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与越剧经典唱段融合,社区美育让传统文化 “活” 起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31 11:02 1

摘要:2025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城市美育日”今天在全市各区同步启动,以“人民城市,人人出彩”为主题,千余场美育活动在全市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商圈、街区、广场、水岸和绿地等多元空间展开,深入融合特色文旅资源,打造沉浸式文旅消费新场景,让市民在感 知美、参与美、分享美和

2025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城市美育日”今天在全市各区同步启动,以“人民城市,人人出彩”为主题,千余场美育活动在全市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商圈、街区、广场、水岸和绿地等多元空间展开,深入融合特色文旅资源,打造沉浸式文旅消费新场景,让市民在感 知美、参与美、分享美和传播美的过程中,共同谱写全民美育的华彩乐章。

在淮海中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一场名为“越剧开篇范韵”的歌曲讲座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一级演员、上海非遗越剧范派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韩婷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表演,展现了越剧百年来的传承和创新。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利用双休日的闲暇时间,感受这江南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当苏东坡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遇到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而演绎出唯美的歌曲时,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在创作的过程中,韩婷婷破天荒地用了小号作为唱词的开头。“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古典诗词与经典唱腔,让现场的观众被深深感染。“你们有没有这样一个画面,迎着太阳,迎着曙光,小号配上去是怎样的一个场面?这是对爱情的一种向往,一种奔赴。所以我当中用了这么一种小号,其实小号在我们越剧中是从来没有过的。当初我就觉得这个小号放在里面非常符合这个心,因为我们对任何爱,任何希望,都要有一种方向,它就给我们指明了爱的方向。”韩婷婷在现场向观众介绍。

苏东坡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苏东坡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达了其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反映了古时候年轻人追求幸福爱情生活过程中的执着和浪漫。韩婷婷把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诗词与越剧经典唱段用歌曲的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为人们带来了别样的美育情感和体验。市民徐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小时候对戏曲这方面接触得比较少,但是自己的孩子蛮喜欢戏曲。“今后小朋友如果喜欢这方面的话,我肯定会支持他,让他在这方面有所发展。”

出身艺术世家的韩婷婷从小对民族乐器格外喜欢。在学习了7年民族乐器之后,忽然间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师拜范瑞娟老师学习范派,深得真传,成为范派唱腔的传承人。近年来,韩婷婷一直扎根在社区,为社区百姓传播越剧优秀文化,并不断尝试,利用现今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让越剧在继承传统经典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吸引更多年轻人,特别是孩子们喜欢越剧,走进传统戏曲文化。韩婷婷向记者表示:“我觉得不能说什么大的创新,只是想用这个方式让更多喜欢唱歌的人来唱我们的越剧,让喜欢唱越剧的人来用唱歌的方式来传承,或者知道古诗词。用互动的方式更好地介绍这两个非常伟大的艺术。我想,这是好的开始,也是一份鼓励。我还会继续,希望大家能够支持。”

目前,这个名为“越剧开篇范韵”的歌曲项目已经荣获2025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整个项目正在紧张进行中,相关讲座将继续走进社区。

而在小东门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以一场生动的儿童友好阅读活动——《我是花木兰》,正式拉开了“美育老城厢 趣玩南外滩——东门品春”系列活动的序幕。活动特邀儿童戏剧界泰斗蔡金萍老师,通过趣解经典绘本《我是花木兰》,带领孩子们在故事中汲取力量,感受阅读的魅力,同时体验戏剧表演的乐趣。

活动现场,蔡金萍老师首先引导孩子们阅读《我是花木兰》绘本。她以生动的语言描述绘本中的场景,帮助孩子们理解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勇气和决心。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随后,蔡老师带领孩子们分析角色特点,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创编对话情景。孩子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而充满创意。

在排练阶段,蔡老师耐心地指导孩子们表演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呈现角色。随着排练的深入,孩子们逐渐克服了紧张情绪,表演也越来越自信。不少参与活动的同学表示:“今天的活动非常有趣!以前在课本上也学过《木兰辞》,但觉得有些枯燥。通过今天的阅读、排练舞台剧,花木兰一下子在我的脑海里形象起来了,我对舞台剧也有了兴趣!”

作为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名誉院长、儿童戏剧界泰斗,蔡金萍从事儿童舞台剧工作已逾50年。她表示:“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戏剧教育拥有与生俱来的优势。它具有综合性、包容性、团队性的特点,是非常好的手段,适合全年龄段。”蔡老师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戏剧艺术的兴趣。

除了《我是花木兰》儿童友好阅读活动,小东门街道文化活动中心还精心策划了“春启新程,鼓韵飞扬”“春漾舞韵:社区律动派对”“春日昆韵,邂逅优雅职场人”“春日沪剧风华秀”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文化体验,让市民在春日里感受艺术的美好,享受生活的乐趣。

小东门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更多文化服务新路径,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市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同时,也将继续深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各方支持、群众受益”的办节机制,充分发挥市民文化节的主题性、引领性、平台性,积极开展全年各项活动,持续以高品质公共文化活动放大城市美育的社会效应和融合效应。

来源:上海黄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