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化妆品》杂志 |苏悦怡1921年,Coco Chanel创造了“香奈儿5号”,彻底改变了女性的嗅觉审美。一百多年后,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具标志性的香水之一。
解码中国高端香水的破局之道
《中国化妆品》杂志 | 苏悦怡
1921年,Coco Chanel创造了“香奈儿5号”,彻底改变了女性的嗅觉审美。一百多年后,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具标志性的香水之一。
2024年,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中国美妆品牌毛戈平推出了“国韵凝香”系列香水,定价1280元,直接对标国际大牌香水。
与此同时,闻献、观夏等国产小众高端香水品牌逐渐崭露头角,珀莱雅、韩束等本土美妆品牌也纷纷宣布进军香水赛道。
当前,中国香水市场正迎来高速增长期。根据颖通集团招股书F&S数据,2018年中国香水市场规模仅150亿元,到2023年已突破260亿元,六年增长近乎翻倍。但相比日本、韩国、欧美市场,中国消费者的用香习惯仍处在培养阶段,人均香水消费仅16元,还不到美国的4%。换句话说,中国的香水市场虽大,但远未饱和,国产品牌的成长空间巨大。
01
“困局”中的机遇:
中国消费者正经历认知重塑窗口期
在护肤和彩妆市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香水品类14%的复合增长率成为行业亮点。然而,这一市场却存在着双重困境:一方面,香奈儿、迪奥、爱马仕等国际品牌占据96%的高端市场份额,形成强大壁垒;另一方面,本土品牌深陷“低价困境”,均价不足200元的国产香水难以摆脱“大牌平替”的标签。
这种市场矛盾背后,隐藏着中国香水产业的独特基因。根据欧睿咨询数据,中国消费者的香水使用频率仅为欧美市场的1/8,但“Z世代”群体中,有37%的消费者愿意为个性化香调支付溢价。这种“低渗透、高潜力”的市场特征,为国产品牌提供了认知重塑的窗口期。
02
解构“奢侈”密码:
高端香水的三重价值法则
在法国格拉斯的百年调香工坊中,流传着这样一句箴言:“真正的奢侈,是让时间成为配方。”国际品牌在香水市场上的领先地位,本质上源自产品的时间沉淀。
有些香水传承着百年经典,如香奈儿5号;有些则经过十余年的研发,不断推陈出新,如爱马仕闻香珍藏系列;还有一些源自19世纪的调香世家,历经历史沉淀,例如娇兰于1853年创制的帝王之水——这款专为拿破仑三世妻子欧也妮皇后调配的定制香水,不仅开创了定制香水的先河,至今依然是娇兰的王牌产品……
香奈儿5号香水
爱马仕闻香珍藏系列
乌木灵犀香型香水
法国娇兰古龙水
(帝王之水)
这些经典与沉淀构筑的时间壁垒,令后来者望而生畏。
另一方面,新锐香水品牌也迎来了独特机遇。近年来备受年轻人推崇的香水品牌Le Labo,通过“调配日期可视化”的体验,颠覆了传统模式——他们制作的每瓶香水均标注制作时间与地点,消费者还可以现场见证调香师的创作过程和香精融合的化学反应。这种“实验室美学”不仅营造了独特体验,也让Le Labo成为雅诗兰黛旗下最赚钱的品牌之一。
在经典与创新的双重构建下,当前,高端香水的“三重价值法则”逐渐清晰。
一是原料稀缺性。如迪奥香水在法国、意大利等地设立独家原料产区,其经典产品迪奥小姐淡香水中所使用的格拉斯玫瑰,由于每根花枝一生仅开一次花,其稀缺性赋予了产品独特价值。
二是文化叙事性。创立于2006年的BYREDO品牌备受时尚潮人的喜爱,其成功之道就在于它将时尚与艺术的交融,其清冷独特的高级感让消费者在体验中感受故事与艺术的碰撞。
BYREDO携手来自中国厦门的艺术家魏艺娟
创作出蛇年专属的独特纹样
三是体验独特性。除了Le Labo的现场调香体验,各大奢侈品牌也在探索全新的增长点。路易威登将时装与香水设计相融合,与艺术家孙一钿合作推出2024早秋女装系列,同时为恋印、思扬和逸时等经典香氛打造限量版香水瓶和包装盒。时尚与香气的巧妙搭配,将嗅觉记忆转化为独特的身份象征。
点击打开
▼
03
中国高端香:
是继续模仿,还是特立独行?
