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营收首破百亿;海底捞不想只卖火锅;始祖鸟称产品中的PFAS符合标准丨品牌周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0 22:36 1

摘要:刚发布的财报显示,泡泡玛特年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元,同比翻番,净利润同比增长近2倍达到34亿元,净利润率较2023年增长7个百分点。业绩远超预期,泡泡玛特股价在3月26日收盘报收140.7港元/股,大涨10.87%,市值突破2000亿元。对标迪士尼的泡泡玛特,如今

整理|彭倩

#Big News#

营收首次破百亿,泡泡玛特定下更激进增长目标

靠顶流 LABUBU 收割大批粉丝的泡泡玛特正一路高歌猛进。

刚发布的财报显示,泡泡玛特年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元,同比翻番,净利润同比增长近2倍达到34亿元,净利润率较2023年增长7个百分点。业绩远超预期,泡泡玛特股价在3月26日收盘报收140.7港元/股,大涨10.87%,市值突破2000亿元。对标迪士尼的泡泡玛特,如今市盈率是前者的2倍。

爆款 IP 频出、海外市场增长迅猛,是泡泡玛特业绩亮眼的主要原因。

IP 依然是泡泡玛特的护城河,17个亿元级 IP 矩阵,其中毛绒品类打开新市场空间,使得泡泡玛特潜在用户从收藏玩家扩展至时尚消费者。从具体数字来看,The monster 系列和毛绒玩具分别同比增长7倍和12倍,达到30亿元和28亿元,占其半壁江山。毛绒玩具营收占比升至21.7%,MEGA 和衍生品的占比也都超过10%,其曾过度依赖的手办业务比重下降至53%,这令泡泡玛特的营收来源变得更加多元和均衡。

“谷子经济”本质上是兴趣和情绪消费的体现,掌握了更受消费者欢迎的 IP 就能打出优势。作为IP集合店,泡泡玛特和名创优品这类公司早在“谷子经济”概念兴起之前就构建起了庞大而丰富的谷子产品矩阵。

IP 战略是早就被泡泡玛特反复验证的成功经验,而出海战略更是在2024年迎来了全面的爆发。东南亚、北美、欧洲多点开花,这三大市场收入分别同比暴涨6倍、5倍和3倍,海外收入的占比也翻番,从2023年的16.9%跃升至38.9%。曼谷 CRYBABY 主题店、巴黎卢浮宫快闪店、圣地亚哥旗舰店等地标布局,配合IP本土化(如日本 LABUBU、加拿大PUCKY Beaver Baby 等),成功的复制了“中国盲盒模式”。

业绩会上,创始人王宁立下军令状,海外业务要实现翻倍增长,他将此视为泡泡玛特重要的增长来源。一个趋势是,不同于过去供应链的输出,在新一轮消费出海潮中,品牌和文化成了核心,泡泡玛特、蜜雪冰城、名创优品和霸王茶姬等出海都基于此。

这泡泡玛特最新的规划中,海外门店的数量也要接近翻倍,今年海外将新增约100家门店。新店也会持续“高举高打”,开出面积更大、位置更好的门店,在美国、泰国、法国、澳大利亚落地超级地标门店的规划。

北美和东南亚将是泡泡玛特海外业务重点发展的地区,而要实现业绩翻番的目标,泡泡玛特还将持续打开海外其他的新兴市场。

忙着打副牌,海底捞不想只卖火锅

海底捞正将增长的压力施加给旗下诸多子品牌。

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海底捞通过内部创业成立了包括焰请烤肉铺子等11个餐饮品牌,共开出74家门店,覆盖正餐、简餐、快餐等不同消费场景,已经高于去年海底捞主品牌店新开的62家。因为卖起了炸鸡、烤肉、烤鱼、下午茶甚至麻辣烫,海底捞还被冠上餐饮界“街溜子”的戏称。

海底捞2024年营收净利润均为低个位数增长,增长已经较为乏力。自2021年开启谨慎开店的保守策略后,海底捞主品牌的门店数量接近天花板,其2024年的门店数量也仍继续低于2023年。此外,海底捞的人均客单价也再次下探,从2023年首次跌破百元,2024年继续下降至97元。

