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公婆过来养老,父亲停了8500房租:钱花光了,你来伺候我吧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6 10:11 1

摘要:林晓雯正在厨房里忙活着四个老人的晚饭,锅里的排骨汤咕嘟咕嘟冒着热气。客厅里传来公公的咳嗽声和婆婆催促吃药的唠叨声,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心想着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声明:本文为虚构小说,请勿与现实关联。

林晓雯正在厨房里忙活着四个老人的晚饭,锅里的排骨汤咕嘟咕嘟冒着热气。客厅里传来公公的咳嗽声和婆婆催促吃药的唠叨声,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心想着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是父亲打来的。

"喂,爸?"林晓雯夹着手机继续搅拌汤锅。

"晓雯,我跟你说个事。"父亲的声音听起来异常冷淡,"从下个月开始,你的房租我不给了。"

林晓雯手中的勺子"啪"地一声掉进锅里,溅起滚烫的汤汁。她难以置信地看着手机屏幕,确认是父亲的号码没错。

"爸,您说什么?为什么?"

"钱花光了。"父亲的话简短有力,像是在宣判什么,"你来伺候我这个老人吧。"

话筒里传来嘟嘟的挂断声,林晓雯愣愣地站在原地,手机从耳边慢慢滑落。厨房里的排骨汤还在沸腾,但她的心却瞬间跌入了冰窟。

这通电话,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01

三个月前,林晓雯还是同事眼中最幸福的女人。

在公司的年会聚餐上,几个女同事围着她羡慕不已。"晓雯,你真是太幸福了,有个这么疼女儿的爸爸。"财务部的小陈端着酒杯感慨道,"每个月8500的房租全包,这在江城可不是小数目啊。"

林晓雯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享受着众人羡慕的目光。确实,她父亲林国富退休前是某国企的中层干部,退休金不菲,加上早年投资的几套房产,经济条件相当不错。

"我爸总说,女儿就是要富养的,不能让她受委屈。"林晓雯轻抿了一口红酒,"他说钱留着不花有什么用,还不如让女儿过得舒坦些。"

"哎呀,我们这些当儿子的家长可真是比不了。"人事部的老张摇头苦笑,"我家那小子结婚买房,我和他妈把老底都掏空了,现在还得我们帮着还房贷呢。"

林晓雯正在享受这种被羡慕的感觉,手机突然响了起来。看到是丈夫王建军的号码,她有些不耐烦地接起来。

"什么事?我在公司聚餐呢。"

"晓雯,你赶紧来医院!"王建军的声音急促而慌张,"我妈摔了,现在在急救室!"

林晓雯瞬间清醒过来,酒意全消。她匆忙跟同事们道别,拦了辆出租车直奔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救室外,王建军焦急地来回踱步,见到妻子赶来,立刻迎了上去。

"怎么回事?摔得严重吗?"林晓雯气喘吁吁地问。

"我妈下楼买菜的时候踩空了,膝盖肿得老高,医生说可能是骨裂。"王建军的眼圈有些红,"我爸在里面陪着,一直在哭,说都是他没照顾好我妈。"

此时,急救室的门被推开,一个年轻的医生走了出来。

"病人家属?"

"我们是!"林晓雯和王建军异口同声。

"老人家的情况不算太严重,膝盖骨有轻微裂纹,需要静养一段时间。不过..."医生皱了皱眉,"老人家的身体状况不太好,血压偏高,心脏也有些问题,这次摔跤对她打击挺大的。"

"医生,那需要住院吗?"林晓雯急切地问。

"建议住院观察几天,主要是担心老人家情绪不稳定,另外这个年纪骨头愈合比较慢,需要专业护理。"

进入病房时,林晓雯看到公公王老爷子坐在床边,满脸愧疚地握着婆婆的手。婆婆王奶奶躺在病床上,腿上打着石膏,眼睛红肿,显然哭过了。

"妈,您感觉怎么样?"林晓雯走到床前关切地问。

看到儿媳妇来了,王奶奶的眼泪又涌了出来。"晓雯啊,都是我不小心,给你们添麻烦了。我和你爸都这么大年纪了,成了你们的拖累。"

"妈,您别这么说,这是意外。"林晓雯握住婆婆的手安慰道。

王老爷子用颤抖的声音说:"晓雯,我们老了,不中用了。我刚才跟建军说,要不我们回老家去吧,不能再拖累你们年轻人了。"

"爸,这话说得是什么意思?"林晓雯有些不高兴,"我们是一家人,哪有什么拖累不拖累的?"

