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众游戏到“精神桃源”,两周年的它为何成为“品类天花板”?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31 09:44 1

摘要:虽说早春总免不了“倒春寒”,但没想到,有不少玩家早已在《桃源深处有人家》(下文简称《桃源》)过上了暖心的“花朝节”——两周年庆典活动“花朝春晓”。花朝节到,百花将萝萝山装饰一新,这次“陶陶当小花神”的活动剧情也凭借温暖的“女性力量”击中不少玩家的心:“莫名其妙

雪融花开,蝴蝶飞来,又到了赏春踏青的时节。

虽说早春总免不了“倒春寒”,但没想到,有不少玩家早已在《桃源深处有人家》(下文简称《桃源》)过上了暖心的“花朝节”——两周年庆典活动“花朝春晓”。花朝节到,百花将萝萝山装饰一新,这次“陶陶当小花神”的活动剧情也凭借温暖的“女性力量”击中不少玩家的心:“莫名其妙就掉了眼泪。” 凭借走心治愈的活动,游戏活跃用户再创新高,《桃源》的口碑也再次出圈。

玩家评论


这也让人发现,不经意间,《桃源》已走过了两周岁。从最初的小众游戏黑马到如今千万玩家放松休憩的“数字避风港”,商业口碑双丰收的《桃源》似乎已成为品类的天花板,也刷新了“模拟经营难长线运营”的固有印象。

“花朝春晓”活动上线当日成绩:休闲游戏畅销榜(左)、模拟游戏畅销榜(右)


《桃源》的生命力来源于何处?我们能从《桃源》的两周年来信得到答案:“治愈感”。两年前,这是《桃源》开发组的初心,他们期望做一款“超玩家预期”的内容产品。而走过两度春秋,当这份初心与玩家相互滋养,萝萝山这片小天地早已成为玩家自在又共乐的“精神桃源”。

两周年来信


01

凭画风和治愈突围

两周年的《桃源》更懂女性玩家

想必在两年前,不少种田爱好者是因《桃源》的画风与治愈感而入坑——

一群活泼可爱的萝卜山灵、青山下的农田半亩,炊烟升起,日落月生,构成一片淡雅宁静的世外桃源。匆匆一面,让不少玩家决定在《桃源》安下一个小家。

起点


再后来,萝萝山有了四季,还有更多传统节日让这份归园田居的生活充满了仪式感。在近日,萝萝山就迎来了第二个“花朝节”。“花朝节”兴起于唐、形成于宋,是歌颂春季“百花”的民间传统节日。

在两周年庆典“花朝春晓”开始后,有玩家表示,如果说《桃源》的一周年活动带给她的是“激动”,这次花朝庆典带来的则是“感动”。游戏剧情对女孩们互相欣赏、理解和帮助的表述,引起了女性玩家们的强烈共鸣。

在登上桃源乡的舞台前,女孩们七嘴八舌聚在一起为陶陶梳妆,然后大家笑脸盈盈地用欣赏的眼光看着陶陶登台跳舞。

无数个画面成为不少女性玩家泪目、截屏的幸福瞬间:一群像花一样的女孩们聚在一起,太美好了;原来,每个女性在《桃源》是什么样,花神就是什么样。

随着庆典活动开启,《桃源》中丰富立体的女性群像也被玩家挖掘传播,在女性玩家圈层引发“女性力量不应被单一定义”的情感共鸣。

《桃源》玩家UGC作品


这也让人发觉,两周年的《桃源》好像更懂得女性玩家了。

02

玩家与制作组双向奔赴

共创“传统文化桃源”

当然,花朝节只是《桃源》上线两年以来无数感动瞬间的一个横截面,同时它也是《桃源》创新性展现传统文化的最新站点。上线两年以来,《桃源》通过持续挖掘、推广小众传统文化,早已成为玩家心中传统文化的“数字收藏馆”。

将中华传统文化搬上萝萝山,源于《桃源》开发团队对“国风模拟经营游戏”如何“超玩家预期”的准确理解。而这份超预期要与“治愈初心”绑定,开发团队又选择从视听、可互动的玩法、社交等多维度去拆解《桃源》的核心玩法内容——围绕建筑和主题,多角度展示传统文化。这样的传统文化联动玩法一经推出,便很受玩家欢迎。

比如在2023年的上线之初,《桃源》便推出了传播苏州戏曲文化“曲忆姑苏”的活动。玩家通过点击和升级“苏萝戏台”建筑,就会有萝卜山灵站在舞台演唱昆曲《西厢记》和苏州评弹《无锡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摆上建筑,玩家既可自赏,还可邀请朋友一同倾听。

