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25年“名流杯”别墅涂装优秀案例展播活动3月24日启动现场考察以来,已形成现象级传播效应。
自2025年“名流杯”别墅涂装优秀案例展播活动3月24日启动现场考察以来,已形成现象级传播效应。
这一热潮意外引发公众对农村建筑现状的深度讨论,其中“农村究竟有多少自建房?”的话题持续升温。
与此同时,《涂装新视野》近日也看到一则新闻很有意思,“北大教授姚洋认为:中国的房子没有过剩,真正过剩的是农村地区的房子。”
在社交平台评论区,“伪专家”、“叫兽”等戏谑称谓形成鲜明舆论景观,折射出该观点遭遇的强烈民意反弹。
但情绪化讨论之外,我们更需要回归客观数据的理性审视。
出于好奇,《涂装新视野》去找了一些资料,试图解答:我国现存多少农村自建房?是否真的“过剩”了?
NO.1
多少亿栋?
中国农村究竟多少房子吧?但是很可惜,《涂装新视野》没能从统计数据中找到确切的答案,甚至还陷入了数据迷雾中。
01 户数统计
《民族时报》及住建部多次提及“超2亿户农村自建房”,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进一步细化:2.003亿户为“一房户”,2677万户为“两房户”,合计住宅栋数至少2.27亿栋,占农村房屋总量的87.6%。
若按“一户一宅”理想模型推算,2亿户对应2亿栋住宅;但现实中“一户多宅”现象显著,实际栋数需上浮10%~30%。
02 栋数统计
全国房屋普查显示农村房屋栋数占城乡总量90%以上(约5.94亿栋),但包含公厕、仓库等非住宅用途。
若剔除非住宅部分(假设占比20%-30%),农村住宅栋数约为4.16亿-4.75亿栋,远超“2亿户”规模。
“户”与“栋”存在明显的差异。
“户”以家庭为单位,反映居住需求;“栋”为物理建筑,包含闲置、多宅及非住宅。例如,2019年农村住宅闲置率约25%,直接推高栋数统计值。
同时,我国宅基地制度也具有特殊性。我国宅基地总量2.7亿亩,按户均宅基地125~160平方米计算,理论可容纳1.7亿至2.16亿户。但实际中“一户多宅”占比12.5%(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导致住宅栋数膨胀至2.27亿栋以上。
基于建筑面积与宅基地的交叉验证,《涂装新视野》进行了规模估算。
一,建筑面积反推法
2020年农村人口5.5162亿,人均住房面积48.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72.67亿平方米。
按户均面积120平方米计算,套数约2.27亿套;若考虑闲置房屋(占比25%),实际存量可达2.84亿套,与“3.1亿套”研究数据接近。
二,宅基地承载量验证
宅基地总量2.7亿亩,按户均宅基地150平方米计算,理论可容纳1.8亿户;若计入“一户多宅”和闲置宅基地(空心化率29.14%),实际住宅栋数可超2.5亿栋。
因此,《涂装新视野》认为,中国农村自建房规模在2.2亿至3亿栋之间。
下限:以“一户一宅”理想模型计算,约2.2亿栋;上限:计入多宅、闲置及非住宅,最高或达3.1亿栋。
折中值:结合建筑面积与宅基地数据,2.5亿栋或为最接近实际的估算值,既反映存量规模,也包含政策与市场的冗余空间。
NO.2
过剩了吗?
2019年农村人均住房面积48.9平方米,2.2亿至3亿栋自建房……从这些数据来看,农村的房子数量确实不少。
再结合专家的说法:“一栋三层的楼,只住一个老太太”。这样算的话,那么“农村的房子确实过剩了”。
但是,中国的农村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
虽然平日里,老家的房子没有人住,但是在春节之际,当365天的思念在鞭炮声中炸响,空置的堂屋突然活了过来。
八仙桌上的鸡汤还冒着热气,孩童的棉袄口袋里塞满皱巴巴的压岁钱,就连墙角的蛛网都在团圆饭的香气里微微颤动。
等过完春节,又都马不停蹄的外出“讨生活”,即使是那些在大城市买了房的家庭,过节也是希望回家过年的。
所以中国的春运,被认为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迁徙”,一点也不为过。
农村的房子,在一年中使用的频率并不高,很多时候都是空置甚至只有老人看家。
但很多人挣了钱,故土情节浓厚的还是希望“大兴土木”,将老房子拾掇得“风风光光”。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他们希望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乡墅”。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说农村的房子过剩,可能还为时过早。
更有读者留言道,如果是从资源闲置的角度来说,是不是可以提另一个问题:富人家的房子是不是过剩呢?
真正的乡愁从不用平方来计算——你说是吗?
来源:涂装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