王老爷子摇摇头,眼泪顺着满是皱纹的脸颊流下来。"我们在老家虽然条件差点,但至少不用你们操心。建军工作这么忙,你也要上班,还要照顾我们,这怎么行?"

"爸,您别哭了。"王建军走到父亲身边,"医生不是说了嘛,静养一段时间就好了。"

王奶奶突然激动起来:"不行,我们不能再给你们添麻烦了!我宁愿回老家,就算死在那里也比拖累你们强!"

"妈!"林晓雯被这话吓到了,"您怎么能说这种话?"

看着两位老人痛苦的样子,林晓雯心里五味杂陈。她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如果有一天他们也到了这个年纪,需要人照顾的时候,自己会怎么办?

一个念头突然在她心中浮现。

"爸、妈,要不...你们搬到我们家住吧?"林晓雯几乎是脱口而出。

病房里瞬间安静下来,连王建军都惊讶地看着妻子。

"晓雯,你是认真的吗?"王奶奶不敢置信地问。

"当然是认真的。"林晓雯的声音越来越坚定,"我们家有三室两厅,空出一间给您二位住正好。这样我们也能就近照顾您,您有个头疼脑热的我们也能及时发现。"

王老爷子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不停地点头。王奶奶更是泪如雨下:"晓雯啊,你真是个好孩子,我们何德何能遇到你这样的儿媳妇。"

王建军在一旁欲言又止,脸色有些复杂。

"建军,你怎么不说话?"林晓雯注意到了丈夫的表情。

"没...没什么,我当然同意。"王建军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只是觉得这样一来,家里会比较热闹。"

林晓雯没有注意到丈夫话里的犹豫,她已经沉浸在自己的善意决定中了。

走出医院的时候,夜已经很深了。在出租车上,王建军终于忍不住了。

"晓雯,你刚才是一时冲动吧?"

"什么叫一时冲动?"林晓雯有些不悦,"爸妈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这不是应该的吗?"

"我不是这个意思。"王建军叹了口气,"我是说,我们现在的经济状况..."

"经济状况怎么了?我爸每个月给咱们8500房租,我们俩的工资也够用,照顾两个老人还是没问题的。"

王建军看着车窗外飞驰而过的霓虹灯,心里涌起一阵不安。他总觉得,这个决定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但看着妻子坚定的表情,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

02

第二天一早,林晓雯就迫不及待地给父亲打了电话。

"爸,我跟您说个事,昨天建军他妈摔了,我决定把二老接到我们家住。"

电话那头的林国富听了这话,声音突然变得异常兴奋:"真的吗?晓雯,你这个决定太好了!"

这种兴奋的程度让林晓雯有些意外,她原本以为父亲会担心她的负担加重,没想到他会这么支持。

"爸,您不觉得我们会很辛苦吗?"

"辛苦什么?这是孝顺!"林国富的声音洪亮有力,"你这样做是对的,我支持你!这样吧,我再给你每个月增加2000块钱生活费,老人家要吃得好一点,营养跟上。"

林晓雯感动得眼眶湿润了:"爸,您对我真是太好了。有您这样的支持,我更有信心照顾好公婆了。"

"那是当然的!我女儿做的事,我当然要支持。"林国富笑得很开心,"你就放心照顾吧,钱的事情不用担心。"

挂了电话,林晓雯心里暖暖的。她觉得自己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儿,有这样一个开明又慷慨的父亲。

周末,全家人齐上阵,开始为老人入住做准备。

王建军请了假,和林晓雯一起去家具市场买老人床。他们精心挑选了一张带护栏的单人床,还买了适合老人使用的坐便椅和助行器。

"这些东西加起来花了快5000块。"王建军看着购物清单皱眉说道。

"没关系,我爸说了给我们增加生活费。"林晓雯大手一挥,"再说了,为了爸妈花这点钱算什么?"

