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李静:岁数大了就该活得不好?这不对|HearHer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31 11:27 1

摘要:医生告诉她会潮热出汗,这属于更年期最广为人知的症状,但当时的李静并没有真切的经历过,她不知道那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受。直到有一天,她站在一场商业活动现场,面对着赵丽颖主持时,汗水瞬间从她头上冒出并大颗滚过脸颊。她懵了,惶恐而无措,在赵丽颖和观众的注视下,她只能急

“我特别想消除这种对女性的误判。”

主持人李静是在52岁那年确认自己进入更年期的。当然,最显著的征兆是她停经了。但她对于自己的身体还会因此发生怎样的变化并不十分清晰,甚至十分茫然。

医生告诉她会潮热出汗,这属于更年期最广为人知的症状,但当时的李静并没有真切的经历过,她不知道那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受。直到有一天,她站在一场商业活动现场,面对着赵丽颖主持时,汗水瞬间从她头上冒出并大颗滚过脸颊。她懵了,惶恐而无措,在赵丽颖和观众的注视下,她只能急中生智用一句“鄂尔多斯(活动品牌)的衣服太质量太好了,我太热了”遮掩过去,然后将活动草草收场。

李静曾在多个场合提起这件事,包括在她拍摄的纪录片《看不见的更年期》中,对她来说,那应该算是她真切认知到更年期的一场经历。

但其实,她对更年期这件事并非毫无防备,甚至比大多数人都重视。 早在她48岁还未绝经时,就曾专门咨询过医生,“他说你挺逗的,你挺重视的,一般都是更年期的人来问,你没到就来问。”但显然那次的咨询并未给李静带来太大帮助。

之后她的身体出现了各种不适,她不停地跑医院,分别被确诊为关节炎、过敏性哮喘以及心血管疾病等,开的药她都快吃不过来了。同时,她还性情大变——曾经揪着眼皮也要去上班的她不想工作了;原来总是好友环绕,现在也不愿社交了;否定自己,之前做过的现象级栏目,在当时的她看来“都是垃圾”。她感到太不快乐了。

再一次看诊后,她终于得到了一个确切的答案,这一切都跟更年期有关,是由于体内雌激素的减少导致的,解决办法也并不复杂,通过荷尔蒙治疗,补充雌激素就可以了。而且国内几乎二级以上医院都可以诊治,费用也不过每月百元左右。

果然, 在做过相应治疗后, 李静的关节炎、哮喘等症状都消失了,连心态都变好了。在此后的不断挖掘中,李静发现,更年期的症状多达50种,甚至包括有些人连续3个月治不好的头痛。 但这些,连她咨询过的美国、日本、德国等多国专科医生也都没能完全地告知过她。

这让在媒体工作了20年的李静本能地觉得不对劲,“这件事儿其实它不难,它是一层窗户纸”,但为什么却成为了一个全球范围内的认知洼地?

严重的耻感是一方面,更年期一度都被当作一个对女性进行攻击的词语出现, 它会和脾气暴躁、衰老、性魅力下降、无法生育等负面词汇联系在一起,多数女性并不主动谈论这件事。

另一方面是则是整个社会对50岁女性的关注度的缺失。李静觉得女性在50岁后便逐渐成为了社会上的边缘群体, “我们把更多的焦点对对准了年轻人,青春期的人,职场的人,意气风发的成功者……难道从50岁以后,她不是社会的主要角色?”

李静才不愿就这样被扫入角落,她要一直处于“战斗”状态。于是,她自费拍摄了一部名为《看不见的更年期》的纪录片,讲述女性在经历更年期时会面临的状况,同时告诉大家相应的解决方法。 在里面她告诉大家“把汗擦干,我们还是要上战场的”。

3月8日起,纪录片在全网上线,引发了大量讨论。“我今天站出来是因为我尊重我这个个体,我有权利享受前面50年以及后面50年,我当然要站出来去了解自己,同时我要分享给所有的女性,未来50年你的人生会重启。”李静说。

以下为李静的讲述,经潮生Tide整理后发布——

“我变弱了”

