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看这色泽,没有任何添加……”面对镜头,村支书热情地介绍着村民手工晾晒的笋干。在涵江区庄边镇尚书桥村,村支书陈春雨和副主任陈仕勋正通过“村部尚书”抖音直播间,把手机变成“新农具”,让流量成为“新肥料”,将深山的优质黄豆、笋干卖向全国。
涵江发展最新动态,涵江社会最新消息。
“大家看这色泽,没有任何添加……”面对镜头,村支书热情地介绍着村民手工晾晒的笋干。在涵江区庄边镇尚书桥村,村支书陈春雨和副主任陈仕勋正通过“村部尚书”抖音直播间,把手机变成“新农具”,让流量成为“新肥料”,将深山的优质黄豆、笋干卖向全国。
“第一次面对镜头,手心直冒汗,说话都结巴。”陈春雨笑着回忆。陈仕勋也坦言:“一开始连怎么打光、怎么摆放产品都不懂。”虽然一心帮村民卖货,但因缺乏专业知识,效果一直不理想。
在得知第四期马兰花网络创业培训开班的消息后,两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参加了七天课程。培训中,讲师从市场分析讲到内容创作,村干部们学会了客户定位,掌握了短视频的流量密码。“分组合作、头脑风暴,那几天真是大开眼界!”陈春雨说。
结业回乡,他俩立刻行动起来,组成“大陈和小陈”组合,拉起一支直播团队。他们紧跟网络热点,巧妙运用热梗、方言与观众互动,以轻松诙谐的方式讲解产品,还推出“农产品live秀”,让粉丝直观感受食材的新鲜与健康。
经过一年多努力,“村部尚书”直播间已累计直播近200场,吸引数万粉丝,单场观众峰值超千人,成功帮助本村及周边共200多户农户销售农产品超万斤,助农增收50余万元。
“以前总担心东西卖不出去,现在反而担心不够卖!”一位村民高兴地说。村民的态度也从最初怀疑观望,变成主动把产品送进直播间。
一部手机、一个支架,串联起百村千户。陈春雨、陈仕勋带领“村部尚书”团队走出本村,联动周边多个村庄,参与“百村行助农直播”活动,把更多乡镇特色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他们卖的不仅是货,更是农产品背后的乡土故事与文化温度。
据悉,2023年至今,涵江区积极贯彻落实“马兰花计划”,已成功举办8期创业培训班,累计培训学员200余人,培训管理规范、课程优质、师资专业,为学员提供系统课程与资源支持。
从面对镜头脸红出汗,到侃侃而谈;从零散销售到规模经营,马兰花创业培训为村干部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也让乡村振兴的蓝图一步步变成实景画卷。(区人社局华鸣、方莉莉供稿)
来源:鲜肉小李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