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7日,该供销社服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主体——咸安区润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标准化育秧基地内,全自动播种线匀速运转,植保无人机低空盘旋,农技人员手持温湿度计穿梭在成排的钢架大棚间记录数据。实施“五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防治、统一供苗和统一标
记者葛建伟 通讯员陈银欢 陈子恒
连日来,咸安区供销社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推动春耕生产提质增效,架起了发展现代农业“服务桥”。
3月27日,该供销社服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主体——咸安区润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标准化育秧基地内,全自动播种线匀速运转,植保无人机低空盘旋,农技人员手持温湿度计穿梭在成排的钢架大棚间记录数据。实施“五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防治、统一供苗和统一标准),带动周边50户农户实现标准化生产,搭建起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服务桥”。其投资建设的15亩钢架大棚育秧基地,集成叠盘催芽系统、自动喷灌装置,构建起工厂化育秧体系。通过统一选用优质品种,规范实施标准化流程,实现平均出苗率达到97.2%。针对立枯病、蓟马等顽固性病虫害,应用“地上无人机飞防+地下甲霜·噁霉灵灌根”立体防控技术,将病苗率有效控制在1.8%以下。
同时,机械化播种实现每小时处理800个秧盘的作业效率,较传统人工效率提升数倍。通过统一采购农资、集中议价,为农户节约用种量达15%,降低用工成本3万元。特别引入的纳米膜保温技术使地温提升2-3℃,助力农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目前基地培育的秧苗可满足900亩大田栽种需求。
这种服务模式印证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多重效应:通过资源整合实现生产资料集约化配置,依托组织创新构建“基层社+合作社+农户”的托管服务体系,借助技术赋能推动传统耕作向精准农业转型。这种变革不仅体现在97.2%的出苗率等技术指标上,更反映在农户经营理念的转变——从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单一生产者,逐步转变为懂得核算亩均成本、关注市场需求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在下一步工作中,该供销社将一如既往地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2025年是该供销社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第三年),架好发展现代农业“服务桥”,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咸安篇章贡献供销力量。
来源:香城都市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