主品牌门店规模扩张有限、消费者付费意愿持续下跌,海底捞希望通过多点布局的方式,找到火锅之外的第二增长曲线。

海底捞的部分老将成为内部这轮二次创业的发起人。焰请烤肉铺子的创始人是海底捞创业委员会主教练杨华,小嗨爱炸的创始人是创业办公室主任王强。为了保证这些骨干员工可以有充足的空间进行内部创业,海底捞采用相应的股权、分红激励机制。2024年,还成立了一个创新创业委员会,由公司高层管理,为整体创业方向提供指导,比如对提报的项目进行评估,协调资源支持,对创始人进行激励等。

不过,如今餐饮行业的诸多细分赛道都已经卷成红海,海底捞内部二次创业是否真的能顺利的占位这些细分赛道仍然是未知之数。在2024年,海底捞的子品牌收入只占其整体收入的1%,如何在多个竞争激烈的赛道持续扩张做大规模,海底捞仍然需要找到一条更为明确的道路。

冲锋衣被指含有毒材料,始祖鸟们忙回应

“户外面料新王”GOER-TEX,它的防水科技在重塑户外运动体验时,也促使“永久性化学物”——“PFAS”(全氟和多氟烷基)渗透进人们皮肤。PFAS因其优秀的放水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雨衣、滑雪服和登山服中。

近期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股对于“PFAS 有毒,长期使用或致病”的热烈讨论。这的确引发了不少消费者们的恐慌:“6400元一件的冲锋衣竟然有毒?”“原来我无欲无求可能和这东西有关”。

舆论四起,始祖鸟、北面、猛犸象均火速回应:产品经权威机构检测,符合标准。

美国国家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前所长、美国国家毒理学项目前主任琳达·S·伯恩鲍姆博士(Linda S. Birnbaum)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虽然穿着含有PFAS的户外服饰不会立即引发明显症状,但由于PFAS是永久性化学物质,长期累积下来可能引发健康问题。目前,加州和纽约州已经开始禁售含有该物质的服装。

人体里 PFAS 最大的来源实际是饮用水和自来水。但为了将此类风险性化学材料带来的风险降至最低,不少户外品牌近年来都在尝试用其他材料替代PFAS。在2022年,GORE-TEX 品牌就推出了一项新技术—— ePE 薄膜,该薄膜采用膨体聚乙烯制成,并且没有有意添加的 PFAS。始祖鸟、北面等品牌也都在逐步淘汰PFAS这个材料,最新的产品中已经不再使用。

但这波讨论或对不少品牌的经典款产品库存产生冲击。此外,用其他材料代替 PFAS 能有效减少风险,但也很难保证功能,目前新推出的许多材料技术在防油防水上还无法完全媲美 PFAS,户外品牌最讲功能性,这也意味着品牌们需要更好地在功能和环保健康上做出取舍和平衡。

农夫山泉掀水战,伤人又伤己

农夫山泉绿瓶纯净水,直接杀入了怡宝和娃哈哈的腹地。

去年4月底,农夫山泉推出绿瓶纯净水,凭借强大的渠道能力进入各大商超和便利店等渠道,并通过低价补贴策略企图市场。农夫山泉绿瓶装上市之后,基本维持在每瓶1元的价格,这一价格比红瓶整整低了一半。公开数据显示,农夫山泉绿瓶水推出一个季度后市场份额快速提升至9%。

农夫山泉这部分新增份额来自已有的纯净水品牌存量,这已在业绩中有所体现。

近日,怡宝母公司华润饮料披露上市后首份年报。其中,包装饮用水板块下滑,去年营收同比减少2.59%至121.24亿元,占比从92.1%降至89.7%。这也是华润饮料包装饮用水板块近三年首次下滑。2021到2023年,公司包装饮用水产品的收入是逐年增长的,分别为108.18亿元、119.06亿元、124.47亿元。

