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确切地说,应该是“文留留诗”。尽管匡文留写过大量散文,还出版了散文集《走过寂寞》和《姐妹散文》(与文立合著),但是文留仍然是诗人—— 一位高产的诗人,在短短的十年内,竟推出了《爱的河》、《女性的沙漠》、《第二性迷宫》、《西部女性》、《情人泊》……加上最近出版的
戏说“文留留诗”
王 珂
“文留留文”
这是著名诗评家谢冕先生1993年12月8日题赠满族女诗人匡文留的“名言”。
确切地说,应该是“文留留诗”。尽管匡文留写过大量散文,还出版了散文集《走过寂寞》和《姐妹散文》(与文立合著),但是文留仍然是诗人—— 一位高产的诗人,在短短的十年内,竟推出了《爱的河》、《女性的沙漠》、《第二性迷宫》、《西部女性》、《情人泊》……加上最近出版的《匡文留抒情诗》,已经整整十部诗集,还发表了两千多首诗,这在写诗难发表诗难出版诗集更难的今天,不可不谓一个“奇迹”。
这一“奇迹”使文留在西部诗坛甚至在全国诗坛产生“争议”。有人为她的高产拍手叫好,甚至有人给她封上“西部诗后”的桂冠,认为她才情横溢、诗路广阔。也有人为她的高产由嫉妒而生敌意,不仅批评她的作品,以“功夫在诗外”为由指责她的人品,甚至有人还诋毁她的人格。还有一种人也为她的高产而忧虑,如郭沫若当年的自我解嘲“郭老郭老,诗多好的少”一样,担心“文留留诗,急功近利”。
作为长期关注文留诗歌创作的评论家,我对中国当代诗人的“速成与短命”的悲剧已习以为常,麻木得不愿读王安石的《伤仲永》。但我也属于担心“文留留诗,急功近利”的那类人,因为亲眼见到一位正在辉煌的诗人如一颗流星从本已暗淡的诗的天空流逝毕竟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何况都是同道上的朋友,还有一点惺惺相惜之情。因此,当文留把装帧精美的崭新的诗集《匡文留抒情诗》题赠“王珂诗家雅正”时,她的热情并未驱散高原深秋特有的侵入我的书斋“天涯楼”的寒意。当文留敝帚自珍地谈及这是她第十部诗集时,我很理解母亲珍爱自己孩子的感情,也十分佩服诗人对诗的虔诚和已经取得的成绩,但我对文留的“高产”仍心存怀疑。古人曰:“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陈年老窖才是真正的醇酒。虽然有斗酒诗百篇高产诗仙,但单靠激情而成的“狂诗”并不一定是有艺术品位的真正的好诗。早在1990年10月28日,我就在评论她的诗集《第二性迷宫》的文章中结论:“用抽象的诗艺术尤其是用诗的语言符号理论(如华兹华斯的“诗起源于平静的回忆”;艾略特的“诗的语言是高度浓缩的铂丝”,“诗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感情的逃避”;鲁迅的“激情太盛扼杀诗美”)作为评判标准,那么,匡文留的诗显得激情太盛,随意性太强,需要作进一步的锤炼。产生诗美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激情太旺、诗情太浓。但是从抒情的内形式(情感)看,匡文留的诗是成功的,她随心所欲地唱出了现代都市女性想唱而不敢唱的歌谣,她的诗路历程经历了女人——西部女人——情感外向型(浪漫型)女人——情感内向型(沉思型)女人的全过程;抒情方式经历了从牧歌时代的浪漫方式到感伤时代的沉思方式两大阶段;她的情感历程经过了从幻想成超人的非我的女人到皈依自我的本我的女人两大阶段。”(见拙作《走进自己的迷宫》,《民族文学研究》1993年第4期)。五年过去了,文留的诗是否改正了过去的缺点,诗艺更加纯熟呢?因为诗人的天性中有一种凡人无法理喻的“偏执”,也许文留还在以激情取胜创作抒情诗。
待我仔细品读《匡文留抒情诗》中所收录的每首诗后,发现文留已经超越了自己,诗艺已经比过去成熟得多。也许她也明白了“一个诗人的前途不在于他观念的独创性中,也不在于他的激情的力量中,而在于他的语言技巧中”的道理。她尝试了各种诗歌的表现方式和技法,如风行中外却因技巧太难而使很多人不敢问津或半途而废的十四行诗,也被她较熟练地掌握,创作出《金质十四行》。当然,这辑诗中也有一些激情之作,如《爱的感觉》。
品完诗,我便想写这篇不是诗评的《戏说“文留留诗”》。
1995年11月8日《青年晚报》
诗人简介
匡文留,当代著名诗人。满族,生于北京,长于大西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甘肃人民广播电台主任编辑、记者。现在北京兼职、写作。获“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实力诗人奖”,首届唐刚诗歌奖终身荣誉奖。
1980年步入诗坛,在全国二百多家报刊发表诗作三千多首,作品被收入百余种选集并介绍到国外。出版诗集《爱的河》《女性的沙漠》《第二性迷宫》《西部女性》《情人泊》《女孩日记》《匡文留抒情诗》《爱狱》《灵魂在舞蹈》《另一种围城》《古都·诗魂》《我乘风归来》《回眸青春》《匡文留诗选》《大地之脐》,长诗《满族辞典》,散文诗集《走过寂寞》《少女四季》,散文集《姐妹散文》《诗人笔记》《围城内外》,诗论集《匡文留与诗》《匡文留诗世界》,长篇小说《花季不是梦》《体验》《我的爱在飞》,长篇纪实《少女隐情》《我爱北京》《我爱我的祖国》《我爱中国共产党》等三十部专集。多次获全国及省级文学奖,简介与创作收入国内外近百部权威性辞书。
来源:河南文苑2i3n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