曾有一段时间,名创优品的香水以超低价格走红,消费者花费几十元便能体验到类似爱马仕“大地”的香气,这背后反映的是追求“平替”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盛行。
对于中国美妆品牌来说,打造高端香水的破局关键之一,在于找到独立于西方叙事的价值表达体系。正如故宫文创推出的“十二花神”香水引发抢购热潮,这其中所揭示的核心是,文化元素的简单堆砌仅是起点,如何将东方美学进行现代转译才是核心命题。
在这一领域,有一些中国香水品牌已展现出特立独行的创新精神——观夏的“昆仑煮雪”,在松木香调中融入雪落青松的意境,用气味复现“围炉观雪”的禅意场景;而闻献的包装从中国传统建筑的榫卯结构中汲取灵感,打造出具有现代感和艺术感的瓶身,其香调中融入了艾草、香草、核桃、八角茴香等,赋予产品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案例印证了现代东方香道的精髓——让文化可感知、可沉浸。
观夏“昆仑煮雪”香水
推出五周年珍藏版
闻献推出的浓香水、电子香薰机、滴香、无火香薰等产品
再溯源到原料端,中国本土香料的“金贵”,并不输那“昙花一现”的格拉斯玫瑰——云南墨红玫瑰只生长于特定地区,其精油提取率极低,独特的蜜糖尾调成为东方香调标识;福建百年茉莉花田采用“月光采摘法”,最大限度保留花朵灵性与香气;西藏雪域松针萃取的冷冽气息,正在改写木质调香水的定义。
这种从源头开始的创新,正在打破国际品牌对香料原料的话语垄断。另一方面,香水产品受到追捧,体验感至关重要。中国高端香的破局关键,在于将“卖产品”的理念升级到“造生态”。
2020年,观夏在北京三里屯北区开设了首家“观夏客厅”,截至目前已在全国各地开设近15家线下门店,每家店都在主打差异性,具有不同的背景故事与设计风格。上海湖南路店选址在一栋西班牙式的老洋房里;西南的首店则选在有百年历史的四川美术协会旧址。这个融合产品展示、艺术展览、定制调香的空间,本质上形成了不同的“气味剧场”。这种“空间即产品”的逻辑正在重塑行业规则。
观夏北京国子监店的中式四合院被改造成展览、
商店为一体的复合空间
可以看到,国产香水的创新路数,正是遵循了高端香水的三重价值法则。香水这一品类,正从单一消费品进化为连接文化、艺术、生活方式的生态节点。怎样把握住这些愿意花千元购买香水、为一场香氛主题艺术展支付门票的消费者,是想要进入高端香水赛道的品牌需要了解的事。
04
中国香水破茧之路:
坚守文化初心,勇于自主创新
据欧睿咨询预测,未来,中国将继续诞生多个本土小众高端香水品牌,这一市场将不断扩大。然而,要想打破国际大牌主导高端香市场的局面,关键在于破解四大核心命题。
一是建立原料自主权,比如建立云南玫瑰、福建茉莉、西藏松柏等原产地保护体系,深度开发东方特色香料,摆脱对进口原料的依赖。
二是深耕科技创新,在香水制造上突破分子蒸馏、活花萃取等核心技术壁垒,减少对国际香料香精公司的技术依赖,实现自主创新。
三是根植中国传统文化,将文化基因转译于产品中,比如将《诗经》中的草木意象、《红楼梦》的香谱体系等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符合现代审美的嗅觉语言。
四是让香气可以具象化,打造集嗅觉体验与艺术文化于一体的线下体验店,让消费者全方位沉浸于东方香韵。
爱马仕花园系列香水中,有一款叫做“李先生的花园”,灵感来自中国园林,其香味虽清新悠长,但闻起来会让人觉得,那是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香气。
真正能讲好中国香水故事、赋予其独特东方韵味的,终将是最懂中国香的本土品牌。正如“香奈儿5号”以香气诠释1920年代女性解放宣言,中国香水品牌的使命,则在于用当代语言重构“香气里的中国故事”。
慢下来,静下来,深耕品质、科技与文化,才是中国香水真正的破局之道。
或许,那款改变行业格局的经典之作,正在悄然诞生。
来源:中国化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