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圳华龙派出所9月5日通报,两名女子因多次以手机丢失为由骗取路人帮忙打车,被当地警方依法行政拘留。事情发生在9月2日晚11点左右,两名陌生女子拦住一名年轻男子求助。她们声称从外地来深游玩时手机丢失,请求对方用手机叫网约车,并承诺上车后转账。
深圳华龙派出所9月5日通报,两名女子因多次以手机丢失为由骗取路人帮忙打车,被当地警方依法行政拘留。事情发生在9月2日晚11点左右,两名陌生女子拦住一名年轻男子求助。她们声称从外地来深游玩时手机丢失,请求对方用手机叫网约车,并承诺上车后转账。
这名姓钟的男子没多想就帮忙下单,叫了一辆前往罗湖区的网约车。可等车开走后,他发现对方给的微信号一直没通过好友申请。联系司机询问情况时,才知道车上两人根本没显出局促不安的样子,反而一直在打电话。司机调取车内监控,显示两人上车后相视一笑,其中一人还说了句"又白嫖了一次"。
警方介入后调取了车内录像,确认两人确实带着手机。经调查发现,36岁的吴某和55岁的张某经常结伴作案,专挑年轻男性下手。她们提前准备多个假身份证,在多个城市都留下过类似记录。案发当天的网约车订单金额是48元,两人此前一个月内至少骗过五次。
网约车平台工作人员透露,这类骗局在深夜订单中发生率最高。骗子通常会伪造哭泣、颤抖等表演,让人一时难以分辨真假。司机群内有不少师傅自发达成"求助者必须同步视频读身份证"的不成文规定,但仍有不少新人中招。
深圳警方通过网约车公司提供的录像和订单信息,仅用十小时就锁定嫌疑人位置。两名女子到案后承认从今年6月就开始以同样手法行骗,目标集中在20岁到30岁独自出行的年轻人。她们每次都会更换微信号和服装,但没想到车内监控这么清楚。
有网友翻出今年7月杭州发生的类似案件,当时两名女子用同样话术骗走了大学生200元打车费。不同的是那起案子因为没留存证据没能抓到人,这次监控成了关键。还有人发现两人在二手平台买了多部旧手机,专门用来做"丢失"的道具。
警方在二人住处搜出十多张他人身份证复印件,上面都有修改过的联系号码。据调查,她们会先在社交平台假装发布遗失招领信息,获取路人电话后再约见面实施下一步诈骗。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涉案金额已超过千元。
这事传开后,网约车软件紧急增加新功能。乘客在帮他人叫车时,系统会强制阅读防骗提示。代叫订单生成后,司机能收到乘客手持证件的实时照片。不少跑夜班的司机开始自学反诈骗技巧,甚至有人随身带着便携式身份证识别器。
钟先生事后接受采访时说,当时真没想到会有这种骗子。现在他帮别人打车都会多问几句,还会让对方当面拨打测试号码。一位法律从业者指出,这种行为属于诈骗,如果数额累计超过三千就构成刑事犯罪。
许多网友翻出自己遇到的奇葩经历。有人被问路时被骗帮忙充公交卡,有人带迷路老人找派出所反被人偷钱包。评论区里有不少建议,比如推行实名代叫制度、建立好人黑名单系统等。更多人则表示从此不敢轻易帮陌生人了。
事件发酵期间,多个城市的公安机关都发布了类似提醒。北京警方通过案例分析指出,此类骗局的平均成功率在43%,大学城周边是高发地。专家建议遇到求助时,先让对方报出身份证号片段进行核对,必要时可一起去派出所处理。
这次事件中最特别的是骗子轻蔑的笑声被全程录下。警方称这在以往案例中很少见,可能是两人太过自信导致失误。调查还发现,她们近期频繁出入KTV和足浴店,消费记录完全超出退休人员水平。其中一人还在直播平台有账号,偶尔会炫耀奢侈品包。
如今打车App首页都增加了"防止代叫受骗"的公益广告。有程序员开发出小程序,能自动比对求助者提供的手机号和实时位置是否匹配。尽管如此,仍有人在深夜被骗,最近深圳又发生一起类似案件,只是这次司机提前报了警。
来源:冰冰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