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全家做饭累到崩溃,老公却说:做个饭有什么难的?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1 17:33 1

摘要:油锅里的蒜末“滋啦”一声,爆出浓郁的香气,我左手举着锅盖挡住飞溅的热油,右手抄起一大盘切好的西葫芦片,麻利地倒了进去。锅铲翻飞,蒸汽混着油烟,瞬间糊满了我的眼镜片。

引子

油锅里的蒜末“滋啦”一声,爆出浓郁的香气,我左手举着锅盖挡住飞溅的热油,右手抄起一大盘切好的西葫芦片,麻利地倒了进去。锅铲翻飞,蒸汽混着油烟,瞬间糊满了我的眼镜片。

我每天的黄昏,都是从这片两平米的油烟地里开始的。

客厅里,电视的声音开得震天响,是我那退休的公公在看他的抗战剧。婆婆的麻将搭子刚走,她正靠在沙发上,一边剔牙一边指挥着:“小静,今天汤咸了点,下次少放盐啊。”

我“嗯”了一声,没回头。

我儿子小军的房间门紧闭着,里面传来激烈的游戏音效,想必晚饭不端到他桌前,他是不会出来的。

而我的丈夫李伟,刚下班回家,西装外套随手扔在沙发上,领带扯松了,人已经陷进了单人沙发里,举着手机,屏幕的光照着他疲惫又漠然的脸。

“伟,准备开饭了,去洗个手。”我扬声喊道。

他头也不抬,“知道了。”

我把最后一道红烧排骨盛进盘里,撒上葱花,又把温着的鲫鱼豆腐汤端出来。四菜一汤,荤素搭配,颜色也好看,这都是我琢磨了小半辈子的手艺。

解下油腻的围裙,我挨个把碗筷摆好,盛好饭。

“吃饭了!都过来!”我拍了拍手。

公公恋恋不舍地关了电视,婆婆伸了个懒腰,慢悠悠地挪过来。我推开儿子的房门,他正戴着耳机,冲我摆摆手,示意我把饭放桌上就行。

我叹了口气,把饭菜放下,又回到饭桌前。

李伟终于放下了手机,他拿起筷子,夹了一块排骨,嚼了两口,点点头:“嗯,味道还行。”

我一句话没说,默默地往自己碗里夹了点青菜。从下午四点进厨房,洗菜、切菜、炖汤、炒菜,忙活了快两个小时,腰酸得像要断掉。我只想快点吃完,然后去刷那一大堆锅碗瓢盆。

婆婆喝了口汤,眉头又皱起来:“哎呀,今天这汤怎么没放姜?鲫鱼腥气重,不放姜怎么行。”

“妈,我放了,可能没煮出味儿。”我小声解释。

“放了?我怎么没尝出来。”她撇撇嘴,把汤碗推远了些。

我心里堵得慌,像塞了一团湿棉花。低头扒拉着米饭,味同嚼蜡。

一顿饭在公公的电视剧讨论和婆婆的麻将心得中,吃得七七八八。李伟吃完,碗一推,又拿起了手机。

“李伟,你今天能不能帮我把碗刷了?”我看着堆在水槽里的小山,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里带着我自己都没察觉到的疲惫。

他眼睛还盯着屏幕,漫不经心地说:“我上了一天班,累死了,你自己刷一下嘛。”

我的火气“噌”地一下就上来了。

“我也累!我从下午忙到现在,脚都没歇一下!”

他终于抬起头,皱着眉看我,眼神里带着一丝不耐烦和不解。

“不就是做个饭吗?”

他声音不大,却像一根针,精准地刺破了我强撑着的所有力气。

“做个饭有什么难的?”

