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北朝时期,宇文家建立了北周,迅速崛起,在乱世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没过多久,北周就开始衰落了。但他们的衰弱怪不得旁人,全是自己造的孽。
杨坚篡位的时候,确实没遇到太大的阻力。这主要是因为周宣帝荒淫无度,荒废了朝政,让宇文家失去了人心,这才给了杨坚掌权的机会。
而且,杨坚掌权之后,北周宗室其实也进行过反抗,并不是真的什么阻力都没有。
南北朝时期,宇文家建立了北周,迅速崛起,在乱世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没过多久,北周就开始衰落了。但他们的衰弱怪不得旁人,全是自己造的孽。
当年,宇文泰毒杀孝武帝元修,执掌了朝中大权,视皇帝如傀儡。虽然没登基,但也只差这一步了。
后来宇文泰逝世,他的儿子宇文觉继承了他的位置。但他年幼无权,朝中大权就被宇文护夺走了。
虽然夺权,但宇文护也是真干活。他逼迫西魏恭帝禅位,建立了北周。不过,他正统性不够,所以皇位上坐着的,还是宇文泰的子嗣。
身为权臣,宇文护当的非常称职。他干掉了三位皇帝,杀死了四个柱国大臣,风头一时无二。后来,宇文邕继位,不甘心被宇文护诛杀,于是果断下手,诛杀了这位大权臣。
在宇文邕治下,北周一片繁荣昌盛,可谓是生机勃勃,万物竞发。在外,他消灭了北齐,统一了北方。在内,他整顿吏治,安定北周社会。
作为南北朝时期的皇帝,精神状态、品德都正常,那就超越很多人了。而宇文邕生活简朴,又心系百姓,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简直是当时当时一等一的明君。若是寿命久一些,或许统一天下的人就不是杨坚,而是他宇文邕了。
可惜,天妒英才,正在北周蒸蒸日上,甚至一度出现盛世的时候,宇文邕就逝世了。但是也没有想到,宇文邕死后没过两年,北周就灭亡了。
虽说王朝都有由盛转衰的阶段,但北周衰落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而导致北周灭亡的人,正是宇文邕的继承人——宇文赟。他荒淫无道,滥施暴政,让北周一步步走进深渊。
宇文邕知道,继承人很重要,所以在教育太子这件事上,费了很大的功夫。根据记载,宇文邕甚至安排下属,监视宇文赟的言行举止,但凡有做错的地方,就会加以惩罚。
但长期的高压教育,并没有让他变好。在宇文邕死后,因为再无人压制他,他就开始放纵了。曾经宇文邕不让他做的,他都要做个遍,纵情声色、沉溺享乐。
当然,对宇文赟来说,最要紧的不是享乐,而是处理宗室大臣。当年的灭齐之战,宇文家宗室没少出力。因此,宇文邕对他们也礼遇有加。在逝世前,宇文邕也嘱咐过他,千万要善待宗室。
但没想到,先帝尸骨未寒,宇文赟就开始残杀宗室了。宇文赟这么做,不是为了泄愤,而是为了巩固皇权。
宇文赟继位的时候,年仅二十岁,也算是幼主。而他的叔叔伯伯们,都手握重兵,大权在握。宇文护的事情,大家可都是历历在目的。现在宇文赟继位,这些人会怎么做,他是真不敢赌。
所以,宇文邕眼中的可靠大臣,在宇文赟眼中,就是对皇位的巨大威胁。因此,为了坐稳皇位,他毫不留情的下手了。
他召宇文宪入宫,趁机将其杀害。但杀害宗室这种事,就算他是皇帝,也不能随便做。所以,他就给宇文宪扣上谋反的帽子。反正人已经死了,他说是谋反,那就是谋反。
对于其他宗室大臣,他也没有手软。要么诛杀,要么流放。总之,他不会让这些人待在京城。就算是最具权势的那几位,也被他夺走大权,赶回了封地。并下令,无召令不得离开封地半步。
处理完了宗室,宇文赟也觉得皇位安稳了。于是,他就开始享乐了。因为屠杀宗室,他也树立了威信,虽然不是什么好名望。所以,就算他弄个酒池肉林,也没人敢上书劝谏了。