农夫山泉的猛攻,让其他品牌不得不正面应对,许多品牌饮用水通过各种形式变相降价。例如,怡宝纯净水555ml*12瓶一包10.5元,折合每瓶0.83元;550ml*12瓶一包的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只要11.9元,折合每瓶只需0.99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刺伤怡宝和娃哈哈的同时,农夫山泉也影响了自己的收益。在市场份额取代利润成为第一目标后,2024年,农夫山泉包装饮用水产品仍稳居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占有率第一,但其包装饮用水收益却下降了21.3%,也导致其在3月25日财报发布后股价大跌了10%。

而为了应对竞争,怡宝通过推出大包装水和高端“怡宝露”矿泉水进行差异化应对,娃哈哈也在积极调整策略,跨界品牌如东方甄选、山姆等也纷纷涌入瓶装水赛道,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这场水战,目前来看,很难说真的有谁成了赢家。

老品牌转型之困,16元/杯的香飘飘被骂上热搜

香飘飘的高端化转型之路并不那么顺畅。

近期,“香飘飘奶茶涨价至16元一杯”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不少人感叹从3元到16元,童年的钱包正在远去。

官网显示,该款明前特级龙井轻乳茶定价为98元/箱,每箱6杯,单价的确较以往产品涨近3-5倍。3月27日当天,香飘飘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关于新品明前特级龙井轻乳茶价格的说明称,目前有且仅有明前特级龙井轻乳茶一款产品定价16元一杯,其他产品并未涨价。

香飘飘自创立以来就主打冲泡奶茶,这类速溶产品长期以价格优惠、食用方便打下了大众市场。但也令品牌被打上了“便宜、不健康”等标签。

无论是开出线下门店,还是在产品中增加2.9克特级龙井茶叶这类昂贵的材料,香飘飘展露出了想往上走的渴望。而近期这场定价风波实际上是老品牌转型之路艰难的真实写照。

这场定价博弈,既是传统品牌在现制茶饮围剿中最后的倔强,也是其情怀溢价的新故事开端。

#营销那些事儿#

FILA 联名 MAISON KITSUNÉ

谋求更大增长,FILA还想要变得更加时尚。

近日,FILA与法国多元时尚生活艺术品牌 MAISON KITSUNÉ 合作推出的联名系列,将玩趣精神与运动DNA巧妙结合,打造出适合闲适出游的时尚单品。该系列涵盖多彩Tee、外套、裤装和连衣裙等,满足不同场景的穿搭需求。

其中,多彩 Tee 采用 FILA 凉感专利技术,搭配 SORONA 面料,为户外运动提供凉爽亲肤感,同时保持运动的自由与舒适。T 恤前胸的立体印绣花设计,呈现联名专属的春游小狐狸图案,多维度的小狐狸形象设计,彰显出夏日的灵动与趣味。

3月20日至30日,FILA 将在广州太古汇开启线下快闪店。快闪店以巨型“唱盘机泳池”为灵感,设置巨型小狐狸装置,成为新的打卡热点。店内设有夏日特调区和 Workshop 区,模拟度假场景。(界面新闻)

无印良品签下了没人能找到的金城武

煞费苦心,无印良品拿下了神隐多年的男神金城武。

近日,MUJI 无印良品官宣:金城武成为中国首位 MUJI Friend,并释出海报和短片。自《喜欢你》电影上映后,金城武就不再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其亲近友人称“他在乡下种田”。

选择归隐田园的金城武,MUJI 首轮推广就是汉麻素材制作的新品。MUJI 选择用汉麻制衣,充分发挥其优良的吸湿放湿性,给肌肤带来干爽与清凉,让人在当下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中,可以按下暂停键,从都市的粘腻感中适度抽离。

这呈现出MUJI的生活方式新叙事——自然有生活。无需情节、也不用对白,金城武的生活状态是对「自然的力量」品牌理念的诠释。

#上新了,品牌#

韩束母公司上美集团开启内部赛马

韩束母公司上美股份在最新财报里透露了推出新品牌的计划。

该公司表示,正筹备推出高端抗衰护肤品牌TAZU、获IP授权的母婴护理品牌面包超人,即将推出与化妆师春楠共同设立的彩妆品牌NAN beauty。整体来看,上美股份对新品牌的布局思路主要是弥补空白和押注IP化品牌。