瞬间,整个世界都安静了。我能听见自己心脏“咚咚”的撞击声。厨房里水龙头没拧紧,滴答,滴答,像在为我的辛劳倒计时。

我看着他,看着这个我嫁了二十年的男人。他脸上的表情,那种理所当然,那种轻描淡写,比任何一句恶毒的咒骂都伤人。

我没哭,也没吵。

我只是慢慢站起来,把自己的碗筷收到厨房,然后,我走回卧室,打开衣柜,拿出了那个压在箱底的,已经落了灰的行李箱。

第1章 一地鸡毛的清晨

我拉开行李箱拉链的声音,在安静的夜里格外刺耳。

李伟跟了进来,靠在门框上,语气还是那副样子:“你干吗呢?又闹什么脾气?”

我没理他,只是机械地从衣柜里拿出几件换洗的衣服,一件件叠好,放进行李箱。我的手很稳,稳得连自己都觉得陌生。

心里有个声音在说,够了,陈静,真的够了。

“跟你说话呢!”李伟的语气重了些,“为了一句话,至于吗?多大点事。”

我停下手里的动作,转过身看着他。

“李伟,这不是一句话的事。”我的声音很平静,“是二十年,每天,每一顿饭的事。”

他愣住了,似乎没想过我会这么说。

这些年,我的世界就是这个家。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做全家人的早饭,送儿子上学。然后去菜市场,跟小贩为了一毛两毛的差价讨价还价。回来打扫卫生,洗一家人的衣服。下午准备晚饭,晚上收拾残局。日复一日,像个上紧了发条的陀螺。

我曾经也是单位里有名的业务骨干,做会计的,心细手快,账目做得清清楚楚。可自从有了小军,李伟和婆婆都说,家里总得有个人牺牲一下,女的顾家是天经地义。

于是,我辞了职。这一牺牲,就是十五年。

我的手,从前是拿笔杆子、敲计算器的,现在却布满了切菜留下的细小伤痕和常年泡水导致的粗糙。

“你就是小题大做。”李伟憋了半天,还是这句话。

我笑了笑,没再争辩。有些失望,是说不出口的。当你的付出被视作理所当然,你的累被看成无病呻吟时,任何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

拉上行李箱,我把它立在地上。

“我出去住几天,大家都冷静一下。”

“你能去哪?”他显然不信我会真的走。

我没回答,拉着箱子,越过他,走出了卧室。

客厅里,公公婆婆也被惊动了。婆婆穿着睡衣,一脸惊诧:“这大半夜的,你拖着箱子要去哪?”

“妈,我出去散散心。”

“散心?有什么心好散的?小两口吵架床头吵床尾和,你这像什么样子!”婆婆的嗓门大了起来。

我不想吵,只是觉得前所未有的疲惫。

我换好鞋,打开了家门。晚上的风有点凉,吹在脸上,却让我混沌的脑子清醒了几分。

身后传来李伟追出来的声音:“陈静!你给我回来!别在外面丢人现眼!”

我没有回头,拖着箱子,走进了电梯。电梯门缓缓合上,隔绝了他所有的声音,也隔绝了我二十年的生活。

电梯里光亮的镜面,照出我憔ें的脸。我才四十五岁,眼角的皱纹却深得像刀刻一样。有多久,我没有好好看过镜子里的自己了?

我不知道要去哪里。朋友家?不行,家丑不可外扬,我这点自尊心还是有的。回娘家?更不行,爸妈年纪大了,不能让他们跟着操心。

最后,我在一家快捷酒店停了下来。前台的小姑娘用奇怪的眼神打量着我这个深夜拖着箱子的中年女人。

我开了个最便宜的单人间。

房间很小,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空气里有消毒水的味道。但我把箱子放下,整个人倒在床上时,却感到一种久违的放松。

不用想着明天早上吃什么,不用惦记谁的衣服还没洗。

我的脑子空空的。

手机在包里震动个不停,不用看也知道是李伟。我把它掏出来,直接关了机。

世界终于彻底安静了。

我躺在陌生的床上,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李伟那句话,像复读机一样在我脑子里循环播放。

“不就是做个饭吗?有什么难的?”