回到家,他们把原来的书房改造成了老人房。林晓雯亲自动手贴墙纸,选的是温暖的米黄色,还特意买了遮光效果好的窗帘。

"妈,您看这个颜色怎么样?"林晓雯在视频通话里向还在医院的婆婆展示房间。

"哎呀,这么漂亮!"王奶奶在屏幕里激动得不得了,"晓雯,你真是太用心了,我和你爸何德何能啊!"

邻居王阿姨看到他们家的改造,也过来凑热闹。

"晓雯啊,你真是个好儿媳妇!"王阿姨竖起大拇指,"现在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可不多见了。我们小区里有几户人家,老人想搬来住都被拒绝了,说是没地方。"

"那些人就是自私。"林晓雯有些得意,"老人辛苦了一辈子,到了晚年不就图个安享天伦吗?我们做儿女的,就应该让他们过得舒心。"

"说得好!"王阿姨连连点头,"回头我要跟我儿媳妇好好说说,让她向你学习学习。"

一周后,王奶奶出院了。搬家那天,来了很多邻居帮忙,场面相当热闹。

"王叔叔,您慢点,小心台阶。"林晓雯搀扶着公公上楼梯。

"晓雯啊,谢谢你。"王老爷子眼中含泪,"我活了七十多岁,从来没想过还能享到这样的福。"

搬进新房间的第一个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团圆饭。林晓雯特意做了王奶奶爱吃的红烧肉和王老爷子喜欢的蒸蛋羹。

"这个红烧肉做得真好,比我做的还香呢。"王奶奶夹了一块肉放进嘴里,满脸幸福。

"妈,您喜欢就好。以后我天天给您做。"林晓雯笑得很开心。

王老爷子举起酒杯:"来,我们敬晓雯一杯!感谢她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家!"

"爸,您别这么说,我们是一家人。"林晓雯也举起杯子。

这一刻,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美好。王建军看着这温馨的场面,心里的不安似乎也消散了一些。也许,这个决定是对的呢?

那天晚上,林晓雯躺在床上,心里满满的都是成就感。她觉得自己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不仅让公婆安享晚年,也让整个家庭更加团结。

她甚至开始憧憬未来的生活: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公婆慈祥的笑容;周末全家人一起出去散步,邻居们投来羡慕的目光;逢年过节,四代同堂,其乐融融...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她根本没有想到,这样的日子很快就会变成噩梦。

03

好日子只维持了半个月。

第一个问题出现在洗衣服上。

"晓雯,这个洗衣机声音怎么这么大?"王奶奶捂着耳朵皱眉说道,"我和你爸中午想休息一会都睡不着。"

林晓雯正在厨房准备午饭,听到这话有些无奈:"妈,这台洗衣机已经用了三年了,声音确实有点大。要不我们换台新的?"

"换新的要花多少钱?"王老爷子从房间里走出来,"算了算了,不要乱花钱。"

"那怎么办?总不能不洗衣服吧?"王建军从沙发上抬起头说道。

王奶奶想了想:"要不以后衣服手洗吧,反正我们老了也没什么事做。"

"妈,您膝盖还没完全好呢,怎么能手洗衣服?"林晓雯立刻反对。

"没关系的,轻松一点的活我还是能做的。"王奶奶坚持道,"你们年轻人工作这么累,这些家务事就交给我们吧。"

于是,从那天开始,家里的衣服都改成了手洗。王奶奶每天在阳台上搓洗衣服,虽然嘴上说着没关系,但林晓雯明显看出她膝盖疼得厉害。

第二个问题出现在饮食上。

"这个菜怎么这么淡?"王老爷子夹了一筷子青菜,皱着眉头说道。

"爸,医生说您血压高,要少吃盐。"林晓雯耐心解释。

"可是这样吃着没味道啊。"王老爷子放下筷子,"我吃了七十多年的重口味,现在让我吃这么淡的,真的咽不下去。"