宇文赟的这些做法,看似是巩固皇权,但实际上,在宇文邕的治理下,北周好不容易迎来的盛世,却让他弄得千疮百孔。更重要的是,他的所作所为,给杨坚创造了充足的机会。
在一开始,宇文赟也想处理掉杨坚。毕竟杨坚也手握重权,对他也存在威胁。但是,杨坚是宇文赟的岳父,靠着这层关系,他才免遭一死。
但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宇文赟这位君王,更是一头恶虎。因此,杨坚主动上书,请求外放为官。杨坚这么识相,宇文赟也很满意。但没想到,杨坚还没动身,宇文赟就病倒了。
宇文赟病重,是因为纵欲过度。病情严重时,甚至无法言语。都这样了,皇位自然坐不住了。所以,上位八个月后,他就把皇位交给了儿子宇文阐。
在登基的时候,宇文阐才六岁。这样的年纪,显然把握不住皇权。所以,为了儿子考虑,在宇文赟死前,将身后事托付给刘昉和郑译。
这两人很早就追随宇文赟,是他的心腹。早些年,没少跟着宇文赟胡作非为,得罪了不少人。以前有宇文赟撑着,但现在可没人给他俩撑腰了。
刘昉和郑译为了避免被清算,就想要借助遗诏大做文章,以此保住权势,至少也得护住身家性命。
但他们两个没什么能力,在朝中也没有威望。所以,他们就找到了杨坚。杨坚是国丈,更是朝廷重臣,与他合作定能成功。
但是,这两个人斗不过群臣,就更斗不过杨坚了。最终,杨坚夺得大权,成了北周最高实权者。
按理来说,想要篡位的话,就要解决群臣、宗室,要不然很难成功。但是,杨坚已是群臣之首,宇文家的宗室,也被宇文赟屠杀、流放了。
所以,在篡位过程中,杨坚基本没有遇到阻碍,很轻松的就实现了改朝换代。
当然,并非无人反抗杨坚,尉迟迥就曾起兵反抗他。尉迟迥是宇文泰的外甥,是北周八大柱国之一。就算是宇文赟也相当信任他,让他去管理北齐的土地。
在得知杨坚意图篡位后,他迅速召集了十万大军,起兵反抗杨坚。但是,在中央的面前,地方的军力还是不够看。仅仅过了68天,杨坚就击败了他。顺着尉迟迥这条线,杨坚又拔除了不少反抗势力。
除了北周忠臣外,硕果仅存的宗室力量,也选择了反抗。雍王宇文毕在杨坚擅权后,也就召集了大军,前去讨伐杨坚。但很不幸,他的反抗也以失败告终。最后,宇文毕也被除以极刑,震慑其余想要反抗的人。
而宇文毕的反抗,也让杨坚看到了宗室的力量。所以,在宇文赟之后,杨坚也开始屠杀宇文宗室了。
前面也说了,宗室的大臣里,有几位位高权重的人,并没有被诛杀,而是被赶回了封地。宇文赟不好处理,是因为这些人是他长辈,又是朝廷重臣,若是贸然动手,定会引起大乱。
但现在掌权的人,是杨坚。宇文赟担心的事,杨坚可不会在乎。正好,这几位宗室被赶回封地后,都被夺走了兵权。杨坚杀他们,可比镇压反抗势力轻松多了。
有些人好奇,为什么在杨坚篡位的时候,关陇集团一点反应都没有。原因很简单,这群人是利益至上的。当年,宇文家取代西魏,关陇集团就没说什么,因为这没触犯他们的核心利益。
而现在,杨坚取代北周,他们也不会说什么。因为北周已经衰落,而杨坚则是新兴势力,未来不可限量。为了一个没落的家族,去得罪崛起的杨坚,这显然是不明智的。
甚至于,李渊建立唐朝的时候,这群人也没有跳出来。在这群人看来,谁做皇帝无所谓,只要他们的利益还在就好。甚至有的时候,他们不反抗新皇帝,还会得到更多的利益,那何乐而不为呢。
总的来说,杨坚能轻松的篡位,宇文赟功不可没。若非宇文赟大肆屠杀宗室,致使宗室力量空虚,杨坚就算篡位成功,也不会如此轻松。若是他在看到威胁后,果断处死杨坚,也能杜绝后患。甚至于,就算他晚两天生病,执掌朝中大权的事,可能也轮不到杨坚。
但事实就是如此巧合,杨坚在即将离京的时候,宇文赟病倒了。而杨坚经过一系列运作,也轻松篡位。曾经辉煌的北周,也就此退出了历史。
所以说,北周最终的灭亡,是因为宇文赟的胡作非为。杨坚轻松篡位,也要感谢宇文赟。若非他屠杀宗室、滥杀大臣,杨坚篡位的阻力,还要更高一些。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