是啊,不难。

难的是,日复一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人问你一句“累不累”。难的是,你的所有付出,都被简化成了“做个饭”这三个轻飘飘的字。

难的是,你为这个家掏空了自己,到头来,却成了一个不被尊重的,免费的保姆。

眼泪,终于不争气地流了下来,浸湿了酒店里那有些发硬的枕巾。

第2章 没了陀螺的家

(第三人称视角)

陈静离开的第一个清晨,李家乱成了一锅粥。

李伟宿醉未醒,头痛欲裂地被闹钟吵醒。他习惯性地喊了一声:“小静,早饭好了没?”

回应他的,只有一片寂静。

他这才想起来,陈静昨晚走了。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心里骂了一句“疯婆子”,然后不情愿地起了床。

厨房里冷锅冷灶,没有一丝烟火气。餐桌上空空如也,更没有平日里热气腾腾的粥和包子。

“爸,妈,吃饭了!”李伟冲着二老的房间喊。

他妈,王秀兰,打着哈欠走出来,“吃什么?你媳妇呢?”

“走了。”李伟没好气地说。

“走了?真走了?”王秀兰的睡意瞬间没了,“你个没用的东西!一个女人都看不住!赶紧打电话让她回来!”

“她关机了。”李伟打开冰箱,里面塞得满满当当,各种蔬菜肉类都用保鲜膜包得整整齐齐,上面还贴着陈静手写的标签。他却看得眼花缭乱,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最后,他拿出两个鸡蛋,想煎个荷包蛋。

油倒多了,溅得到处都是。鸡蛋打下去,直接糊在了锅底。一阵手忙脚乱后,两个黑乎乎的不明物体出锅了。

他爸李建国走出来,看了一眼厨房的惨状,摇了摇头,默默地拿出两包方便面。

“爷爷,我妈呢?”孙子李小军也睡眼惺忪地出来了,头发乱得像个鸡窝。

“你妈离家出走了。”王秀兰坐在沙发上,气不打一处来。

李小军愣了一下,然后“哦”了一声,从冰箱里拿了瓶可乐,就着两片面包,算是解决了早饭。他更关心的是今天的游戏排位赛。

一顿早饭,吃得鸡飞狗跳。

李伟上班要迟到了,他发现自己干净的衬衫一件都没有了。脏衣篓里堆满了换下来的衣服,散发着一股汗味。他这才想起,陈静每天晚上都会把第二天他要穿的衣服熨烫好,挂在床头。

他随便找了件皱巴巴的衬衫套上,领带也打得歪歪扭扭。出门前,王秀兰还在数落他:“赶紧把人给我找回来!家里没个女人像什么样子!谁给我们做饭?谁来打扫卫生?”

李伟心里烦闷,重重地摔门而去。

他以为陈静最多在外面待一天,气消了自己就回来了。毕竟,她一个不上班的女人,没多少钱,能去哪儿?

然而,一天过去了,陈静没有回来。

晚上,李伟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迎接他的是一个冷冰冰、乱糟糟的屋子。沙发上扔着他早上换下的西装,茶几上摆着中午吃剩的外卖盒子。

王秀兰黑着脸坐在沙发上,见他回来,又是一通抱怨。

“我让你把她找回来,你当耳旁风是不是?我今天腰都快断了,中午就随便吃了点剩饭。晚上怎么办?我们一家老小都饿着?”

