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姓“阚”,从小到大每次自我介绍都得重复好几遍,老师点名也经常念错。去银行办业务,工作人员一看我的姓就说:“这个字怎么读啊?”后来我干脆随身带个小纸条,上面写着“阚,读kàn”。最尴尬的是有一次去面试,HR看到我的简历直接笑了,说:“你这个姓真少见,我都没见过
01
02
我姓“阚”,从小到大每次自我介绍都得重复好几遍,老师点名也经常念错。去银行办业务,工作人员一看我的姓就说:“这个字怎么读啊?”后来我干脆随身带个小纸条,上面写着“阚,读kàn”。最尴尬的是有一次去面试,HR看到我的简历直接笑了,说:“你这个姓真少见,我都没见过。”虽然有点无奈,但也算是让我记住了,稀有姓氏确实能让人印象深刻。
03
04
我爷爷姓“虎”,村里就我们一家姓这个。小时候去镇上上学,老师点名总叫我“虎子”,全班都笑。后来爷爷知道了,直接去学校找老师,说:“我们家姓虎,不是虎子,再叫错我跟你急。”从那以后,老师再也没叫错过。
05
06
我从小因为姓氏太罕见,上学时老师点名总是念错,同学也经常拿我的姓氏开玩笑。工作了以后,每次见客户都要先解释一遍姓氏的读音,有时候还被人怀疑是假名。最烦的是办各种证件,工作人员总是反复确认,感觉像在审犯人。不过现在习惯了,反倒觉得有个独特的姓氏也挺好,至少不容易重名。
07
08
我们村有个姓“苟”的,小时候大家总叫他“小狗”,后来他爸妈给他改名叫“苟富贵”,结果大家改口叫他“富贵狗”,气得他直接去派出所改姓“敬”了。
09
10
我家姓“亓”,从小到大每次自我介绍都得解释半天,写名字也总是被写错。上学时老师点名经常念错,同学还给我起了个外号叫“奇奇怪怪”。工作后每次填表格都得特意备注,不然系统都识别不了。虽然麻烦,但这也成了我的独特标志,现在反而挺喜欢这个稀有姓氏的。
11
12
我们班上有个姓“苟”的同学,每次老师点名都特别尴尬,尤其是有新老师来代课的时候,总是会念成“狗”,全班哄堂大笑。后来他自己都习惯了,直接站起来说:“老师,是苟,不是狗。”最搞笑的是有一次运动会,广播里喊:“请苟某某同学到检录处报到。”结果全校都笑翻了,他红着脸跑过去,从那以后我们都叫他“狗哥”。
13
14
一朋友,姓“宓”,从小到大每次自我介绍都要解释这个字怎么写,怎么读。他说最烦的就是去银行、医院这种地方,工作人员总是把他的姓打错,然后还得一遍遍纠正。有一次他去办身份证,工作人员死活找不到这个字,最后只能用拼音代替,他当时特别无奈,说感觉自己像个“黑户”。
15
16
稀有姓氏确实挺特别的,有时候去办个事都得解释半天,别人还以为你写错了。不过也挺有意思的,至少能让人记住你,不会那么容易重名。就是小孩上学可能会有点麻烦,老师点名的时候总是得确认一下。总的来说,稀有姓氏虽然有点小麻烦,但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吧。
17
18
我和我老公都是稀有姓氏 从小到大每次自我介绍都要解释半天 但现在已经习惯了 反而觉得挺有意思 毕竟重名率低 也不用担心撞名 唯一麻烦的就是办证件的时候经常被问是不是写错了 不过总的来说 稀有姓氏还是挺酷的 至少能让人记住 我觉得姓氏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虽然麻烦但值得珍惜
19
20
其实稀有姓氏有个好处就是容易被人记住,没什么大众化的感觉,而且名字特别的话别人一叫就能认出来,社交上不会有太大尴尬;其次就是文化传承了,有历史底蕴的姓氏一般都有独特的家族故事和传统,不得不说能增加很多谈资,这两样都具备的话剩下只要自己愿意分享就很快的拉近距离。
来源:西西弗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