48岁,我还没到更年期,我就主动地跟医生交流,寻求帮助,我后面仍然遇到了很大的挫败感, 因为基本没有这方面的科普,等我真到了更年期,我都无法划分这些症状。

关节疼我就去看关节,医生告诉我是叫退行性关节炎,我就纳闷,我说前一年还穿裙子,怎么忽然就得了关节炎?开了一堆药;又开始不断的过敏,我就去变态反应科,医生说我是过敏性哮喘,又给我开了一堆药,要终身服药;然后我血脂高,又去心血管科……包括心理上我什么都不想干,我也不想社交,我认为是我岁数大了。

我当时的感觉非常糟糕。我喜欢跟自己去提问,“你快乐吗?你当下的感觉好吗?”我觉得非常不好,特别的自我否定,当时有很多事情来找我,我都拒绝了,因为我觉得我可能胜任不了。但是我以前其实水平比现在可能差很多,我就先接招再去干。

当时我觉得骑着马特别勇敢的那个女孩不见了,坐在这儿的是一个特别忧虑的、踌躇不前的一个女人。 我不喜欢自己,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因为我觉得无法掌控自己,所以我就下了个咒,我做一个特别挑战的事儿,我要做一个新的节目,因为我特别不想做以前的事,就做了《听你这么说》。采访12个人,有作家刘震云,歌者朱哲琴……每一个人都很厉害。

忽然这12期就把我给打倒了,可能难度也的确有点大。我要求都是外景,每一期是要拍4天,我跟刘震云去他们老家,赶上一场大雪,然后特别多事儿……我拍完这节目,我觉得我人都散架了。因为我以前所有的节目都在演播室是非常安全的。做完这个节目,我觉得我就真别干了,我太差了。

我印象特深,第一期我们开车去阿那亚采朱哲琴,我坐在车上,我在路上我就想调头,我想跑。你想我做了20年,我怕谁?但那时我充满着恐惧,因为朱哲琴当天是参加阿那亚的活动,我一想到她只留给我两个小时,我就开始冒冷汗。万一那两个小时她很累,采访一定效果不好,对吧?而且我们选了一个没有顶的音乐厅,万一要下雨我们就拍不成,我就焦虑冒汗。 我以前从来没有过,在现场放我们鸽子我都没事儿,我就觉得我变弱了,我变怂了。

李静采访朱哲琴现场

我知道我更年期了,但没有人告诉我这件事,就是对自己主持的这种能力的否定,是跟我的激素水平有关。后来回想,我才发现做《听你这么说》的时候是我更年期最严重的时候。

还有一次我采访王潮歌,我们俩是特好的朋友,但我要非常使劲地听她说话, 你知道你在非常使劲地听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其实你是非常紧张的,听完了以后,你要使劲组织语言去给一个回馈。 就那时候我会觉得可能我已经不能再主持了,因为它对我来讲非常吃力。包括我在主持的时候,我提完问题,对方回答,我都是大脑空白的,特别的糟糕。

但还好这个节目叫《听你这么说》,反正我就一直在听着,大家也不觉得我是变笨变傻了。很多人见了我说,李静我特别喜欢你这个节目,包括我女儿也说,比你以前做的节目好看多了。你知道我内心怎么想?我说天呐,难道我就只配去听吗?就是因为我没有说话它才好,如果我一说多了,它就肯定没那么好,我就是没用了。我所有的事情都往负面去想。

你知道更年期最大的感受就是,你不像以前针对那种特别混乱的事情有定力了。

当时我买了特别多的书,有一本《女性大脑》包括《更年期大脑》,它就讲到了,其实是我们的大脑发生了很多的改变,在激素水平的影响下让我们产生自我否定。 后来 我还看到更年期有一个特别典型的症状叫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变弱了,采访(空白)是一个脑延迟特别重要的表现。我忽然释然了。

一层窗户纸

真正得到缓解是我又去找医生了,把我这些情况都说了,然后医生说我该开始做荷尔蒙治疗了。做完以后我这些症状都没了,心理上变得很积极,关节也不疼了,哮喘也好了。 我就发现这个科普是没有的,如果别人知道这些症状的根本原因在于雌激素,就不是每一个症状孤立地去解决。

更年期的综合症它有50来种,你只要科普做对了,大家就会觉得我这个症状一直治不好,我是不是就要考虑更年期的综合症?

