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月,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上显示,中原银行约11.06亿股股权以5.6折的价格挂牌拍卖,评估价10.62亿元的资产起拍价仅5.95亿元,却因无人问津再次流拍。这已是该批股权第三次流拍,此前两次分别以7折、8折降价仍未能成交。
陈聆听/文
2025年1月,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上显示,中原银行约11.06亿股股权以5.6折的价格挂牌拍卖,评估价10.62亿元的资产起拍价仅5.95亿元,却因无人问津再次流拍。这已是该批股权第三次流拍,此前两次分别以7折、8折降价仍未能成交。
为何“打骨折”的股权无人问津?观察人士指出,此种情况反映的是市场对中原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更深层的是原因是河南村镇银行400亿暴雷案的影响。
河南村镇银行暴雷事件涉案金额超过400亿元,涉及60万储户,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涉案金额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金融诈骗案。这些股权原属于被中原银行合并的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而它们的所有者正是河南新财富集团案主犯吕奕。
“红码”事件引舆论哗然
2022年4月,还处在新冠疫情第三年的严格管控期内,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率先宣布“系统维护”,随后上蔡惠民、柘城黄淮等多家村镇银行跟进,数十万储户无法提取存款,涉及资金超400亿元。
河南禹州新民村镇银行小程序显示维护中
事件迅速发酵,在事件调查期间,储户自发组织维权,却遭遇“健康码赋红码”的极端操作。公安机关于5月立案侦查。据统计,1317名储户因扫码被赋红码,其中871人从未进入河南,这一事件引发舆论哗然。
据官方通报,郑州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冯献彬、团市委书记张琳琳擅自决定对储户赋红码,通过技术手段将1317名储户的健康码强制转为红色,其中446人因入郑扫码变红,871人甚至未到郑州仅通过远程扫码即被赋红。赋码理由显示为“入境隔离人员”,但储户均无境外旅居史。健康码系统本由省级统筹管理,却被市级部门绕过审批直接操作。
事件曝光后,郑州市纪委监委迅速介入,认定冯献彬、张琳琳等人违反《河南省健康码管理办法》,构成“典型乱作为”。2022年6月22日,冯献彬被撤销党内职务、政务撤职;张琳琳党内严重警告、政务降级;直接责任人陈冲、杨耀环、赵勇分别被记大过或记过。
冯献彬,任郑州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社会管控指导部部长,对事件负主要领导责任。其利用职务便利,绕过正常审批流程,直接指示对储户赋红码以压制维权。张琳琳,时任团市委书记、社会管控指导部副部长,协助冯献彬推动决策落地,负重要领导责任。
郑州“红码”事件背后的利益关联引发广泛猜测。部分储户发现,涉事官员冯献彬曾长期分管公安系统,而吕奕团伙的资金转移路径涉及郑州多家银行,两者可能存在隐性关联。
公开报道显示,吕奕贿赂郑州银行副行长乔均安2300万获取违规贷款的案件中,冯献彬时任郑州市公安局副局长,负责重大案件处置。但郑州市纪委监委的通报明确将赋红码事件定性为“地方政府乱作为”,未提及与吕奕团伙的直接利益输送。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1月,张琳琳被曝在政务降级处分期满后复出,担任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引发公众对“问责走过场”的质疑。
头目早已转移资产逃亡海外
随着调查深入,吕奕的犯罪网络逐渐浮出水面。2022年6月,许昌警方通报,吕奕团伙通过关联持股、操控银行高管等手段,实际控制多家村镇银行,利用第三方平台和自营系统吸收公众存款,并通过虚构贷款转移资金。为掩盖资金缺口,其专门设立宸钰信息技术公司删改数据,形成“数据造假—资金空转—债务转移”的黑色产业链。同日,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公告确认,涉事银行线上系统被操控,资金流向正在排查。
