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天津市人社系统突出人社特色同向发力,聚焦群众需求靶向普法,打造了“立体式”多维普法、“订单式”精准普法、“沉浸式”阵地普法的天津人社普法品牌,涌现出一批勇于创新、特色鲜明、成效明显、反响热烈的普法实践案例。市人社局普法办坚持优中选优,从中选取部分优秀案
近年来,天津市人社系统突出人社特色同向发力,聚焦群众需求靶向普法,打造了“立体式”多维普法、“订单式”精准普法、“沉浸式”阵地普法的天津人社普法品牌,涌现出一批勇于创新、特色鲜明、成效明显、反响热烈的普法实践案例。市人社局普法办坚持优中选优,从中选取部分优秀案例定期发布,带您从字里行间感受天津人社普法的生动实践。
普法宣传促和谐 根治欠薪筑防线
——东丽区人社局大力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普法宣传
工资问题是民计民生问题,是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和权益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影响安全和稳定。近年来,工程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还时有发生,有的农民工对法律法规了解不多、掌握不深、依法维权能力偏弱,有的以讨薪名义讨要工程款,不能正确行使权力……。天津市东丽区人社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多渠道、多方位、多举措持续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普法宣传,扎实推进欠薪问题治理,全力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主要做法及成效
“执法+普法”并进,突出重点集中宣传
东丽区人社局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突出“执法+普法”双轮驱动,将普法宣传贯穿于行政执法全过程,结合“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和案件办理,深入企业园区、项目现场广泛宣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围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中规定的企业主体责任、工资支付形式以及工程建设领域人工费拨付、劳动合同签订、工资考勤、保证金办理、实名制管理、维权信息告示牌等内容进行系统讲解、重点宣介,同时明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相关规定,自觉接受监督,持续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执法,增强企业依法用工、依规发放工资待遇的法律意识,提升农民工依法维权、依法讨要应得工资福利的能力。
02
“普法+服务”并行,上门服务定向宣传
东丽区人社局整合各部门职能优势,用好用活普法队伍力量,开展“普法课堂”、“送法进工地”等联动普法活动。2024年,联合区住建委等单位深入15个在建工程项目精准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区分总包、分包、劳资专管员等不同岗位群体,组织专题培训,通过集中授课、案例分析、咨询解答等形式,督促企业规范用工管理,积极落实工资发放主体责任。针对新开工项目,东丽区人社局组织上好“开工第一课”,强化依法用工意识,指导规范使用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全年为新开工项目开展法治培训覆盖50余人,大力提升管理人员落实保障工资支付制度的意识和能力。
03
“普法+约谈”并举,化解矛盾精准宣传
东丽区人社局将欠薪平台、12333电话热线等欠薪线索较多的工程项目总包单位纳入重点关注范围,作为重点普法对象,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警示约谈,运用政策解读、逐条释义等方式,详细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工资专用账户设立及使用、代发工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存储等事项进行政策交底、问题答疑。通过面对面座谈交流、点对点推动指导,对欠薪问题发生原因和法律责任进行深入剖析,督促总包单位严格落实工资代发、实名制信息化管理、开立使用专用账户、存储工资保证金等责任,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用工管理,切实保障工资支付落实到位,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到农民工手中。
经验启示
普法内容要明确,推动覆盖范围更广泛
在农民工欠薪案件中,有的是认为农民工群体维权能力有限,故意拖欠;有的是因为法治观念淡薄,不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有的是对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设立、使用相关规定不熟悉,在资金运转困难时过失性欠薪。东丽区人社局结合工作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作为普法的重点内容,同时大力宣讲《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天津市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办法》等政策文件,清晰明了告知企业应当承担的工资支付义务和违反规定后要承担的责任,同时让广大农民工掌握维护自身工资权益的法律武器,保障合法权益。
普法方式要灵活,推动宣传服务更精准
东丽区人社局注重借助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力量,积极联动住建部门对工程建设领域开展监督检查,通过日常巡查、专项检查、预警监管的方式,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要求,形成普法工作合力,规范建设项目用工管理,全面推进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实名制管理、工资专用账户管理等制度落实。同时,注重线上宣传与线下普法相结合,运用微信公众号、项目联系群等网络渠道,将人社法律法规、农民工工资发放预警办理流程等内容精准推送给普法对象,做好普法宣传与人社服务的融合。
释法明理要透彻,推动矛盾化解更高效
东丽区人社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新思想新要求,将普法宣传融入矛盾纠纷化解,办理欠薪案件过程中通过全面宣传法律法规、积极开展以案释法,组织企业与农民工积极协商对话,督促欠薪款项按时足额支付到位,促进矛盾及时、就地、源头化解。针对部分农民工以索要拖欠工资为名,实则讨要工程款的虚假讨薪行为,加强与公安机关执法协作,通过面对面以案普法,进行释法说理和“敲打”教育,明示虚假讨薪行为的违法后果,引导农民工依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用普法宣传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的法治化水平。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