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如何把握AI机遇?(新媒视点)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1 05:16 1

摘要:广义上,新农人指新型职业农民。有调研显示,70%以上的新农人来自当地农村社区,包括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返乡农民工、农业技术员等。2025年,新农人的范畴又增加了农机合作社负责人、无人机驾驶员、农业经理人、农民主播等,“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是他们的显著特点

李红艳

在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人工智能等技术正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新农人”也越来越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资源。

什么是新农人?之所以被称为“新”,自觉拥抱新技术是关键。

广义上,新农人指新型职业农民。有调研显示,70%以上的新农人来自当地农村社区,包括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返乡农民工、农业技术员等。2025年,新农人的范畴又增加了农机合作社负责人、无人机驾驶员、农业经理人、农民主播等,“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是他们的显著特点。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到“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定义的变迁和政策释放出的信号,都体现出新农人拥抱数字技术的重要性。

进入AI时代,大模型的广泛应用正改变着农业的整个生产流程。新农人该如何迎接挑战、把握机遇?

新农人应该主动学习农业科技,掌握AI智能农业工具,比如各类农业大模型,以及无人机等智能农机。

伴随大模型的发展,AI不再是实验室里的高深概念,而成为田间地头的实用农具——在种植领域,AI监测系统能精确判断灌溉时机、预警病虫害风险,农业生产“降本增效”不再依赖于经验的口口相传,手机上的数据就能给出清晰的指导;在养殖领域,AI通过分析进食量、运动量、体温等全方位数据,不仅能及时发现生病的个体并对其进行隔离治疗,还能根据动物的生长状况自动调整环境参数与饲料配方……

新农人学习掌握智能技术的意义,不仅在于将农民从繁重的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也是以更加长远的眼光,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在节省自然资源、提升作物产量、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在掌握AI生产技术基础上,新农人应该主动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借助AI拓宽信息获取渠道,链接更多社会资源。

此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往往依靠个体的家庭和社会资源,普遍缺少组织化的培训与系统化的营销策略。一旦遇到问题,比如作物虫害、牲畜生病、市场波动等,他们容易陷入无助与被动。

当前AI大模型的升级与普及,为弥合城乡差距带来了契机。越来越多农民可以在手机上随时查询最新的种植技术、市场行情和政策信息;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工具也能帮助他们预判价格走势,规避市场风险。当传统农业时代的信息壁垒被打破,掌握AI工具运用能力、善于通过新媒体链接资源的新农人,才能重塑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

新农人还应该借助AI技术,提升品牌意识,讲好乡村故事。

当前,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和文化价值的重视与日俱增。五常大米、阳澄湖大闸蟹等地理标志产品已充分证明,讲好产地故事、打造特色品牌能够带来显著的溢价效应。近年来,乘着短视频的“东风”,靠分享农村真实生活的人间烟火气、打造亲切可感个人IP来“俘获人心”的农村带货主播也逐渐多了起来。

AI时代,文生图、口播生成、数字人直播等工具的出现,大大降低了电商运营与品牌打造的门槛。借助AI工具,更多普通农民能加入新农人的行列,将更多精力用于挖掘农产品背后的故事,用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打动消费者的心。对他们来说,身边鲜活的人与事是品牌故事的不竭源泉。

在这个AI带来无限机遇的时代,新农人需要保持开放学习的心态,既要扎根土地,又要仰望星空。只有自觉拥抱AI,用技术赋能农业生产、供应、销售各环节,新农人才能成为引领农业现代化的先锋力量。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