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从小唱到老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原来是阿拉伯名曲?这乍一听,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但这一现象背后,实则隐藏着音乐文化研究中一些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比如音乐的传播、文化的误读以及大众对不同音乐风格的认知差异等。接下来,就让我们用确凿的证据来澄清这一误解。
我们从小唱到老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原来是阿拉伯名曲?这乍一听,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但这一现象背后,实则隐藏着音乐文化研究中一些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比如音乐的传播、文化的误读以及大众对不同音乐风格的认知差异等。接下来,就让我们用确凿的证据来澄清这一误解。
先让我们回到《让我们荡起双桨》的诞生现场。1955年,为了给新中国第一部儿童题材影片《祖国的花朵》创作主题曲,词作者乔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苦思冥想,却始终找不到灵感。直到一次与女友在北海公园的泛舟经历,改变了这一局面。当时,一群孩子欢快地划着船向他们驶来,孩子们悠然自得的划桨神态,以及北海公园那波光粼粼的湖面、倒映的白塔和环绕的绿树红墙,激发了乔羽的创作灵感。他迫不及待上岸,迅速将脑海中的词句记录下来,“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就这样,饱含着中国独特生活场景与纯真童趣的歌词诞生了,字里行间充满着对新中国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赞美,是典型的中国式情感表达。
而在作曲方面,刘炽先生同样煞费苦心。他本就有着一颗童心,为了让旋律贴合孩子们划船时的心境和节奏,克服了自己怕水的心理,与小演员们一同登上小船。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在小船的悠悠飘荡里,刘炽找回了童年的快乐,仅用20分钟就完成了独唱和二部合唱的旋律初稿。之后,他又根据孩子们的反馈,对歌曲进行了细致修改,并通过投票确定了2/4拍的版本,因为这个节奏最能体现划船时的动感与欢快。最终呈现出的旋律,以中国传统五声音阶为基础,充满了民族韵味,同时又融入了一些进行曲的节奏元素,使得歌曲既亲切又富有活力,易于传唱。从音乐结构上看,它是抒情性的二部曲式童声合唱,第一乐段生动地描绘了孩子们在湖面上划船欢唱的场景,旋律优美抒情,节奏轻快,仿佛将听众带入那阳光明媚的北海公园;第二乐段则表达了少年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恩,升华了歌曲主题,全曲结构严谨,情感真挚。
再来看看阿拉伯音乐,它有着极为独特且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音乐体系。从音阶与律制来讲,阿拉伯音乐运用“四度相生法”产生最初的九律,后来经过不断发展,如10世纪突厥人法拉比将律数增加到17,13世纪波斯音乐理论家萨菲·丁得出十七律 ,1888年穆沙卡发明“二十四平均律”,把十二平均律的各半音再一分为二,形成独特的四分之一音,构建出复杂的音程关系,这与《让我们荡起双桨》所采用的五声音阶截然不同。
在调式上,阿拉伯古典音乐以四音列为基础,多种不等音程构成丰富类型的四音列,两个或以上四音列组合成一种被称为“木卡姆”的调式。阿拉伯古典音乐中存在100多种这样的调式,每种调式都有特定名称,其来源广泛,可能是地名、人名、物体或情绪等。而且,不同的木卡姆与特定的时间、情感及星座相关联,比如日出时演奏拉斯特木卡姆,上午9时演奏伊拉克木卡姆等,演奏者依据木卡姆的各种规定,结合自身理解进行即兴创作,这种复杂的调式体系与《让我们荡起双桨》简单明了、朗朗上口的旋律走向大相径庭。
节奏方面,阿拉伯音乐以阿拉伯诗歌音节的长短律动为基础,这些律动循环构成固定节奏型。演奏时虽可临时加入休止改变节奏,但基本节奏型不变。其节奏型已从9世纪时的8种发展到如今的100多种,主要通过鼓来表现,节奏轻重拍分别以敲击鼓心的“多姆”和敲击鼓边的“台克”表示,在曲谱上用特定符号标记,一个出色的演奏家能通过多变节奏体现乐曲的不同感情。而《让我们荡起双桨》节奏轻快,以2/4拍为主,简单直接地表现出孩子们的欢快心情,与阿拉伯音乐复杂多变的节奏体系毫无相似之处。
在乐器使用上,阿拉伯音乐常用乌德琴、卡侬琴、纳伊、纳卡拉等特色乐器。乌德琴被称为“中东乐器之王”,音色圆润柔和,常担任主旋律;卡侬琴能发出清脆悦耳声音,用于伴奏及和声演奏;纳伊是用竹管或苇管制成的箫,能奏出独特的四分之三音;纳卡拉是碗形单面鼓,两只一对,对构成复杂节奏型作用重大。这些乐器所营造出的独特音色与音乐氛围,和《让我们荡起双桨》所展现出的清新、明快的音乐风格完全不同。
既然两者在音乐的各个要素上都有着天壤之别,那为何会产生《让我们荡起双桨》是阿拉伯名曲这样的误解呢?这主要源于网络传播的特性。网络传播具有快速性、碎片化和开放性的特点,一首歌在网络上传播时,很容易脱离其原本的文化环境。也许是某个网友将《让我们荡起双桨》与阿拉伯文化元素的视频进行了随意拼接,或者是在讨论中对歌曲的风格进行了不恰当的类比,从而引发了其他人的误解。此外,大众对不同音乐文化的了解往往不够深入,缺乏系统的音乐知识,仅凭模糊的听觉感受和有限的认知,就容易将不相关的音乐风格错误关联。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中国音乐宝库中的经典之作,承载着中国特定时代的记忆和民族情感,是中国文化的独特表达。而阿拉伯音乐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音乐之林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我们在面对各种音乐文化现象时,要保持严谨的学术态度,深入研究,避免被表面的相似性所迷惑,从而准确把握不同音乐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免责声明:文章的描述过程、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不存在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英雄拒绝黄昏@英雄拒绝黄昏之廖志伟,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会即刻删除或修改。
来源:英雄拒绝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