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金正恩刚回国,美媒就公开了特朗普的绝密计划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6 11:48 1

摘要:9月5日上午,韩国联合参谋本部发布公告称,将在9月15日至19日联合美日两国进行“自由之刃”军事演习。公告提到,该演习为“应对朝鲜核威胁”的常规性部署,范围覆盖朝鲜半岛东部海域、部分空域以及网络战演练场地。

9月5日,美国多家主流媒体突然发布一则消息。标题统一、措辞惊人。内容直指特朗普主导的一项军事计划行动地点是朝鲜西海岸

就在同一天,金正恩刚刚抵达平壤。两个时间点无缝衔接。一边是外交亮相刚落幕,一边是军事机密刚曝光

金正恩刚踏上国内土地,美日韩方面动作接踵。

9月5日上午,韩国联合参谋本部发布公告称,将在9月15日至19日联合美日两国进行“自由之刃”军事演习。公告提到,该演习为“应对朝鲜核威胁”的常规性部署,范围覆盖朝鲜半岛东部海域、部分空域以及网络战演练场地。

同日下午,美国国防部发布同步声明,称本次联合军演将首次引入新型B-21隐形轰炸机进行实战环境测试。日本方面则派出海上自卫队“出云”级准航母,全程参演,预示区域联合作战水平提升。三国媒体集体使用“最大规模”“体系级”“全面联合”等表述,渲染其演习效能。

尽管官方宣称演习不针对特定国家,但从公布区域和参演内容来看,朝鲜明显被设定为假想敌。美国高空侦察机RQ-4B“全球鹰”连日驻留关岛基地,出现频次异常。韩军战斗机增加例行出动次数,战术部署呈现前推态势。

朝鲜国防省并未立即公开回应,但朝中社9月6日清晨简报显示,全国沿海监控站点提升警戒等级,边境铁路物流作业短暂停运,多个军工企业转入临战态势。同时,未见朝方作出对外交涉,呈现出“以静制动”姿态。

同一时间,金正恩未在公众视野露面。多地基层民兵组织接到“特殊指令”,进行夜间通信演练,民防广播系统恢复全天值守。此类现象过去仅在朝美交锋高峰期出现。显然,金正恩归国后并未进入“喘息期”,而是迅速应对新一轮挑战。

当天,局势刚趋紧,美国《纽约时报》发布重磅独家报道,标题直指“特朗普时期秘密授权美军渗透朝鲜”。2019年,一项由白宫批准的“黑色任务”在朝鲜西海岸悄然展开

任务代号未公开。实际操作方为美海军SEAL第六分队,即俗称“海豹六队”。行动目的为在朝鲜海岸线安装隐蔽信号拦截设备,试图监听高层加密通信。该设备由国家安全局(NSA)专门定制,具备抗干扰与深水自供能能力,计划部署点靠近西海岸军事禁区。

任务前期准备极其隐蔽。行动人员搭乘核潜艇,从黄海方向潜入朝鲜领海,深夜通过小型推进器接近目标区域,携带设备重量超过60公斤。操作窗口仅有30分钟。任务执行期被严控在2019年5月下旬,与当年美朝第二次“河内会谈”破裂时间相近。

就在小组即将登岸时,意外发生。附近出现一艘朝鲜渔船,光照不明,船身无武装痕迹。SEAL小组判断其可能为海军伪装渔船,恐泄密,当即采取武力压制。美军开火致船上6人死亡,经事后查明均为地方渔业社成员。

行动终止,设备未能安装。事后,美国内部对此行动形成三份版本报告,一份供总统和国家安全委员会查阅,另一份供国防部内部评估,第三份封存至中央情报局。

美方从未公开此事。直到2025年9月5日,《纽约时报》首次将其披露。报道发布后,美军拒绝评论,仅称“正在核实信息来源”。特朗普接受询问时回应“完全不知情”。但文中引述的前海豹队员言之凿凿,细节具体,可信度获得多家媒体认可。

朝鲜方面暂无官方回应,但多位外交观察人士指出,2019年后金正恩突然中断与特朗普所有会谈机制,很可能与该事件直接相关。曾定于2019年下半年举行的第三轮“板门店会晤”最终未果,当时未有清晰解释。事后朝方外交官多次批评美方“不可信赖”。

2019年的秘密任务被披露后,朝鲜半岛外交格局被彻底重塑。彼时的美国仍处在特朗普任期内,华盛顿对朝政策摇摆不定。2018年,新加坡会晤让人短暂看到了和平的幻象。2019年初,河内会晤无果而终,气氛急转直下。就在同年春季,秘密任务在朝鲜西海岸悄然进行,意外暴露引发的后果直到如今才被完整揭示。

