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曾近万元!两大收割中产的高端餐饮品牌关店,网友:人傻钱多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6 16:04 1

摘要:上海东平路的法式洋房前,“EHB”铜牌在秋风里泛着冷光,这家曾让王思聪排队、人均近万的米其林一星餐厅,终究贴出了9月28日闭店的公告。

上海东平路的法式洋房前,“EHB”铜牌在秋风里泛着冷光,这家曾让王思聪排队、人均近万的米其林一星餐厅,终究贴出了9月28日闭店的公告。

而另一边,深圳欢乐港湾的水面上,萄木餐厅“暂停营业”的封条被风吹得作响,打工人攥着欠薪条、消费者捏着没用完的储值卡,连品牌客服都早已失联。

从人均万的北欧菜到靠希腊风装修吸睛的网红店,曾经被捧上天的高端餐饮,如今为何接连“翻车”?那些喊着“人傻钱多”的网友,真的只是看热闹吗?

EHB餐厅闭店

2023年上海餐饮圈最热闹的事,莫过于EHB的开业。

挪威米其林三星名厨EsbenHolmboeBang亲自操刀,好利来总裁罗昊砸钱支持,“北欧风土+中国饮食”的噱头一出来,瞬间成了中产圈的“社交硬通货”。

彼时的EHB,3688元一位的餐费只是起步,配一瓶5888元的酒,人均轻松破万。

EHB餐厅

想吃?得提前三个月抢位,餐厅里随处可见举着手机打卡的网红,连虞书欣都曾在这儿留下用餐照。

一楼喝下午茶,二楼先品餐前酒,三楼才上正餐,一套流程走下来要5个小时,仪式感拉满。

可再华丽的仪式,也抵不过“不好吃”的差评。

有食客吐槽“鹿肉嚼着像柴,生蚝乳液味同嚼蜡”,更有人算过账,3688元的套餐里,光装修和服务的溢价就占了七成。

EHB餐厅

2024年7月,EHB悄悄把套餐价降到2288元,可降价没能挽留住食客,同年11月,它跟风开了人均200+的小酒馆Jellooo,依旧门可罗雀。

直到2025年9月,这栋百年洋房终于挂出闭店公告,靠明星光环和场景营销堆起来的“高端”,终究经不住“舌头”的考验。

而EHB的黯然离场还没让行业缓过劲,另一家曾红极一时的网红高端品牌,早已用更狼狈的方式退出了舞台,它就是TARENTUM萄木。

EHB餐厅闭店

2020年的深圳,萄木一出道就抓住了网红经济的密码。

希腊风的装修、“一店一主题”的设计,深圳欢乐港湾店更是直接把餐厅建在水面上,落地窗映着海景,随便拍张照都能刷爆朋友圈。

它还搞了个“超长营业”套路,从早上10点半到凌晨2点,Brunch、下午茶、晚餐、酒吧无缝衔接,把年轻人的社交需求拿捏得死死的。

短短3年,萄木从深圳开到北京、杭州、武汉,门店数一度冲到12家。

萄木餐厅

可谁也没想到,2024年刚开头,它就急转直下,北京门店先贴了“暂停营业”,杭州店跟着闭店,到2025年6月,连深圳的“老家门店”也全关了。

萄木餐厅停业

消费者的愤怒很快爆发,有用户说自己充值了3000元储值卡,现在既用不了也退不了,前员工更在社交平台爆料,被拖欠了3个月工资,去公司讨薪时,发现办公室早已人去楼空。

到2025年1月,萄木母公司因“没按时公示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连基本的企业合规都没做到。

