
游戏谷子能否更突出其“货币价值”和“实用价值”,跳出简单家居摆件,变成街头的可穿戴谷子(非cosplay向),让游戏IP闯进更多人视野,成为非玩家也可选配的物件,或许更有破圈之效。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
来源:书乐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