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过敏高发,如何科学应对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31 09:41 1

摘要:随着春季的来临,气温逐渐回升,户外花满枝头,又到春意醉人时。这本是令人愉悦的踏青赏花时节,然而,对于众多过敏患者而言,却意味着一段难熬的日子。近期,邯郸市第一医院变态反应中心接诊的过敏患者数量显著增加,春季过敏问题再度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

随着春季的来临,气温逐渐回升,户外花满枝头,又到春意醉人时。这本是令人愉悦的踏青赏花时节,然而,对于众多过敏患者而言,却意味着一段难熬的日子。近期,邯郸市第一医院变态反应中心接诊的过敏患者数量显著增加,春季过敏问题再度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

花粉监测员正在用显微镜浏览和统计花粉采集样片上的花粉种类和数量

春季过敏频发,患者深受困扰

“每年3月中旬至3月底,过敏都会‘雷打不动’地准时到来。”家住丛台区的李女士无奈地说道。大约十年前,她开始反复出现过敏症状,最初几年只需滴抗过敏的眼药水就能缓解,如今却需要服用抗过敏药物。今年3月底,李女士又出现了眼睛痒、打喷嚏、鼻酸、鼻塞、流涕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夜里会因鼻塞而 “憋醒”。经检查,李女士的主要过敏原为圆柏和悬铃木花粉,而她家周围的公园种植着大量圆柏、梧桐等树木。

近期,我市许多市民都在经历着类似的遭遇。“由于吸入外界空气传播的花粉而引发的过敏反应被称作花粉症,这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邯郸市第一医院变态反应中心主任医师王晓君介绍说,患者在吸入或接触到花粉后,会出现以鼻黏膜、眼结膜等为主的一系列症状,包括鼻痒、打喷嚏、流清水样涕,部分人还可伴有眼睛红肿、眼痒、咽痒、耳痒、上腭痒和咳嗽,严重者会出现胸闷气短,甚至呼吸困难。

在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的患者

市第一医院的数据显示,每年2月底至5月底是我市春季花粉播散的高峰期。在此期间,门诊中出现过敏相关症状的患者数量较平时明显增多,这也成为变态反应中心一年中最繁忙的时段。

“花粉捕手”上线,揭秘过敏类型

为了更精准地掌握花粉浓度情况,市第一医院在屋顶上设立了花粉监测站点,作为一名花粉监测员,采集空气中的花粉浓度是李宏健的日常工作。记者跟随他来到楼顶,只见显眼处放置着一个金属支架,这是沉降式花粉采集装置。支架顶端的圆形盖盘下,一个长方形托盘里卡着一张拇指大小的载玻片,它上面布满了过去24小时收集到的花粉。李宏健将旧载玻片取下,又把一张新的载玻片重新放入。

花粉监测员正在更换花粉采集装置上的载玻片

“每天的天气不同,花粉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我们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光学显微镜下浏览和统计花粉采集样片上的花粉种类和数量。”李宏健采集完成后用特制的染液进行染色后,便坐在显微镜下统计载玻片范围内的花粉数量。

李宏健打趣地说,他们早就练就了“火眼金睛”,不让载玻片上的任何一粒花粉逃出视线,“我们每天都坚持监测,基本上每天都是在同一时间进行,一般是上午采集分析,下午会将当日的花粉浓度数据在医院公众号上进行播报。”

据李宏健介绍,2月底传播的花粉种类以榆树、柏科、杨树为主,进入3月份,白蜡树及悬铃木树的花粉开始增多,3月底梧桐树花粉将达到高峰期,最高可达到每1000平方毫米1万粒。进入4月中旬,梧桐花粉会逐渐减少,5月份以松树和栎树的花粉为主,5月底6月初,花粉浓度将会降低。8月底9月初是秋季花粉高峰期,不过由于秋季空气湿度大,花粉浓度相对不太高,最高可达到每1000平方毫米300粒。所以当前是我市一年之中空气花粉密度最大的时间段,也是花粉症高发时间。

科学防控过敏,守护健康生活

“抗过敏是一场‘持久战’,需要科学的方法和足够的耐心。”市第一医院变态反应中心主任医师王晓君

表示,应对过敏最有效的方法是找到过敏原,避免接触过敏原,有条件的话可进行脱敏治疗。

易过敏人群也可以参考相关公共服务信息做好防护,比如在花粉浓度较高时尽量避免外出。王晓君医生告诉记者:“市民们可以关注我们在市第一医院公众号每天公布花粉的种类和浓度,就像天气预报一样。如果市民了解自己的过敏原,就可以通过关注自己所过敏的某种花粉浓度,做到提前防护,避开花粉浓度高的时间段出行。”

在个人防护方面,普通外科口罩或普通的民用口罩,对于防花粉的效果不佳,建议使用市面上专门的防花粉口罩,以及与脸型贴合紧密的专业防花粉眼镜。在鼻腔内涂抹的花粉阻断剂,可以隔绝外界花粉与鼻腔黏膜的接触,减轻过敏反应。

同时,有花粉症的患者要特别留意外出时间段的选择。一般来说,上午10点到下午17点,花粉浓度相对较高,应尽量避开。在刮大风的时候,如果没有必要,也不要出门。关闭门窗也非常重要,开窗通风要避开上午10点到下午17点这个花粉浓度高的时间段,最好在晚上20:00—22:00这个“黄金开窗期”进行室内通风,使用细密的纱窗,也能够阻挡一部分室外花粉进入室内。

春天既是“过敏季”,也是感冒高发期。王晓君医生提醒广大市民,过敏和感冒的症状部分相似,一些过敏患者常把过敏误判为感冒。因此,建议患者在症状较重或难以自行缓解时及时就医,切勿自行滥用抗生素,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本报记者张琪 文/影

来源:邯郸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