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就在315落幕仅两天,就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持续发布视频,指控知名婴幼儿辅食品牌秋田满满,旗下的面粉制品中疑似惊现「死老鼠」。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而婴幼儿食品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然而就在315落幕仅两天,就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持续发布视频,指控知名婴幼儿辅食品牌秋田满满,旗下的面粉制品中疑似惊现「死老鼠」。
事情一出,立刻在网上炸开了锅。毕竟,这可是牵动天下无数父母心的婴幼儿食品安全问题。
面对舆论质疑,秋田满满迅速回应,表示公司已经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对生产工艺和过程进行了全面排查,并且排除了在生产环节出问题的可能性。他们强调,所有的供应商资质齐全,产品都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定期送检第三方机构。
秋田满满方面还详细解释了生产流程,声称工厂是全封闭环境,配备了防鼠防虫设施,定期进行消毒杀菌。面粉生产线上有孔径仅为250微米的检查筛,产品包装也是自动化完成,无人为接触,整个生产系统都是密闭的管道。
从各个环节分析,他们都能保证产品品质。对于网上的相关帖子,公司已经依法依规完成证据留存,并启动了调查程序,甚至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更有意思的是,根据极目新闻的记者了解,这款面粉是由山东的企业代加工的,目前已经发函请当地监管部门协助调查。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秋田满满一直以来备受诟病的代工模式。
早在2023年,其委托青岛然之味生产的儿童面片,就被查出维生素A不合格,受到了监管部门的处罚。
而另一家主要的代工厂,扬州方广食品更是劣迹斑斑,多次因为生产的米粉等产品水分、维生素A等指标不合格被通报。甚至往前追溯到2020年,还曾因生产经营国家禁止的食品被处罚。
选择这样的代工厂合作,很难不让人质疑秋田满满对产品质量的把控能力。
对于婴幼儿食品来说,安全是底线,是生命线,而秋田满满似乎更热衷于打造「辅零食专家」的形象,却在产品质量上频频翻车,这无疑是对消费者信任的巨大伤害。
秋田满满一直宣传自己是「婴童营养全餐专家」,但实际上,其很多产品都不符合婴幼儿食品的标准,只是在名称上蹭婴幼儿的热度。
比如有媒体报道,他们的一款山楂棒棒糖,明明商品页面标注着「送1-岁宝宝婴儿零食」,但调查后发现,生产厂家并没有婴幼儿辅助食品的生产许可。
还有鳕鱼肠,宣传视频声称7个月宝宝就能吃,但客服却告知适合3岁以上宝宝。甚至同一款低筋面粉,还分「婴幼儿标准」和普通版混着卖。
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不仅容易误导消费者,也反映出品牌在专业性和责任心上的缺失。
对于消费者而言,婴幼儿食品的安全是底线,在这个传播迅速的时代,品牌的口碑一旦受损,想要恢复绝非易事。
如今,市场监管部门已经介入调查,大家都在等待一个公正准确的调查结果。
如果最终证实是企业本身的管理问题,那秋田满满无疑将面临巨大的危机。
来源:瓦肯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