事实上全世界的专科医生,这个常识都不够,我看《炙热的你》里有一个案例,提到了有一个人头痛了好几个月,反复找医生都治不好,她的一个朋友提醒她说你是不是更年期,她说更年期会头疼吗?她去补充了雌激素两周就好了。

这件事儿其实它不难,它是一层窗户纸对吧? 所以我为什么做这个纪录片?它是媒体人的一种条件反射。

我这次科普其实是给大家做了一个非常系统的(梳理),我把我的感受、去求证等这些碎片的东西都兜进来了,因为医生是你不问她不会给你讲更年期有哪50种症状的,哪有那么闲着的。

我们其实是出于无知所以感到害怕,你看我片子里面有打120的,有觉得自己得了绝症的,这就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个事情是更年期的症状。当我知道了我自己的认知,我自己的情绪,我自己的很多东西是激素水平的震荡引起的,而且医生明确的告诉我是会过去的,你会跟你的新的激素产生一种和谐共处,你会比现在更好,你仍然可以很快乐,很幸福,很自信,我觉得我一大半都好了。

《看不见的更年期》纪录片的线下活动现场

所以这个片子是个提醒,绝对不是贩卖焦虑。但你要不去解决,光用意念说I can,I do,这个不行,你必须要知道科学的路径是什么。

那我们如何让别人去感同身受,只有我站出来告诉大家我的经历,但这是不够的,我还要采访到很多像我一样的人。我开始觉得如果我找不来合适的导演,就我来做导演,但是我碰到了一个女孩,她原来拍纪录片的,虽然她不到更年期,但我跟她特别聊得来,那就我来策划她做导演。

我们俩拿着小本到处找人。脱不花帮我介绍了协和医院的陈蓉医生(妇科内分泌与生殖中心副主任)。我当时还觉得人家肯定也不认识我们, 结果一见面陈蓉就说, 李静我知道你我等了你们很久了,因为从来没有名人愿意帮我们做更年期的推广,大家一提更年期,女明星就说乳腺癌什么我们都愿意,更年期就算了。

我在拍摄这个纪录片的时候就感觉回到了做《超级访问》做导演的时候亲力亲为,我觉得特别好。

我们这次用的形式应该叫中视频,5集,每集15分钟。传统的纪录片大概一个小时或者一个半小时,我觉得肯定传播没有(那么好),你的目的是什么,让更多的人看到对吧?你不能较劲。但是短视频又无法承载我这个选题,我们就用的是中视频。我们当时也讨论过,我说你们一定要相信一个好的内容是值得看下去的。开始是10分钟,大家老觉得15分钟长,最后发现15分钟还是能够完整的讲明白。

像我们做内容是先要找平台,再要找赞助商对吧?但这个片子是我自费做的, 我做20年内容,这也是唯一一个没有找到平台的。 我印象特别深,我们拍的时候他们说在哪播,我说不知道。

我拍完了才同时问了几个平台,结果所有的平台都给我播,免费。我很意外,我觉得这几年平台都很在意收入,以前我们跟平台合作,平台都希望我们带着赞助商来,对吧?像这种没有赞助商的节目,反正你要播就给你放在犄角旮旯。我会觉得大家都陷入了一种被商业化捆绑,凡事先谈钱,没办法,生存对吧?但是这一次没有人谈钱。

我最担心的就是纪录片拍完了以后变成一种情绪的渲染。

但事实上我们关注有很多问题,我如何知道自己该去医院了对吧?我如何知道自己这个症状是怎么回事?包括医院到底叫什么门诊?我们不断的让专家在直播中承接,每一场的在线(人数)都非常高。现在医院的更年期综合门诊很多排不上队了。

这个是我前面完全没想到的,我各种八百年不联系的朋友,她们就热泪盈眶地说,为什么雌激素治疗我们海外华人的女性都不知道。她们主动要帮我翻译成英文,说要让更多的在国外的华人知道。

它不是隐私

它是我们的人生

这件事其实我没有想到反响这么大,大家说“你很勇敢”, 我一点都没有觉得我勇敢, 我从来就没有觉得需要藏着掖着,这(更年期)对于我来讲它不是隐私。 曾经我怀孕8个月还在台上主持,我也不觉得丑,因为我展示的是我人生的一部分,今天我更年期的人,我没有觉得这件事不能谈。