第二天,林晓雯特意多放了点盐。结果王奶奶又有意见了。

"晓雯啊,这个汤怎么这么咸?"王奶奶喝了一口汤,立刻皱起了眉头,"我血糖高,医生说了要清淡饮食。"

林晓雯只好重新做汤。从那以后,她每顿饭都要准备两个版本:给公公的重口味版本和给婆婆的清淡版本。

本来半小时能搞定的晚饭,现在要花一个半小时。

更让人头疼的是两位老人的生活习惯完全不同。

王老爷子喜欢看新闻,每天晚上七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音量开得很大。王奶奶则喜欢安静,七点半就要睡觉,说电视声音吵得她头疼。

"爸,您能不能小声一点?"林晓雯试图调解。

"我都听了一辈子新闻了,现在连这点爱好都要被剥夺吗?"王老爷子显得很委屈。

"可是妈要休息啊。"

"那让她戴耳塞啊!"

王奶奶听到这话气得不行:"你让我戴耳塞?我耳朵本来就不好,戴了耳塞更听不见了!"

两个老人开始争吵,林晓雯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最后她只好买了个蓝牙耳机给公公,但王老爷子嫌弃耳机戴着不舒服,偷偷把音量又调大了。

最要命的是夜里的状况。

王老爷子有前列腺炎,一晚上要起来好几次上厕所,每次都会开灯,动静很大。王奶奶睡眠本来就浅,被吵醒后就再也睡不着了。

"建军,你爸能不能轻一点?"第三次被吵醒后,王奶奶终于忍不住了,"我明天还要早起买菜呢。"

"妈,我爸也是没办法,年纪大了都这样。"王建军有些无奈。

"那我们能不能分开睡?"

"可是房间就这么大,怎么分开睡?"

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王奶奶的睡眠质量越来越差,白天精神不振,脾气也开始变得暴躁。

一个月后,林晓雯明显感觉到了压力。

每天早上六点,她就要起床为四个人准备早餐。王老爷子要喝粥,王奶奶要吃面条,王建军要吃包子,她自己随便对付一口面包就赶去上班。

下班回家,她还要去买菜、做饭、收拾家务。原本她可以和王建军一起分担家务,现在王建军要照顾父母,她一个人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活。

最累的是半夜。

那天凌晨三点,王老爷子突然胸闷气短,林晓雯和王建军连夜送他去医院。急诊科的医生检查后说是心绞痛,需要住院观察。

在医院陪了一夜,第二天林晓雯还要正常上班。在公司的重要会议上,她竟然打起了瞌睡。

"林晓雯!"部门经理张总的声音突然响起,"我在说2025年的销售计划,你在干什么?"

林晓雯猛地抬起头,发现所有人都在看着她。她的脸瞬间涨得通红。

"对不起,张总,我...我昨晚没睡好。"

"没睡好?"张总的脸色很难看,"这里是公司,不是你家!如果私人生活影响工作,那你可以考虑辞职在家专心照顾家庭!"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林晓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这种当众被羞辱的感觉,让她委屈得想哭。

下班后,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看到王奶奶正在客厅里发脾气。

"这个菜怎么又咸了?我都说了多少遍了,我不能吃太咸的!"王奶奶把筷子拍在桌子上,"是不是嫌弃我们老了,想让我们早点死?"

"妈,我不是这个意思。"王建军在一旁苦口婆心地劝说,"晓雯最近很累,可能一时疏忽了。"

"疏忽?"王奶奶的声音越来越尖锐,"天天都疏忽!我看她就是不想好好照顾我们!"

林晓雯听到这话,眼泪"啪嗒啪嗒"地掉了下来。

"妈,我真的没有那个意思。"她哽咽着说道,"我只是...只是太累了。"

"累?"王奶奶冷笑一声,"我们老了才是真的累!你们年轻人哪里知道老年人的苦?"