苏萝戏台:图源玩家布置


玩家的积极回应,也促进《桃源》推出了许多富有趣味性的传统文化联动。

2024年夏季,当其它游戏都在过七夕节时,《桃源》就另辟蹊径地围绕中国传统的中元节,结合非遗傩文化打造了一场热闹非凡的中元庙会主题活动。同样在桃源乡的舞台,每日整点都将带来一场长达10分钟的傩戏英歌舞的表演。通过这场傩文化联动活动,《桃源》重新传达了中元节原本怀念祖先、期望未来的含义。更有玩家表示是通过《桃源》才第一次认识傩戏,了解这一传统戏剧文化。

2024年冬季,《桃源》还和《宫里的世界》展开了联动。一夜之间,萝萝山铺上一层白雪,红墙白瓦,精美的联动故宫文物也同步推出,玩家也恍惚间穿梭回昔日繁华的冬日紫禁城。

《宫里的世界》联动,图源玩家布置


可以说,玩家在不同时刻、不同季节打开游戏总能收获意外惊喜,增长新的知识。

03

千万有爱玩家

共筑桃源优质社区文化

当然,官方也深知要与玩家搭建沟通桥梁,才是奠定信任、共同建设更好的“精神桃源”之根本。

因此,在今年春节,《桃源》全新开辟了“萝卜开会”栏目,专门与玩家共同讨论未来优化方向,对玩家多次反馈的“主线剧情”、“赶山玩法”、“开地和竣工材料”等问题进行了诚恳回应。

萝卜开会


这也让玩家与开发组之间的信任感进一步沉淀,激发玩家的创作热情,构成《桃源》有趣的内容生态氛围。我们会惊讶地发现,《桃源》基于“治愈初心”建造的这个“世外桃源”,早已带动玩家也成为这份治愈力量的一环。

一方面,在游戏外,玩家愿意创造丰富的二创内容向更多人分享——有玩家在关掉游戏后,用一双巧手复刻游戏里的“桃花酥”,也有玩家用水墨画笔还原出了游戏中的精美建筑,甚至有玩家用粘土制作出整个“桃源”。

而在游戏内,许多玩家将《桃源》当作心灵寄托之处——有的玩家在湖边的小岛为离开的爸爸、离世的小猫开辟出一片墓地,将内心思念存放于永不消失的“世外桃源"。

玩家把心事种在桃源里


有玩家在山脚举办了一场“赛博婚礼”,向亲邻开心分享自己的幸福。

还有玩家打开游戏,看着萝卜山灵打盹也觉得美好……这些难以忘记的瞬间,让不少玩家看到了“桃源”中温暖情感的自由流动,也让《桃源》从云淡风轻的休闲游戏,成长为如今的“精神桃源”。就如《桃源》在两周年特别来信中所说:与其说是“桃源治愈了玩家”,倒不如说是“玩家通过《桃源》治愈了制作组”。

最终,这份信任感也构成游戏得以长线运营的生命力来源。当有路人玩家问“现在适不适合入坑”时,网上看到的评论都是盖楼式的欢迎;当二周年生日送祝福的时候,玩家的祝愿是“要玩桃源一辈子”。

结语

时间匆匆过去。从最初的“萝萝山”小小天地出发,经过两年摸索,为了增加游戏体验,《桃源》不停丰富玩法和细节,不仅拥有了平凡生活的三餐四季,还拥有了猫、鸟与鱼。甚至就在昨日,官方还首次公开了关于萝卜山灵语言的“萝语词典”,让玩家感慨“坏了,这个我真想学”,“你们甚至创造了一种语言,有这个毅力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同时,《桃源》也选择继续保持和传统文化联动的初心。从二周年的最新联动内容看,既有玩家期待度很高的“非遗文化”爆料,也有新开辟的“少数民族”文化线,让玩家能够持续在游戏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它用“内容”而非“数值”来持续提供游戏的新鲜体验,成为丰富的“传统文化数字珍藏馆”。这既让《桃源》突破模拟经营品类难长线运营的瓶颈,也让玩家从《桃源》三餐四季周而复始的平凡生活之外看见新的惊喜与不平凡。

二周年未来联动爆料图


《桃源》这种持续耕耘造就了与千万玩家的默契,找到可以长久走下去的路。在这里,茶馆也很好奇《桃源》在未来还将给玩家带来哪些惊喜?在国风模拟经营品类,《桃源》能否持续突破品类界限,成为未来的长青游戏,为行业探索出更多可参考的方向?也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游戏茶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