员工爆料

如果说EHB是“体面退场”,萄木就是“狼狈跑路”。

它把所有心思花在营销上,却忘了餐饮的根本,有食客吐槽“地中海炒饭不如街边摊,1099元的套餐吃着心疼”,服务更是随心情来。

这样的品牌,就算没有行业寒冬,也迟早会被消费者抛弃。

萄木餐厅

EHB和萄木的倒下,不是孤立事件。

红餐网2025年8月发布的《中国高端餐饮行业报告》里有组数据,2023年5月,上海人均500元以上的高端餐厅还有2700多家,占全市餐饮门店的1.35%。

可到了2025年8月,这类餐厅只剩1600余家,占比跌到0.76%,两年间锐减近6成。

不止是新品牌,老品牌也扛不住,鼎泰丰曾把一个小笼包卖到10元,靠着“高端点心”的标签开遍全国,可去年也宣布连关14家店。

鼎泰丰

北京的OperaBombana、上海的KORShanghai,这些曾在高端圈响当当的名字,如今要么闭店,要么苟延残喘。

更别说那些靠“米其林星星”撑场面的餐厅,有的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被曝欠薪时,才让人看清“光环”下的窘迫。

为什么会这样?答案藏在中产的钱包里。

高端餐厅

以前,中产愿意为“仪式感”“洋标签”买单,哪怕贵点也觉得“有面子”,可现在,大家更务实了,花3000元吃一顿,不如找家口味好的私房菜,花500元就能吃得满足。

这场滑坡,本质是“伪高端”的泡沫破裂,那些只靠装修、营销、高价撑场面的品牌,就像没有根基的房子,风一吹就倒。

而在这场洗牌里,却有几家本土高端品牌活得很稳,它们的活法,恰恰戳破了“高端餐饮”的误区。

高端餐厅

提到高端餐饮,现在没人能绕开新荣记。

这家从台州起家的品牌,人均600-1000元,却靠一道“白水洋豆腐”圈粉无数。

为了保证豆腐的原汁原味,新荣记专门从北京找合作工坊,每天新鲜制作后空运到全国17家门店,老饕们说“吃这口豆腐,就像回到外婆家”。

新荣记

新荣记的创始人张勇说过一句话,“贵要有贵的道理”,它从不搞花里胡哨的营销,而是死磕食材。

海鲜要当天从台州渔港运过来,蔬菜要选当季最新鲜的,连烹饪都追求“原汁原味”。

就是这样的坚持,让新荣记成了国内米其林星星最多的餐饮品牌,复购率常年保持在40%以上,哪怕在行业寒冬里,门店依旧要排队。

新荣记

另一家稳得住的是甬府,2011年在上海开店时,它就认准了“宁波菜高端化”的路。

创始人翁拥军对海鲜的要求近乎苛刻,所有海鲜必须从宁波象山直采,早上捕捞,下午就运到上海门店,保证“当日鲜”。

烹饪上也不搞创新,清蒸、白灼为主,就是要让食客尝到海鲜最本真的鲜味。

甬府

现在的甬府,成了上海高端餐饮的“常青树”,哪怕人均过千,依旧有老客定期打卡。

新荣记和甬府的例子证明:真正的高端,从不是价格数字,而是对食材的敬畏、对口味的打磨。

那些喊着“人傻钱多”的网友,不是不愿为高端买单,而是不愿为“伪高端”交智商税。

甬府

未来的高端餐饮,拼的不再是装修多华丽、标签多响亮,而是食材够不够好、口味够不够地道、性价比够不够高。

就像新荣记的豆腐、甬府的海鲜,靠的是真功夫留住食客。

餐饮的本质,从来都是“让食客吃好”,当所有品牌都想明白这一点,行业就不会再有“跑路”的狼狈,也不会有“闭店”的惋惜。

而那些真正用心做餐饮的品牌,就算经历寒冬,也终会等到春天。

信息来源:多平台社交账号已停更!网红餐厅品牌TARENTUM萄木多家门店被曝关闭

新浪财经 2025-06-16

信源截图

信息来源:好利来公子创立的EHB餐厅官宣闭店,曾人均消费近万元

观察者网 2025-09-06

信源截图

来源:欲断魂的行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