当晚,林晓雯和王建军在卧室里发生了第一次激烈的争吵。

"建军,我觉得我快撑不住了。"林晓雯坐在床边,眼泪不停地流,"我每天像陀螺一样转,在公司被领导骂,回家还要被你妈埋怨。"

"我妈她也不是故意的。"王建军坐在妻子身边,试图安慰她,"她年纪大了,脾气难免有些古怪。"

"古怪?"林晓雯突然爆发了,"她以前不是这样的!她以前多温和啊,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

"你小声点,别让爸妈听见。"王建军紧张地看了看门口。

"我为什么要小声?"林晓雯的声音更大了,"我在自己家里连说话都要小心翼翼了吗?"

"晓雯,你冷静一点。"王建军的声音也有些不耐烦了,"我妈变成这样,还不是因为你当初非要接他们过来?"

这句话像一根刺,深深地扎进了林晓雯的心里。

"所以你是在怪我了?"林晓雯不敢置信地看着丈夫,"当初在医院,是我一个人决定的吗?你不是也同意了吗?"

"我是同意了,但我也警告过你,我们的经济条件可能承受不起。"王建军的声音有些冷漠,"你当时怎么说的?你说没问题,你爸会支持我们。"

"我爸确实在支持我们啊!"

"支持?"王建军冷笑一声,"每个月多给2000块,够干什么的?你知道老人的医药费有多贵吗?我爸这次住院,光检查费就花了8000多!"

林晓雯这才意识到,她根本没有仔细计算过照顾老人的成本。她一直天真地以为,只要有爱心和耐心就够了。

"那你的意思是...让爸妈回老家?"她试探性地问道。

王建军沉默了很久,最后重重地叹了口气:"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让他们回去,外人会怎么看我们?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怕我们自己都撑不住。"

那一夜,夫妻俩都没有睡好。他们各自躺在床的一边,心里都有着说不出的苦涩。

林晓雯盯着天花板,想起了父亲曾经说过的话:"钱留着不花有什么用,还不如让女儿过得舒坦些。"

但现在,她一点也不舒坦。

04

两个月后,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王老爷子因为心脏问题需要定期复查,每次去医院都要花费不少。王奶奶的膝盖也开始反复疼痛,医生建议做物理治疗,费用同样不菲。

更要命的是,林晓雯因为频繁请假照顾老人,被公司扣除了全部的绩效奖金。

"林晓雯,你这个月请假七次,已经严重影响工作了。"人事部的主管找她谈话,"公司不是慈善机构,不能因为你的家庭状况就特殊照顾。"

"我理解公司的规定,但是家里的老人确实需要人照顾。"林晓雯试图争取一些理解,"我保证以后会尽量安排好时间。"

"保证?"主管冷笑一声,"你已经保证过三次了。我明确告诉你,再有下次,就不是扣绩效的问题了。"

从人事办公室出来,林晓雯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她的底薪只有4000元,绩效奖金占了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没有奖金,她的月收入直接减少了3000多元。

屋漏偏逢连夜雨。

那个周末,王老爷子和王奶奶同时身体不适,需要住院。

"医生,我父亲的情况怎么样?"林晓雯在医生办公室里焦急地询问。

"老人家的心脏功能在衰退,需要住院调理一段时间。"心内科的李医生说道,"预计需要半个月左右,费用大概在3万元。"

"3万?"林晓雯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

"另外,您婆婆的膝盖炎症加重了,也需要住院治疗,骨科那边估算的费用是2万左右。"

两个老人同时住院,就是5万元的医药费。

林晓雯走出医院,感觉双腿发软。她在医院门口的台阶上坐下来,掏出手机查看银行余额。

工资卡里只有4000多元,王建军的卡里也差不多。两人的存款加起来还不到1万元。

房贷还要还3200元,水电煤气物业费500元,日常生活开支至少2000元。现在又多了5万元的医药费,他们根本无力承担。

"怎么办?"林晓雯抱着头,感觉天都要塌了。

这时,王建军从医院里走出来,看到妻子的样子,也坐在了她身边。

"医生说了,爸妈的病都不能拖,必须立刻住院。"王建军的声音很沉重,"可是我们哪里有这么多钱?"

"要不...我们跟亲戚朋友借一些?"林晓雯试探性地说道。

"能借多少?我们已经为了买房借过一轮了,现在谁还敢借给我们?"王建军苦笑着说,"再说了,借了钱还得还,我们现在的收入状况,怎么还?"

