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月4日,上海数据交易所大屏上跳动的数字定格在14:30——随着电子钟声响起,吉林省见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见明咨询”)的三项数据资产正式通过审核,获得该所颁发的数据产品证书与数据供需方认证证书。这标志着传统咨询服务向数据资产化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
12月4日,上海数据交易所大屏上跳动的数字定格在14:30——随着电子钟声响起,吉林省见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见明咨询”)的三项数据资产正式通过审核,获得该所颁发的数据产品证书与数据供需方认证证书。这标志着传统咨询服务向数据资产化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
从信息中介到数据资产运营商
“认证过程堪比数据资产的‘全身体检’。”见明咨询总经理杜思闻回忆,上海数交所专家组用三个月时间,对数据采集合规性、脱敏处理标准、应用场景价值等28项指标进行核验。最终,其职业数据库因涵盖转型人才需求预测、新职业成长性分析等特色模块,被专家组评价为“填补了国内就业市场分析服务数据的空白”。
这种蜕变源于企业持续的数据化深耕。自2022年成立以来,见明咨询便确立了“咨询业务数据化、数据资产产品化”的双轨战略。公司不仅沉淀了9700余个就业咨询服务案例,更通过对客户咨询记录、企业用工需求的市场调研和智能分析,形成具有预测价值的动态数据模型。2023年,见明咨询为某零售企业定制的“人货场匹配模型”,助其实现库存周转率提升37%的实效。
黑土地上的数据掘金者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数字化转型浪潮中,见明咨询走出了一条特色路径。吉林某县曾因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春耕人力短缺,见明咨询通过分析1.8万名务工人员的技能证书、岗位流动轨迹,为地方定制“家门口数字化就业”方案,成功将127名原计划赴南方电子厂务工的农民,转化为本地智慧农业企业的无人机操作员。
“数据要素的价值在于解决真问题。”总经理杜思闻看着办公区悬挂的CCTV央视展播证书说道。这家曾登上央视财经频道的信息服务企业,已构建起覆盖教育、就业、产业的三维数据网络:与众多校、企共建职业发展监测点,为社会提供季度性人才需求预警。
为“数字东北”注入新动能
在见明咨询的规划蓝图中,数据资产化只是起点。公司官网最新披露的“星链计划”显示,未来三年将投入1500万元,建设区域数据枢纽,打造覆盖东北的职业发展数据联盟。“我们要做黑土地上的数据农夫。”杜思闻用这个比喻阐释企业愿景——通过持续培育数据土壤,让东北的人才与产业转型长出智慧果实。(完)
来源:新动态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