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太平府志》记载:宋代的孙姑,是采石人。在元祐年间已经许配人家,但还未嫁,却又怀了身孕,人们都因此非常鄙视她。怀孕十年,也未见她生产,可能丈夫觉得他并非怀孕,于是她嫁了过去。
孙姑:
据《太平府志》记载:宋代的孙姑,是采石人。在元祐年间已经许配人家,但还未嫁,却又怀了身孕,人们都因此非常鄙视她。怀孕十年,也未见她生产,可能丈夫觉得他并非怀孕,于是她嫁了过去。
这一天,她打水洗澡,坐在正堂之中,不想突然生下一只鹤,这只鹤全身红色。她不知怎的便跨上鹤,随后一飞冲天走了。后来她的妹妹也显现出神奇灵异的事迹。
朝廷听说后,赐予她“灵宝大师”的称号,并且下旨在宝积山修建了白鹤观。继承她教派的人在当时极为兴盛。
周史卿:
据《续文献通考》记载:周史卿,是浦城人。元祐年间遇到了一个非同寻常的人,从而得到了养生的要诀,便隐居在油果山。
过了二十年,他炼丹即将成功。一天晚上,狂风大作,雷声轰鸣,丹药却已经不见了。于是他便出山,以他的元神去寻找消失的丹药。临走前他告诫妻子:“守着我的身体,七天后我将回来。”
在那几天,跑来一个僧人怂恿他的妻子:“学道的人,把自己的身体看作像粪土一样,还把他的身体留作干什么!”他的妻子居然轻信僧人的话,一把火就把他的身体焚烧了。
第二天,周史卿的元神回来,怎么也找不着自己的身体,只听到空中传来“哑哑哑”的声音,他愤怒地责怪妻子一通,便无奈地离开了。
曹国舅:
据《续文献通考》记载:曹国舅,是曹太后的弟弟。他隐居在山林岩石之间,精心思考,向往学道。
他有一天遇到了钟离权和吕洞宾。吕洞宾问道:“我问你,你修养身心所养的是什么东西呢?” 曹国舅回答说:“养道。”
吕洞宾又问:“道在哪里呢?”曹国舅指着天。吕洞宾再问:“天又在哪里呢?”曹国舅指着自己的心。钟离权笑着说:“心就是天,天就是道,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了。” 于是便把他引入了仙班。
据《徐州志》记载:宋代的曹国舅,在绍圣四年,在县东南五十里的玉虚观羽化成仙,现在玉虚观改名为腾云寺。
这就是八仙中的曹国舅。
而据《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则要详细得多:
曹国舅,原本是丞相曹彬的儿子,宋仁宗曹皇后的弟弟。他容貌俊美,头发青黑,身姿秀丽,反应敏捷。他生性淡泊恬静,天资纯良仁善。不喜欢荣华富贵,极为向往清静虚无的境界。
十二三岁的时候,他对儒、释、道三教的典籍仅看一遍就能透彻理解。从小就在皇宫中出入,皇帝以及后宫的嫔妃们都喜爱敬重他。
皇帝每次和他交谈,他只谈论清静自然的道理,认为这才是治理国家的根本。皇帝非常高兴,曾经赏赐给他黄袍和红绦,他只是行稽首礼表示感谢而已。
有一天,他向皇帝和皇后辞行,皇帝问他要去哪里,他说:“出家人随意云游四方,四海为家,随心所至。”皇帝和皇后多次阻拦他,还赏赐给他鞍马和随从,他都没有接受。
皇帝只好赐给他一块金牌,上面刻着:“国舅所到之处,如同朕亲自出行。”于是过了三五天,他忽然就不知去向了,只是拿着竹编的篮子靠化缘度日。
有一天,他来到黄河渡口,船夫索要渡河的钱,他说:“我是出家人,没有钱付船费。”船夫就辱骂他,并把他赶下了船,无奈之下,他只好从衣服里取出皇帝御赐的金牌给船夫,当作渡河的费用。