两人坐在医院门口,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都陷入了沉默。

最后,还是王建军先开口了。

"要不...让爸妈先回老家住一段时间?"他小心翼翼地说道,"等我们缓过这阵子,再把他们接回来。"

"不行!"林晓雯几乎是立刻拒绝了,"绝对不行!"

"为什么不行?"王建军有些急了,"我们现在的状况你也看到了,根本无力承担这么大的开支。"

"如果我们现在让爸妈回老家,别人会怎么看我们?"林晓雯的声音有些颤抖,"他们会说我们不孝顺,说我们把老人当包袱甩掉了。"

"可是我们现在确实承担不起啊!"

"不行就是不行!"林晓雯站起身来,"我绝不能让人戳我们的脊梁骨!"

那天晚上,林晓雯一个人躲在卧室里,偷偷地计算家庭的收支状况。

她拿出一张纸,详细地列出了每个月的开支:

房贷:3200元 生活费:2000元 老人医药费:平均每月5000元(保守估计) 水电煤气等:500元 其他开支:1000元

总支出:11700元

而他们的收入呢?

她的工资:4000元(没有绩效奖金) 王建军的工资:5500元 父亲的资助:10500元(房租8500+生活费2000)

总收入:20000元

看起来收入还是大于支出的,但这个计算有个前提:老人不能出现大的疾病。

可是现在,两个老人同时住院,仅医药费就要5万元,相当于他们五个月的净收入。

更可怕的是,老人的身体只会越来越差,医药费只会越来越高。

林晓雯算着算着,眼泪就掉了下来。她这才意识到,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多么草率和幼稚。

她想起了王建军那天在医院门口说的话,心里涌起一阵愧疚。也许,让老人回老家真的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她真的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从小到大,她都是别人眼中的好女儿、好学生、好妻子。现在,她还要做一个好儿媳。这个"好"字,似乎已经成了她人生的枷锁。

深夜时分,她终于下定了决心。

明天,她要向父亲开口借钱。虽然父亲已经每个月给她10500元的资助,但现在这种紧急情况,她相信父亲会理解和支持的。

毕竟,父亲总是说,女儿就是要富养的,不能让她受委屈。

想到这里,林晓雯的心里稍微有了一些安慰。有父亲这座靠山,她一定能渡过这个难关的。

05

第二天一早,林晓雯在去医院的路上,反复在心里组织着要对父亲说的话。

她要怎么开口呢?直接说需要借5万元?还是先说说现在的困难,再慢慢提到钱的事情?

她甚至想好了还款计划:每个月还5000元,一年就能还清。虽然这样一来他们的生活会更加紧张,但总比让老人回老家强。

在医院走廊里,她找了个相对安静的角落,深深吸了一口气,拨通了父亲的电话。

"喂,爸?"

"晓雯啊,怎么这么早就打电话?"林国富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

"爸,我想跟您说件事。"林晓雯的声音有些紧张,"建军的爸妈住院了,需要一笔钱..."

她还没说完,就被父亲打断了。

"晓雯,我跟你说个事。"林国富的声音突然变得冷淡起来,"从下个月开始,你的房租我不给了。"

这句话像一道雷电,瞬间击中了林晓雯。她以为自己听错了,不敢置信地看着手机屏幕,确认是父亲的号码没错。

"爸...您说什么?"她的声音在颤抖。

"房租我不给了。"林国富重复了一遍,语气依然冷漠,"还有那每个月2000块的生活费,也停了。"

"为什么?"林晓雯感觉脑子里一片空白,"爸,为什么?我们现在很困难,公婆住院需要钱,我的工作也..."

"你既然有精力照顾别人的父母。"林国富的声音越来越冷,每个字都像冰刃一样扎在林晓雯心上,"就应该有能力照顾好自己。"

"爸,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钱花光了。"林国富简短地说道,然后停顿了几秒,接着说出了那句让林晓雯终生难忘的话:"你来伺候我这个老人吧。"

说完,电话被挂断了。

林晓雯拿着手机,愣愣地站在医院走廊里。周围是来来往往的病人和家属,但她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只能听到自己剧烈的心跳声。

她不敢相信刚才听到的话是真的。那个一直疼爱她、支持她、总是说"女儿要富养"的父亲,竟然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选择了撒手不管。

更让她无法理解的是,父亲说的那句"钱花光了"。

怎么可能?父亲有退休金,还有好几套房产,怎么可能会没钱?

