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O·享幸福+” “小板凳”议出社区治理“大文章”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31 10:54 1

摘要:一把把折叠凳、两块移动展板,组织居民在春日的树荫下围坐成圈,说困难、谈看法、提建议、话家常……近日,陶然亭街道黑窑厂社区的“流动议事厅”在四平园小区开张。10余名居民代表在3号楼南侧小广场召开首场“板凳议事会”,针对文明养犬提示牌安装选址主题展开讨论。这场“不

一把把折叠凳、两块移动展板,组织居民在春日的树荫下围坐成圈,说困难、谈看法、提建议、话家常……近日, 陶然亭街道黑窑厂社区“流动议事厅”四平园小区开张。 10余名居民代表在3号楼南侧小广场召开 首场“板凳议事会”,针对 文明养犬提示牌安装选址主题展开讨论。这场 “不设主席台、没有发言稿”的议事会,拉开了社区 “聚邻绘”“YAO・享幸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建设的序幕,凝聚多元力量解决老百姓的公事、共事和家事。

BE IJINGXICHENG

15块提示牌“议”出文明公约

首场议事会聚焦 文明养犬治理难题。在“小板凳”议事会上,居民代表与社区工作人员围坐在一起,就 15块提示牌安装位置展开热烈讨论。“居民活动区周边,尤其是老人、孩子日常活动区域要重点提示牵绳”“绿化带转角处需增设清理粪便标语”……大家热情高涨,畅所欲言,气氛十分融洽。社区工作人员详细记录下居民们的每一条建议,力求将这些“金点子”转化为实际举措,助力小区文明养犬环境改善。

居民王阿姨表态:“非常支持社区推行文明养犬新模式,作为一名养犬居民,我将自觉遵守文明养犬规定,遛狗必带 ‘文明两件套’——牵引绳和拾便袋,以实际行动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共同营造和谐、友好、安全的居住氛围。”

BE IJINGXICHENG

“小板凳”架起党群连心桥

为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今年, 黑窑厂社区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居民所需所盼,探索推出 “板凳议事会”协商共治模式,进一步发挥老旧小区的居民自治作用,深化微治理,办好微实事,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社区利用公益金项目经费,定制 40把折叠凳和流动议事厅展板,将议事协商阵地延伸至 小区广场,楼宇空地、树荫乃至家门口等居民生活场景, 以“小阵地”构建和谐“大社区”。社区党委书记洪鹏介绍:“哪里有问题,板凳就摆到哪里,现场说事、当场议策、限期落实,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实现‘小事不出楼门,难事共商共治’。”

居民李阿姨用“三气”评价“板凳议事会”:“接地气、聚人气、顺心气!”现场不设门槛的畅谈模式,让老旧小区治理难题在“拉家常”中化解。

BE IJINGXICHENG

此外,社区同步建立 “问题挂号-限时办结-反馈评价”闭环机制,通过线上线下议事群等渠道,确保居民建议件件有回音。首期议事会结束后 48小时内,15块造型雅致的 “文明养犬”提示牌已全部 安装到位,不仅与辖区街巷风貌融为一体,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到居民心田,有效促进了小区文明形象的提升。

如今,在黑窑厂社区,“小板凳”成为了邻里交流的新平台,每天都演绎着各具特色却同样温馨的邻里故事。社区打破传统居民在会议室集中议事的模式,充分激活社区邻里中心下设的自组织孵化、居民说事等功能模块。通过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有效引导更多居民主动走出家门,积极融入社区生活。

“社区的‘板凳议事会’看似议的是‘小角落’,实则谋划的是‘大民生’。”洪鹏认为,这种去形式化、强参与感的协商模式,不仅让基层治理更有“烟火气”,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居民的责任共同体意识。当每个“金点子”都能落地为“实景图”,“幸福+”便不再是口号,而成了可触可感的日常生活。下一步,社区将在街道党建引领下,通过举办“YAO・享幸福+”系列活动,持续传播“幸福+”文化,激活社区文化强动力,谱写居民幸福生活新篇章。

文字:任钗宁 陶然亭街道

图片:陶然亭街道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