船上的人看到金牌上皇帝的旨意,立即跪下都山呼“万岁”,船夫一时极其惊慌恐惧。
这时有一个衣衫褴褛的道人坐在船中大声呵斥道:“你既然已经出家,为什么还要倚仗权势惊吓欺辱别人?”曹国舅恭敬地弯腰行稽首礼说:“弟子怎敢倚仗权势,我实在身上没钱啊。”
道人又问:“那你能把金牌扔到水里吗?”曹国舅听后随手就将金牌扔向了河水深处,众人都惊讶地向他下拜。
道人招呼曹国舅上岸,说:“跟我走吧。”曹国舅答应了,于是就跟随道人上了岸。
两人一起走了几里路,在一棵大树下休息,道人问曹国舅说:“你可认识吕洞宾?”曹国舅说:“弟子是浊世凡夫,哪里认识仙人呢。”
道人感叹道:“我就是吕洞宾啊,特意来度化你。”曹国舅听后再拜,随后便跟着吕洞宾一同前往,后来吕洞宾传授给他道家的精妙口诀,他由此修炼证得了仙果。他有一部《仙文集》流传于世。
有一首诗这样形容他:世间出众的英才生性朴实纯良,天然的气质美妙而充满精神。眼界空阔,看遍四海全无贪欲,内心贯通天、地、人三才,毫无尘世的污染。皇帝赐予金符他只是微微一笑,师父传授玉诀让他能乐享长春。他的父亲曹彬征讨唐朝遗留的割据势力,积累了福泽,让他的姐姐成为了皇后,他和另一人也成为了真仙。
附:孙姑
按《太平府志》:宋孙姑,采石人。元祐间许嫁,而妊人鄙之。越十年,至其夫家,取水浴,坐其中堂,产一鹤,赤身。跨之而去。其妹继之,亦显灵异。锡号灵宝大师,敕建白鹤观于宝积山。嗣教者极一时之盛。
周史卿
按《续文献通考》:周史卿,浦城人。元祐中遇异人,得养生之要,隐油果山。二十年,炼丹,垂成。一夕,风雷大作,丹已失矣。遂出神求之,谓妻曰:七日来。复有一僧劝其妻曰:学道者,视形骸如粪土。遂焚之。明日,史卿来,空中哑哑,责其妻而去。
曹国舅
按《续文献通考》:曹国舅,曹太后之弟。隐迹山岩,精思慕道。遇钟离纯阳。纯阳问曰:问子修养所养何物。对曰:养道。曰:道安在。舅指天曰:天安在。舅指心,钟离笑曰:心即天,天即道,却识本来面目矣。遂引入仙班。按《徐州志》:宋曹国舅,绍圣四年,蝉蜕于玉虚观,县东南五十里。今更名腾云寺。
按《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曹国舅,本传丞相曹彬之子,曾皇后之弟。美貌绀发,秀丽敏捷。本性安恬,天资纯善。不喜富贵,酷慕清虚。年十二三岁,三教经书一览精通。自幼出入禁中,上及后妃皆爱敬之。上每与语,惟言清静自然,元为治政。上甚喜,尝锡衣黄袍红绦,惟稽首谢而已。一日辞上及后,上问何往,曰:道人家信意十方,随心四海。上与后阻当数次,赐鞍马人从,皆不受。上赐一金牌,刻云:国舅到处,如朕亲行。遂三五日忽不知所往,惟持芣篱化钱度日。忽到黄河渡,捎工索渡钱,曰:我道人家,役钱。捎工毁骂,逐下船,遂於衣中取出金牌与捎工,准渡钱。舟中人见上字,皆呼万岁,捎工惊惧。有一蓝缕道人坐船中喝叫:汝既出家,如何倚势惊欺人。曹恭身稽首曰:弟子弟子安敢倚势。能弃於水中否,曹随声将金牌掷向深流,众皆惊拜。道人呼曹上岸,同我去来。曹诺,遂随道人上岸。同行数里,在一大树下歇,道人问曹曰:汝曾识洞宾否。曹曰:弟子浊夫,何识仙人。道人叹曰:吾是也,特来度汝。曹再拜,后同往,授以道妙口诀,修证仙果。亦有《仙文集》传留于世云。
诗象:物表英才性朴纯,天然气象妙精神。眼空四海全元欲,心贯三才绝点尘。帝赐金符微一笑,师传玉诀乐长春。源绿慈父征唐德,积一皇后二仙真。
来源:酸辣冰淇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