截至2022年8月,公安机关已逮捕234人,涉及银行高管、资金掮客及技术人员。2024年1月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已对李笋、赵彩霞等20名主犯作出生效判决,罪名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挪用资金等。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原行长蒋昊昶、许恒因协助资金转移被羁押;技术人员陈飞、罗荣荣因参与删改数据、屏蔽瞒报被判刑。
但主犯吕奕、李猛、叶延伟等人仍在逃。
调查发现,新财富集团通过账外业务转移资金,吕奕作为河南新财富集团实际控制人,通过股权渗透、贿赂官员等手段非法控制13家村镇银行。其犯罪手法包括虚构贷款、关联交易及利用第三方平台吸储,将资金通过“壳公司”转移至境外。
而早在2022年2月10日,河南村镇银行事件未暴雷前夕,新财富集团公司已经被注销。
图源:天眼查
吕奕早在案发前便入籍塞浦路斯(投资250万欧元购房即可获身份),2019年8月,吕奕在塞浦路斯创立一家投资公司,登记信息显示,吕奕国籍就显示为塞浦路斯。其海外活动以“久安电视国际传媒集团理事长”身份为掩护,曾在美国时代广场投放广告,营造跨国商人形象,进一步掩盖其资金转移路径。
据知情人透露吕奕目前藏匿于美国南加州富人区,雇佣私人保镖并使用假身份。
另一主犯李猛,为吕奕犯罪集团核心成员,负责资金掮客与非法吸储的具体操作。其通过第三方平台及线下渠道,以高息诱骗异地储户,并与银行内部人员勾结伪造金融凭证,涉案金额巨大。
李猛自2022年案件曝光后潜逃,目前下落不明。公安机关虽多次通缉,但因其可能藏匿于境外或使用虚假身份,追捕进展有限。
叶延伟被指为吕奕团伙的“资金操盘手”,新财富集团的实控人之一,负责具体实施非法吸储和资金挪用。其通过设立“壳公司”虚构贷款合同,将资金转入境外账户,并涉嫌参与贿赂地方官员。
2022年叶延伟与吕奕一同逃往美国,藏身于加州华人社区,通过地下钱庄维持奢华生活。其儿子AKA(叶政源)活跃在社交平台上,近期还在在直播中公开指控劣迹艺人郑爽为父亲情妇,并晒出郑爽孕检报告及叶延伟签名,称其“借怀孕上位”。
村镇银行清理整合大幕拉开
事件爆发后,河南省成立了专项工作组,联合公安、金融监管部门展开行动。
首先是储户救济:实行分阶段垫付与资金追缴。
由于资金多被转移至境外,且吕奕利用塞浦路斯国籍规避引渡,实际追回比例有限。
2022年7月11日,河南监管部门宣布对涉案村镇银行账外业务客户开展本金垫付,政府分7批次垫付180.4亿元(占涉案金额45%),但对获取高息的储户要求退还非法所得。
优先覆盖单家机构单人5万元以下储户,后续逐步处理更大金额。8月将垫付范围扩展至15万元以下,9月进一步提高至25万元,最终实现50万元以下全额垫付。垫付资金通过微信小程序“村行垫付”系统发放,需储户线上登记并核验身份。
政府对通过第三方平台获取13%-18%高息的储户采取区别对待:要求退还非法所得,否则不予垫付。部分资金已追回,但具体比例未公开。
此外,涉案银行原高管团队被集体更换,以切断内部勾结风险。
为应对犯罪团伙删改数据,河南、安徽两省搭建新客户信息登记系统,与原始数据交叉核验,确保垫付资金精准发放。
其次是对村镇银行进行机构重组与治理重构。
河南村镇银行暴雷事件后,政府以机构重组为核心抓手,推动村镇银行从“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型。4家涉事村镇银行更换董监高团队。引入主发起行专业管理,并强化股权穿透式监管,禁止股东虚假注资及关联交易,要求主发起行持股比例不低于51%,建立风险处置“一票否决权”。
更大的动作是推动村镇银行合并,部分村镇银行被直接关闭,另一部分村镇银行被改为农村商业银行的支行或分行。据统计,2024年全国超75家村镇银行被吸收合并,55家被收购,其中河南通过“村改支”“村改分”等模式完成多例重组。中原银行吸收合并卢氏中原村镇银行,将其改制为分支机构,整合业务系统与风控体系;长沙银行收购祁阳村镇银行并设立5家支行,通过总行资源注入提升县域服务能力。