我在屏幕上20年,大家就看着我长大的,结婚生孩子到更年期,这就是一个女人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从紧绷绷的身体到松弛下来,这就是最真实的人,我要把我最得意的时候,我最失意的时候,我最自信的时候,最惶恐的时候展示给大家。

(作为)媒体人你会想到这是一个需要被知道的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题。

我在讲一个关于女人(的议题),李静就是那个女人,她来北京北漂,然后靠着自己的努力成功,但是有一天她发现这种成功这种重复对她一点意义都没有,观众可能很多人慢慢不认识她了,(在社会权利中)即将被边缘化的女性,如果有100岁,她将如何面对未来的50年?难道不是所有中国女性到了这个时候要去谈的吗?

我说的边缘化不是说你在单位那个位置被边缘化,而是大家会觉得说你都这个岁数了,你就应该活得不好,我认为这是个不对的事情。

以前,我们觉得到了这个年纪,你就看孙子,别吭声了,你就是该被边缘化,你什么都不懂,社会你就用不着参与了。

它是一个社会潜在的,虽然大家不去说,但是有几个企业会去再去招50岁的女性对吧?无论是我们谈论的,都不会去聚焦于50岁以上的女性 , 对吧?它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男性主导以及年轻人主导对吧?

我们把更多的焦点对准了年轻人,青春期的人,职场的人,意气风发的成功者,难道从50岁往后她们不是社会的主要角色?她当然是。

我特别想消除这种对女性的误判,因为我也是其中一个人。 如果我年轻时候妈妈家里来个50岁的阿姨,我妈告诉我那50岁的阿姨离婚了正在谈恋爱,我肯定还说,妈呀她要谈恋爱。但事实上你到了这一天的时候,你会知道我们可以享受这世界上所有的东西, 我们年轻都那么奋斗赚钱,我们干嘛不花给自己,不让自己的人生更好,干嘛苦哈哈的对不对?

这件事为什么这么大的反响?我们现在人越来越注重自己的感受了,而且在整个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变高了,女性要赚钱,很多都是男的在家女的挣钱,所以女的更年期不舒服,她当然不想忍了,我不高兴我不舒服,这事就得聊一聊,这事背后是个社会。

我今天站出来是因为我尊重我这个个体,我爱我自己,我有权利享受前面50年以及后面50年。 同时我感受到了这种力量,我要分享给所有的女性,就是未来50年你的人生会重启。当你去用一个非常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更年期,过了之后一切就特别好。

为什么很多女性50岁之后开始参加各种兴趣班?大家说她就是闲的无聊,其实是女性重启之后,她此前因为工作照顾家庭被压抑的童年的那种对艺术向往,现在被唤起了,她决定开始过新的人生。 女性在更年期之后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转变,就是她会把自己的排位往前,把别人的排位往后。 但我不太明显,我一直爱着自己。

最近好多人见着我都说,静姐你比10年前好看,你的眼睛是发光的。因为我现在身材状态特别好,我是每周三次锻炼,一次普拉提,一次力量,一次有氧。

其实我这个纪录片也是在讲一个你跟自己身体的关系,有很多人直到生病的那一刻,才大概知道自己的心肝肺在哪儿,平时是完全不关心自己的身体的。

我现在基本每天都会跟自己的身体有个交谈,如果今天我状态很好,我就会知道我昨天睡得早,我会有一个结论,类似的我每天都会大概花一分钟想一下,但我以前是从来没有想这些的,我觉得我的身体好着,使劲用。

接下来我告诉你会发生什么。 现在很多医院都开始成立更年期综合门诊,因为有钱赚了,这一批女性非常有钱 , 大家走进医院,觉得你医生不靠谱,我就不来你医院了,医院就会送医生去学习,然后这成为了一个新的非常赚钱的门诊。

另外,有一些优秀的女性,因为更年期期间的自我否定而远离职场,我觉得非常可惜。 所以我现在在号召做更年期关怀企业,有很多家企业跟我们签承诺书,给企业的更年期女性提供一些自由的福利权。 我会请专家免费给这些企业做培训,他要知道他公司的这些女性在面临什么。其实并不让企业提高更多的预算,我们需要的是被看见和关心

来源:小夭看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