李伟被说得头大,只好硬着头皮走进厨房。

他学着陈静的样子,想做个西红柿炒鸡蛋。结果盐放多了,咸得发苦。他又想炖个排骨汤,结果忘了放水,差点把锅烧干了。

厨房里弥漫着一股焦糊味。

最后,一家四口,围着一桌子卖相和味道都一言难尽的“黑暗料理”,面面相觑。

李小军扒拉了两口,就回房间叫外卖了。李建国默默地吃着白米饭。王秀兰则全程都在唉声叹气,数落着陈静的不是,又埋怨着儿子的无能。

李伟第一次觉得,原来“做饭”这件事,真的不是把菜扔进锅里那么简单。

他想起陈静每天在厨房里忙碌的背影,那曾经被他视而不见的景象,此刻却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买什么菜,怎么搭配,谁口重谁口淡,谁爱吃辣谁不吃蒜……这些他从未关心过的事情,原来都是一门复杂的学问。

没有了陈静,这个家就像一个停摆的钟,所有零件都在,却失去了运转的动力。

晚上,李伟躺在床上,身边空荡荡的。他失眠了。他这才发现,原来没有陈静在身边均匀的呼吸声,他竟有些不习惯。

他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错了?

可大男子主义让他拉不下这个脸。他觉得,一个男人,怎么能轻易向女人低头认错。

他固执地想,再等一天,她肯定就回来了。

第3章 找回丢失的自己

我在酒店的第三天,终于开了机。

几十个未接来电,全是李伟的。还有几条他发的短信,内容从一开始的命令,到后来的质问,最后变成了不耐烦的催促。

“你到底在哪?闹够了没有?”

“快点回来,家里都乱套了!”

没有一句是问我好不好,没有一句是道歉。

我心里最后那点念想,也彻底熄灭了。我平静地把他的号码拉进了黑名单。

这几天,我过得很简单。白天出去漫无目的地走走,看看这座我生活了二十多年却从未仔细欣赏过的城市。晚上回来,就买点水果和面包。

我发现,一个人的生活成本,原来可以这么低。

这天,我走累了,在公园的长椅上坐下。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有推着婴儿车的年轻妈妈,有搀扶着散步的老夫妻,我的心里空落落的。

我突然很想找个人说说话。

我翻着通讯录,手指在一个名字上停了下来——张兰。

她是我以前在单位最好的同事,也是我最好的朋友。我辞职后,联系就渐渐少了。她太忙,事业蒸蒸日上,而我,每天围着锅台和孩子,我们的话题越来越少。

我有些犹豫,不知道她会不会觉得我唐突。

最终,我还是拨通了那个电话。

“喂?哪位?”电话那头传来张兰干练的声音。

“张兰,是我,陈静。”

“陈静?!”她显然很惊讶,但随即语气就变得热情起来,“哎呀,你这个大忙人,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我还以为你把我忘了呢!”

听着她爽朗的笑声,我的鼻子一酸。

“我……我遇到点事,想找你聊聊。”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张兰的语气立刻严肃起来。

我三言两语地把事情说了。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

“静,你现在在哪?我去找你。”

我告诉她酒店的地址。半个小时后,一身职业套装,妆容精致的张兰就出现在了我的房间门口。

看到她,再看看镜子里素面朝天、神情憔悴的自己,我突然感到一阵自卑。

“你傻不傻啊!”张兰一进来就抱住了我,“受了这么大委屈,怎么不早点告诉我!”

她的拥抱很温暖,我强忍了几天的眼泪,终于决了堤。

我把这些年的委屈,像倒豆子一样,全都说了出来。张兰一直静静地听着,时不时给我递张纸巾。

等我哭够了,她说:“静,你辞职前是什么样的,你还记得吗?”

我愣住了。

“那会儿,你是我们整个财务科的顶梁柱。再乱的账,到你手里,不出三天,保管给你理得清清楚楚。年终审计,别的公司都鸡飞狗跳,就我们,你一个人带着两个实习生,轻松搞定。老总都说,有陈静在,公司的账本就是最硬的底气。”

张兰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尘封已久的记忆。

是啊,我曾经也是那样一个闪闪发光的人。我对数字敏感,做事有条理,我热爱我的工作,并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和尊严。

可现在呢?我成了一个只会算计柴米油盐的家庭主妇。我的价值,被定义在饭菜的咸淡和地板的洁净程度上。

“你看看你现在。”张兰心疼地摸了摸我的脸,“你把最好的年华都给了那个家,结果呢?他们把你当成什么了?”