金正恩在2019年下半年突然全面冻结对美外交渠道。板门店第三次会谈计划取消,平壤方面在一夜之间叫停所有筹备。美方当时解释为“双方未达成议程共识”,但现在回看,显然另有深层原因。若平壤高层在暗中察觉到海岸事件的蛛丝马迹,那么中断会谈就有了合理解释。

随后的几年,朝鲜持续进行导弹试射。2019年夏季,朝鲜在三个月内发射超过十次短程导弹。这些武器演练不仅是技术验证,也被解读为对外部威胁的快速回应。而美方的政策选择则陷入僵局,既未恢复外交,又没有真正开战。彼时的紧张氛围已为今日局势埋下伏笔。

进入2020年后,朝鲜关闭边境。美朝关系在物理意义上陷入冻结。与此同时,华盛顿内部对2019年任务的讨论被严格封锁,公众几乎一无所知。直到2025年纽约时报的爆料出现,这段历史才被还原。信息一旦公开,立刻打破了过去几年在舆论场上形成的“空白期”。

2025年,随着金正恩回国,美日韩宣布军演,“秘密任务”报道成为压倒局势的又一重负。此刻的平壤面临双重压力:一边是来自南方的多国联合军事演练,一边是美国舆论场掀起的旧账重提。朝鲜选择保持沉默,既未直接否认,也未承认,但在军事上快速进入实战警戒。这一操作透露出典型的“冷处理”战术,不让外界掌握口径,同时保持高压态势。

外交格局也因此出现新裂痕。俄罗斯方面立即表态,称“任何针对朝鲜的军事冒险都将破坏地区稳定”。中国外交层面则重申半岛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中俄立场的靠拢,令朝鲜在战略上获得支撑,增加了其面对美日韩的回旋余地。在此背景下,金正恩的对外选择逐渐清晰——继续强化与中俄的合作链条,抵御美日韩的军事威慑。

2019年的秘密行动,成为半岛政治记忆中难以抹去的一道伤痕。它不仅影响了当年的美朝关系,还在今天以另一种方式回归,撬动了外交与军事格局。爆料的时机,使它仿佛一枚延时炸弹,点燃了新的地缘火药桶

“自由之刃”军演的消息公布后,三国动作连环展开。韩国国防部宣布,从9月6日起,前沿空军基地进入高强度运作模式。F-35战斗机每日出动次数翻倍,美军轰炸机在关岛完成加油后北上,模拟远程打击。日本自卫队则调动宙斯盾舰进驻日本海,执行防空与导弹拦截演练。

美日韩联合军演的规模,已超出往年例行演习的范畴。不仅涉及海空,还纳入网络攻防与卫星通信对抗,显示出多域联合作战的趋势。韩军高层强调此次演练“全面提升三国一体化作战能力”。这一措辞在平壤看来无异于直接挑衅。

朝鲜内部随即进入特殊状态。平壤市区夜晚巡逻增加,军事广播高频播放动员口号。多个军工厂被要求昼夜轮班生产炮弹与战术火箭部件。与此同时,西海岸雷达站全面开启,监控范围延伸至黄海深处。整个半岛的紧张气氛肉眼可见。

在外部,俄罗斯与中国的表态成为关键支点。俄方通过外交部发言人明确指出:“任何新的军事冒险都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中国在例行记者会上则强调,应避免采取加剧紧张的行动。两国发声虽简短,却在客观上为朝鲜增加了战略缓冲

美国内部舆论则因2019年秘密任务的曝光而分裂。一部分声音要求国会重新调查,追责当年的非法行动;另一部分则担忧此事削弱美方在半岛的战略威信。特朗普本人面对记者追问,一再以“不知情”搪塞,却未能平息外界质疑。政坛的纷争,使美方在对朝政策上显得进退维谷

随着军演日期临近,半岛进入实质性的对峙阶段。9月10日,韩军防长宣布“三国军演已进入最后筹备”。同日,朝鲜发布简短声明,称“敌对势力的军事挑衅必将付出代价”。虽然措辞没有新意,却足以点燃紧张气氛。

外界普遍担忧,一旦演习期间出现误判,半岛可能再次陷入实质性军事冲突。导弹试射、空中摩擦、海上对峙,任何一个环节的意外都可能扩大为危机。而2019年行动的旧账,又在这一时刻提供了更多火药味,令局势更显复杂。

当下的半岛,外交陷入停滞,军事快速升温。金正恩访华回国,未及喘息便迎来两重挑战。特朗普时代的秘密阴影与现实中的联合军演交织,使局势走到新的边缘。半岛上空再次笼罩厚重的硝烟气息,下一步走向依旧扑朔迷离

来源:百年战争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