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春晚27年后,陈佩斯朱时茂现状差距太大,倪萍的话有人信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6 18:33 1

摘要:然而谁也没想到,一晃二十多年过去,这俩春晚小品的“开山鼻祖”现在竟然活成了天差地别的模样,还真应验了倪萍曾经评价他俩的那句话...

提起春晚上的“小品CP”,大家最先会想到谁?

除了现在眼熟的沈腾马丽、贾玲张小斐,其实还有一对“祖师爷”级别的,那就是陈佩斯和朱时茂。

当年他俩靠着《吃面条》开创了小品的先河,在春晚上承包了无数观众的笑声。

然而谁也没想到,一晃二十多年过去,这俩春晚小品的“开山鼻祖”现在竟然活成了天差地别的模样,还真应验了倪萍曾经评价他俩的那句话...

陈佩斯打小在片场长大,父亲是老艺术家陈强,耳濡目染就爱表演,而朱时茂早年参军进了话剧团,后来靠《牧马人》里的“许灵均”成了国民偶像,那句“老许,你要老婆不要”,到现在还有人念叨。

俩人在八一电影制片厂认识,一个幽默接地气,一个帅气带范,表演风格反差大,凑到一起却格外合拍。

1984那年春晚,他俩带着《吃面条》去彩排,一开始导演担心“太搞笑,没正形”,差点给撤了,多亏导演黄一鹤拍板“出了事我担着”,这才有了后来观众盘腿坐在地上笑到直不起腰的名场面。

之后的十几年,他俩成了春晚的“固定嘉宾”,《警察与小偷》里的真假警察,《羊肉串》里的街头小贩,每个角色都鲜活,可谁能想到,1998年《王爷与邮差》那场表演,成了他俩在春晚的最后一次同台。

那场演出时,朱时茂的麦克风突然失灵,音效也没跟上,陈佩斯只能扯着嗓子喊台词,还得故意在场下转圈,给工作人员争取修设备的时间,那场戏演得磕磕绊绊,却没想到,这竟是俩人春晚舞台的告别。

1999年,俩人遇到了一件窝心事:央视下属公司没打招呼,就把他俩的小品刻成光盘卖钱,搁别人可能忍了,可陈佩斯和朱时茂偏不,直接把对方告上了法庭。

官司打赢了,拿到33万的赔偿,可代价也不小,从那之后,他俩再也没登上过春晚舞台,离开春晚后,俩人没再继续搭档做事,各自拐了个弯,选了不一样的路。

朱时茂心思活络,眼看演艺圈不好走,干脆转身扎进了商海,开文化公司、做影视投资,啥新鲜事都愿意试试,陈佩斯性子倔,不爱掺和复杂的圈子,干脆带着老婆去北京郊区包了片荒地,种起了果树,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朱时茂做生意很有一套,这些年赶上直播带货的热潮,他也跟着入局,凭着当年积累的人气,他在直播间里一开口,就能引来上百万观众。

不光搞直播,他还没放下表演,70岁了还拍短剧《黑色焰火》,剧照里拿着枪,眼神凌厉,一点不像古稀老人。

有人猜他是不是“缺钱了才这么拼”,其实真不是,他早年投资早就攒下了家底,不过是喜欢折腾,不想闲着。

反观陈佩斯,他种了几年的果树,心里还是放不下舞台,后来他拉着人开了话剧公司,一门心思做话剧,第一部《托儿》刚上演,就卖了70万的票房,之后的巡演场场都爆满。

他对艺术特别较真,今年把话剧《戏台》改成电影,筹备了整整十年,可是谁成想,电影上映头一天,排片少得可怜,票房才一百多万。

但是谁都没料到,后来靠着观众之间的口口相传,最后这个电影竟然卖到了3.6亿,成了今年的票房“黑马”。

俩人虽然路走得不一样,友情却没断过,今年三月份的时候,朱时茂在网上发了段老友聚会的视频,镜头里陈佩斯双手捧着他的脸,俩人笑得像个孩子,朱时茂配文“认识三十多年,同行的人不会散”,底下网友都留言“爷青回”。

陈佩斯拍《戏台》最难的时候,到处凑钱,朱时茂知道了,直接拿了100万给他,后来电影大卖,陈佩斯要还他钱,他还打趣“就当我投资艺术品了”。

现在俩人都七十出头了,日子过得反差越来越明显,朱时茂成了大家眼里的“成功商人”,直播带货、拍短剧、出席商业活动,忙得脚不沾地,兜里有钱,活得潇洒。

陈佩斯还是老样子,穿着朴素,一门心思扑在话剧上,倪萍说他“活得清高又清贫”,可他自己不在乎,只要能在舞台上琢磨角色,就觉得踏实。

先别管别人怎么看,起码俩人都活得挺自在,朱时茂爱和老朋友聚,去年还专程去广州看张铁林,俩人互相喊“帅哥”,聊起过去笑得停不下来;陈佩斯除了排话剧,就种种树、陪陪家人,简单却踏实。

结语

陈佩斯和朱时茂,就像两条从同一个起点出发的路。

一条通向商海,热热闹闹赚得盆满钵满,一条扎进艺术,安安静静打磨作品,没有谁比谁更好,不过是选了自己最舒服的活法。

更难得的是,几十年过去,当年的搭档情谊还在,你需要时我搭把手,没事时聚聚聊聊,这份真诚,比舞台上的经典更让人暖心,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状态:各自精彩,彼此惦记。

信源:凤凰网《陈佩斯和朱时茂同框,一个被岁月遗忘,一个却难掩沧桑》

中国新闻网《陈佩斯朱时茂控3家单位侵权 索赔百万》

来源:小玖娱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