“我……”我无言以对。

“静,离开那个让你消耗的地方,不是你的错。”张兰握住我的手,坚定地说,“你不是谁的附庸,你首先是你自己,是陈静。”

她的话,像一道光,照进了我灰暗的内心。

“我这里正好有个项目,缺一个经验丰富的审计会计,临时的,大概三个月。你要不要来试试?就当是换个环境。”张兰看着我,眼神里满是鼓励,“我知道你业务能力没问题,缺的只是一个机会,一个找回自己的机会。”

我看着她,心里百感交集。我离开职场太久了,我还能适应吗?

“我……我行吗?”我有些不自信。

“你当然行!”张兰斩钉截铁地说,“你忘了?你可是陈静啊!”

是啊,我可是陈静啊。

那个晚上,我和张兰聊了很久。她跟我讲了这些年职场的变化,讲了新的财务软件。我听得入了迷,感觉身体里某个沉睡已久的部分,正在慢慢苏醒。

我决定,接受这份工作。

不是为了赌气,也不是为了向谁证明什么。

只是为了,找回那个丢失已久的,叫做“陈静”的自己。

第4章 迟来的求助电话

(第三人称视角)

陈静离开的第五天,李家的生活已经濒临崩溃。

厨房成了重灾区,水槽里堆满了油腻的碗碟,散发着馊味。垃圾桶满了,没人记得倒。地板上黏糊糊的,走一步都粘脚。

王秀兰的腰病犯了,躺在沙发上哼哼唧唧。李建国的高血压也上来了,整天唉声叹气。李小军因为天天吃外卖,肠胃炎犯了,上吐下泻。

李伟请了一天假,带着儿子去医院,跑上跑下地挂号、缴费、拿药,折腾了大半天,累得筋疲力尽。

他这才体会到,以前这些他从不操心的事情,都是陈静一个人在默默承担。孩子生病,她总是第一个发现,半夜里抱着孩子量体温,天不亮就去医院排队。老人身体不舒服,她总是提前备好药,嘘寒问暖。

这些无声的付出,像空气一样,拥有的时候不觉得珍贵,失去了才发现无法呼吸。

家里没有一个地方是干净的,没有一顿饭是可口的。整个家,都笼罩在一种压抑和烦躁的氛围里。

王秀兰终于忍不住了,对李伟下了最后通牒:“李伟!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今天必须把陈静给我找回来!不然这个家就散了!”

李伟坐在沙发上,抽着烟,一言不发。

这几天,他打了无数个电话,发了无数条信息,陈静都毫无回应。他去她娘家问过,去她可能去的几个朋友家问过,都没有人知道她的下落。

他第一次感到了恐慌。

他发现,自己对陈... 静的了解,少得可怜。除了知道她每天在家做饭、做家务,他不知道她有什么朋友,有什么爱好,不开心的时候会去哪里。

二十年的夫妻,他却像个最熟悉的陌生人。

晚上,李伟一个人坐在冰冷的客厅里,看着这个失去了女主人的家,心里五味杂陈。

他想起了他们刚结婚的时候。那时候,他们住在一个很小的出租屋里,日子很苦,但很开心。陈静也上班,他们一起下班,一起买菜,一起在小小的厨房里做饭,他洗碗,她唱歌。

那时候的陈静,眼睛里是有光的。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那光渐渐熄灭了呢?

是他升职后,应酬越来越多,回家越来越晚?是有了孩子后,他把所有家务都理所当然地推给了她?还是他习惯了她的付出,忘记了她也需要关心和爱护?