TAZU和NAN beauty分别填补了上美股份在高端护肤和中高端彩妆的空缺。此前,该公司的强势领域是韩束所在的大众护肤,中高端护肤虽然有与昆药集团共创的安敏优,但尚未做出成绩。而彩妆领域仅有韩束的彩妆线,且以底妆为主,SKU有限,未形成规模。(界面新闻)

韩国潮牌emis将在上海开店

韩国潮流品牌 emis 近日在上海围挡中国首家线下门店,具体地址是淮海中路795号,此前 emis 已经接连在台北、香港、澳门以及上海新天地开设快闪店。

目前 emis 在中国的官方销售渠道以线上为主,包括天猫、抖音、京东和得物。在天猫和抖音,其以海外主体“EMIS Co.Ltd”进行运营,而在京东则是南通讯易广圆商贸有限公司。它只在微博和小红书开设了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定位都在韩国。

emis 是 Every Moment Is Special 的缩写,是近几年在韩国掀起风潮的潮流运动服饰品牌,希望给沉浸于枯燥生活中的人们带来特别时刻,设计简约,但色彩丰富。

#What's more#

TOP TOY宣布启动全球化

名创优品要花100亿在海外和泡泡玛特一争高下。

近日,名创优品旗下潮玩品牌 TOP TOY 宣布启动全球化,计划未来五年海外销售占比突破50%,中国IP占比50%以上。据TOP TOY CEO孙元文表示,目标是未来五年覆盖全球100个国家核心商圈、开设超1000家门店。为实现这个海内外扩张的野心,TOP TOY准备了100亿储备资金,将进入顶级商圈开地标型门店。

霸王茶姬递交招股书

霸王茶姬成为新式茶饮美股第一股。

北京时间3月26日凌晨,霸王茶姬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开提交招股书。招股书显示,2024年,霸王茶姬GMV为295亿元人民币;2024年营收124.05亿元;净利润为25.15亿元;2024年净利润率为20.3%。截至2024年底,霸王茶姬全球门店数达到6440家。

中国中免 2024 年净利润大跌36%

消费环境挑战依旧,免税行业日子不好过。

中国中免发布 2024 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主营收入 564.74 亿元,同比下降 16.38%,归母净利润 42.67 亿元,同比下降 36.44%,扣非净利润 41.44 亿元,同比下降 37.7%。第四季度业绩承压,主营收入 134.53 亿元,同比下降 19.46%,归母净利润 3.48 亿元,同比下降 76.93%,扣非净利润 2.71 亿元,同比下降 81.42%。商品销售减少,中国中免营收净利双降。分析人士预计,今年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将呈进一步下跌的态势。

百丽拿下 champion大中华区运营权

一手将champion引入中国的百丽正式拥有了前者在中国的业务。

百丽时尚集团(简称百丽时尚)与全球品牌管理头部企业的Authentic Brands Group(简称Authentic)宣布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根据合作协议,百丽时尚在2021年取得Champion鞋履及配饰品类授权的基础上,正式获得Champion品牌于大中华区的服装品类授权。此次合作旨在依托百丽时尚对本土市场的深度理解和运作,加上Authentic成熟的全球品牌,升级Champion在中国的品牌影响力。

李宁业绩稳健,2024年净赚30亿

求稳的李宁获得了一份基本符合预期的业绩。

据财报,李宁2024年收入上升3.9%至286.76亿元,毛利率提升至49.4%,经营现金净流入上升12.4%至52.68亿元,净利润为30.13亿元,净利率10.5%。

该集团持续聚焦“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战略,产品创新方面,专业跑鞋核心IP销售突破1060万双。品牌建设方面,推出“以我为名”主题活动提升品牌竞争力。渠道优化方面,积极调整渠道结构,加速新兴市场布局,线上业务保持稳定,线下渠道精细化管理提升效率。管理经验,全面升级Champion在中国的品牌影响力。(时尚商业Daily)

来源:未来消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