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绿城中国公布的业绩报告,2024年,绿城累计取得总合同销售面积1409万平方米,总合同销售金额2768亿元。自投项目销售额1718亿元,其中,归属于绿城的权益金额1206亿元,权益比提升至70%。代建项目累计取得销售面积约81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050亿元
在楼市持续深度调整的2024年,绿城中国(03900.HK)仍实现了高质量增长。
据绿城中国公布的业绩报告,2024年,绿城累计取得总合同销售面积1409万平方米,总合同销售金额2768亿元。自投项目销售额1718亿元,其中,归属于绿城的权益金额1206亿元,权益比提升至70%。代建项目累计取得销售面积约81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050亿元。
另据克而瑞数据,绿城2024年操盘金额2768.5亿元,其排位紧随保利、中海之后,位列全国第三名。
国联民生证券分析师指出,绿城中国主营业务收入自2016年起持续同比增长,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1314亿元,2016-2023年年均复合增速为24.1%。该公司如此稳健的增长,与其聚焦高能级城市等一系列有效策略的实施,不无关系。
“绿城近几年经营发展中的这种策略,成效明显。其2022-2024年在一二线城市拿地货值占比在80%及以上。绿城在核心城市核心区域获取高溢价的优质项目,去化有保障且利润率可观,我们测算,其2024年在苏州、上海、杭州、北京获取的四个高溢价项目平均净利率约8.3%,若未来限价放松,利润方面可能还有突破空间。”国联民生证券分析师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绿城中国拥有改善产品基因,而当前新房市场以改善需求为主,其产品很好契合了市场需求。而绿城中国稳健的财务、良好的资产质量、“做一成一”的投资纪律以及对项目整体投资兑现的要求,将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以卓越产品力为基 铸就亮眼成绩
2024年,绿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据绿城中国2024年业绩报告,绿城2024年度实现物业销售收入1470.17亿元,较2023年的1205.8亿元增加21.9%。报告期内,公司物业收入结转面积超过635.2万平方米,较2023年增长2.5%。期内,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约15.96亿元。
2024年,绿城中国实现毛利202.25亿元,较2023年的170.73亿元增加18.5%,这主要是本年度物业销售毛利增加。
报告期内,绿城中国实现毛利率为12.8%,其中,物业销售毛利率11.7%,较2023年的11.3%提升0.4个百分点,主要系本年度结转收入占比较高的上海前滩百合园、西安全运村毛利率较高。
分析师指出,从销售业绩维度来观察,绿城中国2024年总销售金额2768亿元,这一表现同比优于TOP20和全国商品住宅同比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绿城中国去年包括销售额、毛利率等多项核心财务指标表现不俗,与其精准营销策略的实施以及出色的产品力,有不小的关系。
在营销端,绿城中国实施稳中有进的策略。得益于精准的营销定位与策划,其全年自投版块首开项目去化率达82%,维持高位,其中64%项目实现首开溢价。
“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让不少企业面临压力。然而,在这众多开发商群体中,也有一些少数派,虽然也会受到影响,但因积累了一些优势,令其在当前的环境里显得游刃有余。绿城即能称得上这其中的少数派,单单做产品这一条,就已经超过了不少企业。”亿翰智库分析师王玲称。
其进一步表示,绿城产品力得到大家公认,最好的一个证明,是其2024年蝉联产品力第一。包括凤起系、月华系、晓风系、云庐系、海棠系的产品系列,均受到市场认可。
国联民生证券分析师指出,正是由于良好的产品,助力绿城中国去年热点盘频出。2024年绿城在杭州46 次推盘,26次开盘即售罄,平均推盘去化率高达88%。
此外,绿城去年单盘销售出现不少亮点。2024年在义乌,绿城的凤起潮鸣项目实现了八开八捷,6个月单盘去化业绩近56亿元。南京金陵月华项目单盘销售额达61亿元,位列江苏第一。
产品力对业绩的贡献,在销售价格等方面,也得到充分体现。
据了解,绿城中国2024年结转收入的物业销售均价为23145元/平方米,较2023年的19456元/平方米,大幅度上升19%。该细分指标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本年度绿城中国结转收入的项目中,销售占比较高的杭州桂冠东方、北京沁园和上海前滩百合园等销售均价较高。很大程度上,这仍与该公司过硬的产品力及灵活有效的营销策略关系。
压降负债、优化财务结构 为持续发展蓄势
提高产品力、展开精准营销策略之际,绿城中国通过保持通畅的融资渠道,实施稳健的财务,进一步筑牢财务安全护城河。
据绿城中国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净资产负债率为56.6%,较2023年末的63.8%下降7.2个百分点。
就负债率下降,绿城方面介绍,这主要是因为公司进一步强化了内源性现金流,并主动压降有息负债。
绿城方面表示,公司一年内到期借贷余额为316.63亿元,占总借贷的23.1%,与2023年的22.3%基本持平,银行存款及现金的期末余额为一年内到期借贷馀额的2.3倍,与2023持平。
在融资端,2024年,绿城中国凭藉优质的信用背景、稳健的业务发展以及精准的现金流管控,获得了金融机构的持续支持。
公开资料显示,绿城中国2024年在境内一级市场共发行125.31亿元债券(含公司债转售10亿元),包括中长期无抵押信用债90亿元和一年期供应链ABN35.31亿元。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绿城中国总借贷加权平均融资成本降至3.7%,较2023年末的4.1%下降40个基 点;一年内到期债务占公司总债务的比例为23.1%,维持低位。
业内人士认为,绿城中国现金流较为充裕、债务结构合理,以及在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的畅通,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投资端,绿城2024年严守投资纪律,坚持“做一成一”的投资要求和差异化的投资策略,深耕核心城市,并在投资机会型城市寻找机会,既确保安全性,突出项目的流动性,同时均衡盈利性。
去年绿城新增42个项目,总建筑面积418万平方米,其权益成本约484亿元,这些新增项目,预计为绿城新增1088亿元货值。据中指院数据,绿城中国2024年在TOP100权益拿地金额与面积榜单中,位列第4位。
绿城中国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土地储备项目146个,总建筑面积约2747万平方米,权益总建筑面积约1785万平方米。其中,一二线城市货值占比76%,长三角区域货值占比60%,北京、上海、杭州、西安等十大战略核心城市货值占比53%。
值得一提的,绿城中国在提升权益占比的同时,还强化了项目整体投资的兑现。
报告期内,公司新拓项目平均权益提升至79%,有效提升开发效能。年内绿城中国已首开27个项目,占新增土储数量的64%,年内实现销售转化金额约325亿元,其中杭州沁百合、苏州逸庐及西安紫棠苑等8个项目已清盘。整体投资兑现度超120分,有力保障公司 未来利润的实现。
来源:风财讯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