他拿起手机,再次拨通了那个烂熟于心的号码。这一次,他没有被拉黑,电话通了。

是陈静换了新号码。

电话响了很久,就在他以为要被挂断的时候,那边接了。

“喂。”是陈静的声音,很平静,甚至有些冷淡。

听到这个声音,李伟的喉咙突然哽住了。千言万语,堵在心口,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有事吗?”陈静淡淡地问。

“你……你在哪?”李伟的声音有些沙哑。

“我在一个很安全的地方,你不用担心。”

“家里……家里都乱套了。”李伟的声音带着一丝乞求,“小军病了,上吐下泻。妈的腰也犯了……”

他以为,用孩子和老人,能唤起陈静的责任心。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

“带他去看医生,按时吃药。妈的膏药在电视柜第二个抽屉里。”陈静的声音依旧没有波澜,“这些事,没有我,你也能做。”

李伟彻底没辙了。他第一次发现,自己在这个女人面前,是如此的无力和苍白。

他深吸了一口气,放下了所有的骄傲和固执。

“陈静,”他的声音软了下来,“对不起。”

这三个字,他说得异常艰难。

“我错了。我不该说那句话,我不该不尊重你的劳动。你回来吧,好不好?这个家不能没有你。”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真诚地道歉,如此卑微地挽留。

电话那头,又是一阵长久的沉默。

就在李伟的心沉到谷底时,陈静开口了。

“明天下午三点,街角的咖啡馆,我们见一面吧。”

说完,她就挂了电话。

李伟握着手机,愣了半天。他不知道陈静会不会原谅他,但他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

第5章 一场迟到的对话

我选了咖啡馆最角落的位置。

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香气。这种悠闲的环境,我已经很久没有体验过了。

这几天,在张兰的帮助下,我找了个小小的单身公寓租了下来。我还去商场给自己买了两身新衣服,虽然不贵,但穿在身上,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

明天,我就要去张兰的公司报到了。说实话,我有点紧张,但更多的是期待。

李伟来的时候,我差点没认出来。

他穿着那件皱巴巴的衬衫,胡子拉碴,眼窝深陷,整个人看起来憔ें又狼狈。和我印象里那个总是衣着光鲜、意气风发的他,判若两人。

他在我对面坐下,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喝点什么?”我平静地问,像在对待一个普通的熟人。

“不……不用了。”他摆摆手。

我们相对无言,气氛有些尴尬。

最终,还是他先开了口。

“家里,我都收拾了。”他低着头,声音很小,“碗也刷了,垃圾也倒了。我试着做了饭,但是……很难吃。”

我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小军的肠胃炎好多了,妈的腰也贴了膏药。”他抬起头,看着我,眼神里满是恳切,“静,我知道错了。你跟我回家吧。”

我搅动着杯子里的咖啡,没有立刻回答。

“李伟,你觉得你错在哪了?”我问。

他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我会这么问。

“我……我不该说那句话,伤了你的心。”他急忙说。

我摇了摇头。

“那句话,只是一个导火索。”我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你错在,这二十年来,你从未真正看见过我。”

“你看见的,是这个家的妻子,是小军的妈妈,是你父母的儿媳,却唯独不是陈静。”

“你每天下班回家,把外套一扔,就陷进沙发里。你有关心过我今天在菜市场为了五毛钱跟人争得面红耳赤吗?你有关心过我因为打扫卫生,腰酸得直不起来吗?你有关心过我,除了这些柴米油盐,心里还在想些什么吗?”

