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妙棋定百年:新疆“捡”来的阿勒泰,全靠一个人的神操作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6 15:58 1

摘要:1911年10月,武昌的枪声还在回响,远在万里之外的库伦,哲布尊丹巴活佛已经称帝了,外蒙古独立了,消息传到乌鲁木齐。

文:水木史记

编辑:水木史记

——《前言》——

今天的阿勒泰,差点成了外蒙古的一部分。

一个云南人,在新疆最危险的时刻,用17年时间下了一盘棋。

这盘棋,决定了15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归属。

——《壹》——

1911年10月,武昌的枪声还在回响,远在万里之外的库伦,哲布尊丹巴活佛已经称帝了,外蒙古独立了,消息传到乌鲁木齐。

48岁的杨增新正在处理新疆镇迪道的公务。

这个云南蒙自出身的进士,绝对想不到自己即将面对什么,沙俄的野心昭然若揭, 他们在库伦布下了棋子,下一步就是科布多,再下一步就是阿勒泰。

如果阿勒泰失守,整个新疆的北大门就敞开了。

1912年元月,袁大化逃离新疆,所有人都推举杨增新当新疆都督,他接手的是什么?一个四分五裂的烂摊子,伊犁有革命党自立为王。

哥老会在各地造反,协饷也断了。

清朝每年给新疆的300万两银子,没了,杨增新手里有什么? 几千兵,空空的府库,还有一大堆想要他脑袋的敌人。

最致命的威胁来自北方。

1912年5月,消息传来:黑喇嘛丹毕坚赞率4000蒙古军,包围了科布多城,幕僚们炸了锅:"都督,科布多太远了,咱们自顾不暇啊!"

"劳民伤财,徒劳无功!""万一引火烧身怎么办?"

杨增新看着地图,手指在阿勒泰上停留了很久,他做了一个决定:出兵,"科布多与新疆唇齿相依,阿勒泰不保,新疆不保。" 这句话,决定了后来的一切。

8月,科布多城失守了,中国失去了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块土地,后来成了今天蒙古国的一部分,但杨增新的目标从来不是科布多, 他要的是阿勒泰,外蒙古军队继续南下,目标直指阿勒泰。

如果阿勒泰也失守,新疆就真的完了。

——《贰》——

1912年10月,杨增新的援军终于到了察汗通古,这是一个山口, 位于阿尔泰山南麓,是外蒙古进攻阿勒泰的咽喉要道。

守住这里,阿勒泰就安全,丢了这里,新疆北大门洞开。

杨增新派的不是精兵强将,是步兵,为了省钱,马队太费粮草,步兵便宜,结果就是行军太慢, 等他们赶到察汗通古,外蒙古军队已经在对面扎营了。

1913年6月,战斗打响了,两次交锋,新疆军都赢了。

外蒙古军被打得落花流水,死伤300多人,胜利的消息传到乌鲁木齐,杨增新却高兴不起来,沙俄发话了: "中国军队万不可逾越阿尔泰山之北。"

这是威胁,也是最后通牒,北洋政府怂了。

电报接连发来:不准追击,不准过界,过分的是阿尔泰办事长官帕勒塔,这个蒙古王爷,竟然也要求杨增新撤军,杨增新拒绝了。

"我军一步也不后退!" 这是他给北京的回电。

僵持了几个月,沙俄在欧洲忙着打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暇东顾,外蒙古军队打不过新疆军,也不敢冒进,1913年11月5日,北京传来消息: 中俄签署了《声明文件》。

沙俄承认了:阿尔泰地区不属于外蒙古。

杨增新赢了第一局,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法理上的胜利,还需要实际的控制,1918年,机会来了,帕勒塔亲王主动找上门来。

这个阿勒泰的蒙古王公,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我们愿意归附新疆。"阿勒泰所属的蒙古三部,王公贝勒联名上书: 请求把阿勒泰改隶新疆,设立阿山道,为什么?

因为北洋政府管不了他们。

阿勒泰孤悬在外,中央政府鞭长莫及,军饷发不下来,官员换来换去,而杨增新不一样, 他有钱,有兵,最重要的是,他靠得住。

——《叁》——

一步险棋定乾坤

杨增新立刻上书北京,支持阿勒泰改隶, 但北洋政府还在犹豫,1919年3月,天赐良机,阿勒泰驻军哗变了,因为几个月没发军饷,士兵们占领了办事长官公署。

他们通电全国:宣布"独立",消息传到北京,朝野震惊。

消息传到乌鲁木齐,杨增新笑了,这正是他等待的机会,杨增新立刻派周务学领兵平叛,方法很简单:以议事为名,把叛军头目骗出来,就地枪决。

叛乱平定了,北洋政府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1919年6月1日,大总统徐世昌签署命令: 撤销阿尔泰办事长官,设立阿山道,归并新疆,杨增新成功了,阿勒泰正式成为新疆的一部分。

但他还有最后一招棋要下。

1920年5月,杨增新与苏俄签署了一个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平等条约,苏俄承认废除沙俄时期的不平等条约。

英国也跟着放弃了在新疆的最惠国待遇。

从法理上,任何外国吞并新疆的可能性都被断绝了,杨增新治疆17年,新疆没有打过一次大仗,这在民国是个奇迹。

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只有新疆,是一片净土,杨增新的秘诀是什么?"认庙不认神。" 这是他的治疆理念,北京换了多少个政府? 从袁世凯到黎元洪,从段祺瑞到张作霖。

杨增新一概不管,只要你承认新疆是中国的一部分就行。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新疆不会因为中央政权的更迭而动荡,杨增新的民族政策也很独特: 牵制,让蒙古人管哈萨克人,让哈萨克人制约蒙古人。

让回族军队平衡汉族势力,让汉族官员监督回族将领,谁也不能独大,谁也不敢造反。

——《肆》——

一个人的新疆

他还做了一件事: 大规模裁军,18000人的军队,裁到不足1万人,省下来的钱,全部用于民生建设,修水利,开荒地,办学校。

新疆在他手里,第一次有了真正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他严防外来宗教势力渗透, 凡是来新疆传教的外国人,一律驱逐出境, 凡是办经文学堂的,一律查封。

"双泛"思想在他的严密防范下,根本传播不开。

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这样评价他: "杨增新学问渊博,眼光远大,心胸恢弘,他如果生在欧洲,必是一个伟大人物。"

1928年6月,杨增新通电全国,承认南京国民政府。

他准备交出新疆的控制权,让新疆重新回到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下,1928年7月7日,乌鲁木齐俄文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典礼上,杨增新遇刺身亡。

凶手是军务厅长樊耀南,一个心怀不满的部下。

杨增新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你们想干什么?"他大概没想到,自己17年的心血,会毁在自己人手里,杨增新死后,新疆立刻陷入动乱。

马仲英入侵,盛世才割据,这片土地,重新变成了列强争夺的战场。

直到1949年,新疆才真正安定下来,今天的人或许不知道, 如果没有杨增新,阿勒泰很可能属于蒙古国, 新疆的面积,会少掉11万平方公里。

中国的版图,会是另一个样子。

一个云南人,用17年时间,为中国保住了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或许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划算的一笔买卖,代价是什么?

一个人的生命,和17年的孤独坚守。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残酷, 真正的英雄,往往死得无声无息, 而他们守护的东西,却能传承百年,今天的阿勒泰,依然是中国的阿勒泰。

这就是杨增新最大的功绩。

来源:水木史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