省级层面统一法人改革同步推进,河南农商银行以新设合并方式整合23家村镇银行,形成资产规模达2.58万亿元的省级农商行。重组后成效初步显现,河南高风险村镇银行数量同比下降40%,资本充足率提升至14.2%。
受影响相关银行股权“骨折价”也难出手
河南村镇暴雷事件后,村镇银行股权成为烫手山芋。近日,阿里拍卖平台数据显示,中原银行合计有12笔股权正在被拍卖。其中大部分被拍卖的股权为河南涉事村镇银行股权,因关联吕奕案、存在法律纠纷,多数无人问津。
中原银行2017年7月1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是河南省首家在港上市的城商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发行33亿股,发行价为每股2.45港元,募集资金净额约71.15亿港元。
吕奕通过壳公司控制了中原银行吸收合并的多家银行,包括驻马店银行、洛阳银行和平顶山银行等。这些银行后来被发现涉及违法犯罪,导致中原银行的股权被拍卖,股权拍卖多次流拍,市值蒸发87.8%。
根据阿里资产司法拍卖平台信息显示,截至2025年3月,中原银行合计12笔股权正被挂牌拍卖,涉及约11.06亿股,占该行总股本的3.03%,评估价值达10.62亿元。
据新浪财经报道称,因拖欠广州农商行80.3亿元贷款未偿,被法院强制执行拍卖偿债。其中,最大两笔股权分别为河南海菱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持有的2.81亿股及开封市兰尉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持有的2.01亿股,起拍价分别为1.51亿元和1.08亿元,现在正在网上变卖中。
尽管起拍价较评估价折价30%-44%,但当前中原银行港股股价长期低于0.35港元/股,拍卖股权折后价仍较市价溢价超77%,涉事银行普遍面临不良贷款率上升、拨备覆盖率不足等问题,并且竞买人需承担过户税费及潜在债务纠纷,这直接导致投资者望而却步。
债务引发连锁反应,根据财中社报道,作为主要债权人广州农商行情况也不容乐观,因追偿吕奕关联企业80.3亿元贷款未果,2024年不良贷款率攀升至1.87%,关注类贷款占比6.14%,年末被迫以亏损3.5亿元代价转让146亿元不良债权资产包,其中房地产业不良贷款占比96.67%。
但中小银行股权拍卖遇冷并非孤例。2024年以来,东营农商行528万股、武汉农商行4399万股等多次流拍,折价幅度达7.2折仍无人接手。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分析指出,除资产质量外,一些中小银行在经营能力和风险管理上存在较大不足,这使得投资者对中小银行的股权投资抱有更加谨慎的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机构尝试以“1元起拍”吸引关注,但实际成交仍贴近市场价。其中包括鞍山银行、湖南银行等多家银行。河南邓州农商行10万股股权第二次拍卖时,起拍价1元,最终成交价约4.8万元,溢价近50倍。
[引用]
①取钱难、赋红码、涉犯罪,一文回顾河南村镇银行“系统异常”事件.新黄河.2022-06-19.
②河南村镇银行诈骗案新进展:主犯吕奕在逃20人被判刑.北京智合趋势信息传播技术有限公司.2024-01-23.
③河南村镇银行400亿暴雷背后:吕奕的发家、行贿、逃亡史.金融界.2022-06-20.
④中原银行11亿股权折价拍卖,跟控制河南10多家银行的神秘人吕奕有关联.致远财经社.2025-03-23.
⑤平顶山银行超3.3亿股股权遭拍卖牵出吕奕渗透金融机构犯罪大案.蓝鲸财经.2025-01-21.
⑥中原银行5.6折拍卖超11亿股股权,此前两度流拍.红星新闻.2025-03-11.
⑦已逮捕234人!河南村镇银行事件通报:年化利率13%-18%“诱揽”资金,更多细节披露…。证券时报.2022-08-29.
⑧“村改支”“村改分”成趋势村镇银行改革重组有序推进.经济参考报.2025-02-25.
⑨河南城商行一哥,仍在遭受新财富案余毒.新浪财经头条.202503-25.
⑩中原银行11亿股权折半拍卖,广州农商行追债难.财中社.2025-03-12.
⑪郑州农商银行3300万股股权流拍,多家中小银行股权“1元起拍”仍无人接盘.市场资讯.2024-03-13.
来源:反做空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