我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像锤子,重重地敲在他的心上。

他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脸色由红变白,最后颓然地低下了头。

“是,你工作很辛苦,你在外面挣钱养家。我承认你的功劳。”我继续说,“但是,家,是两个人的。我在家里的付出,不是没有价值的。它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但不代表它可以被无视,被轻贱。”

“我每天做的事情,看起来琐碎,但它维系着这个家的正常运转。它需要耐心,需要智慧,更需要爱。而你那句‘做个饭有什么难的’,把我所有的付出,都否定了。”

说到这里,我的眼圈有些红了。

“我累的,不是身体,是心。是那种不被理解,不被尊重的孤独感。”

李伟的头埋得更低了。我能看到他肩膀在微微颤抖。

过了很久,他才抬起头,眼睛红红的。

“对不起,静。”他声音嘶哑,“你说得对,都是我的错。我把你的付出当成了理所当然,我忽略了你的感受。我……我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

他从没这样跟我说过话。

我心里那块坚硬的冰,似乎有了一丝融化的迹象。

“我明天要去上班了。”我平静地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上班?”李伟猛地抬起头,满脸的不可思议。

“对,在张兰的公司,做审计会计。”我看着他,“我需要找回我自己。我不能再做一个只围着厨房和家庭转的女人了。”

李伟的表情很复杂,有震惊,有失落,但最终,他点了点头。

“好。”他说,“只要你愿意回来,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

我看着他,心里百感交集。这场迟到了二十年的对话,终于还是来了。

“回家可以。”我说,“但我有几个条件。”

“你说,别说几个,几十个我都答应。”

“第一,从今以后,家务我们分担。我做饭,你就要洗碗。我扫地,你就要拖地。”

“第二,尊重我的工作和我的个人空间。我需要有自己的朋友和社交。”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我深吸一口气,“我们要学会沟通,学会互相尊重。家里不管遇到什么事,我们一起商量,一起面对。”

李伟没有丝毫犹豫,重重地点了点头。

“我答应你,陈静。我全部答应你。”

窗外的阳光,正好落在他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边。我突然觉得,眼前的这个男人,虽然有很多缺点,但或许,还值得我再给他一次机会。

也给我自己,给这个家,一次机会。

第6章 新的家庭协奏曲

我回家那天,家里被打扫得异常干净。

虽然有些角落还能看出打扫得不够彻底的痕迹,但看得出来,李伟是尽了心的。

餐桌上摆着三菜一汤,是他忙活了一下午的成果。西红柿炒鸡蛋有点糊,青菜炒得发黄,排骨汤上飘着一层厚厚的油。

卖相不佳,但这是二十年来,他第一次为我,为这个家下厨。

公公婆婆和小军都坐在桌边,表情有些不自然。

“小静,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婆婆王秀兰拉着我的手,眼圈红了。

我点点头,没说什么。

那顿饭,大家吃得都很沉默。

饭后,李伟立刻站起来,主动收拾碗筷。他的动作很笨拙,把盘子弄得叮当响,还差点打碎一个碗。

婆婆看不下去了,想去帮忙,被我用眼神制止了。

“妈,让他自己来吧。”

这是我们约定好的第一步。

我回到家,但生活并没有立刻变得完美和谐。改变,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

李伟开始学着分担家务。他洗的碗,常常带着油渍,我需要悄悄地再洗一遍。他拖的地,总是留下水痕。但他没有放弃,每天都在坚持。

我开始上班了。

第一天走进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闻着熟悉的打印机墨水味,我感觉自己像一条离开水太久的鱼,终于回到了属于自己的海洋。

刚开始,我很不适应。新的财务软件,新的工作流程,都让我感到吃力。十五年的空白,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补上的。

我每天下班后,还要继续学习到深夜。

李伟看在眼里,他没有像以前那样抱怨我不管家,而是会默默地给我端来一杯热牛奶。

“别太累了。”他会这样笨拙地关心我。

有一次,我因为一个报表的数据对不上,加班到很晚。回到家,发现李伟和儿子小军正坐在客厅等我。

桌上,放着一碗还温着的热汤面,上面卧着一个煎得很好看的荷包蛋。

“妈,我爸说你肯定没吃饭,我们给你做的。”小军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我看着那碗面,眼泪一下子就涌了上来。