她颤抖着手,试图再次拨打父亲的电话,但显示的是关机状态。

"晓雯,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王建军从病房里走出来,看到妻子的样子吓了一跳。

"我爸...我爸说不给我们房租了。"林晓雯的声音空洞而绝望,"还有生活费,也不给了。"

"什么?"王建军以为自己听错了,"为什么?"

"他说...他说钱花光了,让我去伺候他。"

王建军也被这个消息震惊了。他们家每个月10500元的收入来源,有一大半都来自林国富的资助。如果这笔钱断了,他们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维持,更别说照顾两个住院的老人了。

"这...这怎么可能?"王建军喃喃自语,"叔叔怎么会没钱?他不是有好几套房子吗?"

林晓雯没有回答,她现在满脑子都是父亲最后说的那句话:你来伺候我这个老人吧。

这句话里透着一种她从未在父亲身上感受过的冷漠和...报复?

是的,报复。她突然意识到,父亲的这个决定,更像是一种报复。

但是,她到底做错了什么,需要被父亲这样报复?

难道,照顾公婆真的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吗?

那天晚上,林晓雯回到家里,看着正在客厅里看电视的公婆,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在讨论着明天的治疗方案。

"晓雯啊,医生说我明天要做个心电图,可能要花不少钱。"王老爷子有些担心地说道,"要不我们还是省一点,只做必要的检查?"

"爸,您别担心钱的事。"林晓雯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身体最重要。"

但她心里清楚,没有了父亲的资助,他们根本承担不起这些医药费。

更可怕的是,没有了每个月8500元的房租资助,他们连房子都可能保不住。

夜深了,王建军早已疲惫入睡,林晓雯却睁着眼睛盯着天花板。

父亲那句"钱花光了,你来伺候我这个老人吧"一遍遍在她脑海里回响。每一个字都像针扎一样疼。

她想起小时候,父亲总是把最好的都留给她。别人家的孩子穿旧衣服,她永远有新裙子;别人家的孩子要走路上学,父亲骑车接送她风雨无阻。

"女儿要富养",这是父亲的口头禅。

那个疼爱她的父亲,那个为了她可以毫不犹豫掏钱的父亲,怎么就变得这么陌生?

凌晨三点,客厅传来王老爷子的咳嗽声,紧接着是起身上厕所的声响。隔着一道门,她能听到老人小心翼翼的脚步声,生怕吵醒别人。

这些善良的老人,被她接到家里,本以为是给了他们温暖,没想到却把所有人都拖进了深渊。

如果没有父亲的资助,房租就要逾期。如果房租逾期,房东就会赶他们走。一家六口人,能去哪里?

更别说公婆的医药费了。

林晓雯翻了个身,看着熟睡的丈夫。王建军这几天明显瘦了,眼角的皱纹也深了不少。他从来不抱怨什么,但她知道,他心里的压力不比自己小。

不行,她必须去找父亲问个清楚。

哪怕跪下来求他,她也要为这个家争取一线生机。

第二天一早,林晓雯硬着头皮赶到父亲家里。

小区楼下的大门还是那扇熟悉的铁门,电梯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她按下七楼的按钮,手心已经全是汗。

电梯门开了,她沿着熟悉的走廊走向父亲的家。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格外刺耳。

站在门前,她深深吸了一口气,整理了一下凌乱的头发。昨晚她想了整夜的话,现在一句都想不起来了。只有一个念头在脑海里反复响起:一定要说服父亲,一定要。

她按下门铃,清脆的铃声在门内响起。

脚步声传来,越来越近,越来越近。门锁转动的声音"咔嚓"一响,林晓雯屏住了呼吸。

门,慢慢地开了。

开门的一瞬间,她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来源:海上守望的守护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