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中央: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提高教辅出版质量的提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31 11:07 1

摘要:教辅材料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教辅材料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对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

教辅材料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教辅材料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对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教辅材料管理相关政策亟待完善。现行的《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是2015年发布的,与教育改革的新要求相比,制度的深度和力度均不足:教辅材料的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与教科书配套,供中小学生使用的各种学习辅导、考试辅导等出版物”,还出现了大量非公开出版的辅导材料,由自媒体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对教辅材料的管理缺乏系统性、指导性,没有建立全流程的管理理念,相关要求分散于各个文件。由于存在利益链条,即使在教育“双减”的背景下,一些地方教辅数量却不减反增。

二是教辅材料与课程教材脱节、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教辅材料仍沿用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来设计题目和内容,有的教辅材料没有与知识点相对应的练习模块,有的教辅材料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甚至有些教辅材料中的时政题目引用负能量内容,可能成为“毒教辅”。教辅订购权在教育行政部门,一线教师缺乏表达意见的途径。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用同一本教辅,难以满足多元化的学习需要,这种矛盾在高中阶段和教育资源丰富地区尤为突出。教辅市场上,在“一教一辅”之外还有五花八门的教辅材料,而且价格昂贵,很多家长盲目跟风购买,浪费严重。

三是教辅材料市场缺乏有效监管,特别是非公开出版的网络教辅存在监管盲区。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辅材料网络化、自媒体化非常普遍,难以进行全链条、全天候管理。数字教辅材料除了少量通过审核之外,基本未实现数字出版,政府部门难以及时发现问题。自媒体化的教辅材料往往没有责任编辑,在科学性、引领性等方面缺少把关,质量良莠不齐。很多视频、图片、音乐、文字等存在侵权情况。网络平台缺乏对知识类内容的举报、核查途径。

为此,建议:

一是坚持“凡用必审”,完善教辅管理制度。修订《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建立严格的教辅材料审核机制,明确凡是学生使用的教育类辅导材料必须经过审查,包括网络教辅材料,以确保其科学性、准确性、适用性。探索教辅材料的分级分类办法,以满足学生多元的学习需求。建立透明、公正的教辅材料选用机制,杜绝利益输送。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对教辅材料使用效果的反馈机制,为编写和选用提供参考。

二是加强部门联动,规范教辅市场。构建多部门联动的监管体系,加大监管执法与处罚整顿力度,防止劣质教辅进入市场。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严格审核出版内容,严厉打击盗版行为。建立不合格教辅“黑名单”,严厉处罚相关企业或个人,取消出版资格或入网许可。研究制定教辅产品的定价标准与价格范围,探索推行政府定价或指导价,控制教辅产品价格的无序上涨。开展网络教辅材料的审查和监管机制研究,落实主体责任,优化推送方式。要求网络平台开通教育辅导类举报专门渠道,并建立处理和反馈机制。

三是形成社会合力,促进教辅优质发展。推动成立教辅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建设教辅资源共享平台,为教育机构、教师和学生免费或低成本提供高质量资源,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互通。支持教育科技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推动新技术、新方法在教育辅助领域的应用,提高教辅资源质量、及时更新内容。引导教辅有关单位、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内审机制,鼓励编写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教辅材料。加强对学校和教师合理使用教辅材料的引导,加强对家长理性选择教辅与控制教辅消费的引导,减轻学生负担。

来源:民进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