我的改变,也影响着家里的每一个人。

因为我上班了,晚饭的时间变得不固定。婆婆虽然偶尔还会抱怨几句,但也会主动帮我把菜洗好切好。

公公开始学着自己热饭热菜,不再衣来伸手。

变化最大的,是儿子小军。

他看到我和他爸爸都在为这个家努力,也开始变得懂事。他会主动倒垃圾,会帮我把洗好的衣服收进来。有一次,我看到他竟然在用手机查菜谱。

他说:“妈,等你生日那天,我给你做个可乐鸡翅。”

家,不再是我一个人的战场,而变成了我们共同经营的港湾。

当然,矛盾和摩擦还是会有。

有一次,因为一个项目,我和张兰的意见不合,在公司吵了一架。我带着一肚子气回家,李伟问我怎么了,我不耐烦地回了他一句:“你懂什么!”

说完我就后悔了。

我看到了他眼神里一闪而过的受伤。

晚上,我主动向他道了歉。

“对不起,我不该那么说。我只是工作上遇到了烦心事。”

他摇摇头,说:“没关系。是我以前太混蛋了,总觉得你的世界只有那么大。现在我知道了,你有你的事业,你的烦恼。以后,你可以把你的烦恼说给我听,虽然我可能帮不上什么忙,但我可以当你的垃圾桶。”

那一刻,我真实地感觉到,我们俩的心,前所未有的靠近。

我们开始像朋友一样聊天,聊我的工作,聊他的压力,聊孩子的未来。

这种平等对话的感觉,真好。

第7章 厨房里的烟火人间

三个月的项目很快就结束了。

因为我出色的表现,张兰的公司决定正式聘用我,职位是财务主管。

拿到聘用合同的那天,我请全家人去外面吃了顿大餐。

饭桌上,我宣布了这个消息。

公公婆婆都为我感到高兴。小军更是兴奋地大喊:“我妈太牛了!”

李伟看着我,眼睛里亮晶晶的,他举起酒杯:“静,祝贺你。也谢谢你。”

我知道他谢的是什么。

我不仅找回了自己,也让他,让这个家,找到了一个新的,更健康的状态。

我的生活变得忙碌而充实。

我不再是那个只有厨房和菜市场的陈静。我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自己的社交圈。我开始注重打扮,会给自己买喜欢的衣服和化妆品。

同事们都说,看不出我是一个快五十岁的人,我的身上有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自信和活力。

周末,我不再是一个人围着灶台转。

我们会一起去超市大采购,李伟推着车,我挑选着食材,小军跟在后面,时不时地往车里扔一包他爱吃的零食。

回到家,厨房不再是我一个人的专属领地。

李伟已经能像模像样地炒几个家常菜了。虽然刀工还是不行,味道也时好时坏,但他乐在其中。

小军也兑现了他的承诺,在我生日那天,给我做了一盘可乐鸡翅。虽然有点咸,但那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鸡翅。

而我,则享受着这种指挥他们干活的乐趣。

“李伟,盐放多了!”

“小军,火太大了,要糊了!”

厨房里,充满了我们的笑声和锅碗瓢盆的碰撞声。这声音,比任何动听的音乐,都让我感到幸福。

一个周日的傍晚,夕阳的余晖透过厨房的窗户,洒了进来。

李伟正在灶台前,笨拙地翻炒着一盘青椒肉丝。他的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神情专注,像在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

我靠在门边,看着他的背影,心里一片柔软。

他似乎感觉到了我的目光,回过头,冲我咧嘴一笑,牙齿上还沾着一小片绿色的葱花。

“老婆,马上就好,准备开饭了!”

我笑着点点头。

我知道,这世上没有完美的婚姻,也没有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

真正的幸福,或许就是这样。

在一个普通的黄昏,你爱的人,为你洗手作羹汤。厨房里有油烟,有饭菜香,有我们彼此眼里的光。

生活,或许会有很多难题。但只要我们愿意一起面对,用心经营,那看似平淡的柴米油盐,也能熬出最浓的甜。

来源:小马阅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