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于3月25日至28日在海南举行。本届年会以“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为主题,吸引来自数十个国家的政商学界人士齐聚一堂,为应对亚洲和世界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和紧迫问题凝聚“博鳌智慧”。
IPP评论是国家高端智库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官方微信平台。
导语: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于3月25日至28日在海南举行。本届年会以“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为主题,吸引来自数十个国家的政商学界人士齐聚一堂,为应对亚洲和世界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和紧迫问题凝聚“博鳌智慧”。
IPP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教授应邀出席年会,先后参与了“高端对话:在世界大变局中重建信任”“全球南方:共同迈向现代化”及“点亮蓝色,共建‘和平、友好、合作’的南海”三场主题分论坛,就“全球南方”包容性现代化发展路径、重塑国际互信机制以及中国科技创新前景等议题,分享洞见与思考。
论坛期间,郑永年教授还接受了央视新闻、环球时报、中国新闻网、新京报等权威媒体采访,就地区科技创新生态、地区地缘政治局势演变等话题发表观点。IPP评论特对郑永年教授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发表的精彩观点进行汇编。
郑永年:
中国的单边开放将为更多国家提供发展机遇
郑永年教授在“高端对话:在世界大变局中重建信任”主题分论坛上表示,当前全球面临信任缺失、发展不均衡等挑战,亟需重建信任,推动更加平衡和包容的全球化。
他结合近年来出现的“人为去全球化”现象指出,国与国之间的信任,根本上源于各国的发展状况。当经济和社会基础不稳固,往往国家间的摩擦与分歧也会加剧。此外,全球化浪潮下国家之间的红利分配不均也会催生国家间的信任裂痕。
他认为,就当下而言,加强沟通对话对重建信任十分关键。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等促进沟通对话的倡议,正是在沟通对话中促进发展,解决当前所面临的战争、暴力等一系列问题。
同时,中国正在推行的单边开放将为其他国家提供更多发展机会与合作机遇,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投资等,推动各国实现共同现代化与共同繁荣。
郑永年教授参与“高端对话:在世界大变局中重建信任”主题分论坛。图源:博鳌亚洲论坛官网
郑永年教授在论坛间隙接受记者采访。图源:博鳌亚洲论坛官网
博鳌亚洲论坛官网|郑永年:以“共同现代化”化解发展差距 以“单边开放”重建信任
中国新闻网|郑永年:解决国家间贫富差距应“达则兼济天下”
南方网|“中国已经有能力为世界创造机遇”
郑永年:
中国“开源式现代化”为全球南方贡献发展样本
郑永年教授在博鳌论坛年会“全球南方:共同迈向现代化”分论坛上发言指出,当前“全球南方”正在探索现代化路径,这是其在发展路上绕不开的课题。
他强调了“开源式现代化”的理念并表示,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都是成功实施此模式的国家。以中国为例,中国向美国学习,也向新加坡学习,在发展模式上博采众长。他强调,对全球南方国家来说并没有单一的现代化道路,各国要找到最适合自己文化及国情的现代化道路。而中国的现代化经验,可以为很多国家提供参照,中国的“开源式现代化”模式,也有望为欠发达国家注入新的动能。
郑永年教授参加“全球南方:共同迈向现代化”分论坛。图源:博鳌亚洲论坛官网
郑永年:中国已有能力从“抓住机遇”变为“创造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全球南方推动构建经济新秩序 中国方案开启现代化新范式
郑永年:
中国绝不可能像列强一样瓜分世界
面对全球地缘政治环境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上升,以及个别国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郑永年教授在会上提到了三个“不要低估”——一是不要低估美国新政府的破坏能力;二是不要低估特朗普政策对美国盟友和那些高度依附于美国的国家的影响;三是不要低估中国的开放政策及其对全球贸易体系的重塑能力。
他指出,两大全球秩序正在崩溃——西方主导的自由主义秩序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秩序。在俄乌和平谈判的进程中,美国和俄罗斯都在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进一步加剧分裂和两极分化。他相信,基于主权国家原则的现代国际法可能会崩溃。未来,我们可能面临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对于部分中小国家对中国崛起及大国博弈外溢影响的担忧,郑永年表示,中国不是美国,不会像列强一样瓜分世界。几千年来,中国从来没有把任何国家称为殖民地国家,更不会加入瓜分世界的行列。
南华早报|Global South can count on China as old world order crumbles under Trump: analyst
郑永年:
亚洲国家应该发扬所谓“亚洲精神”,有事好商量
3月27日,郑永年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点亮蓝色,共建和平、友好、合作的南海”分论坛上指出,南海问题离不开当前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南海局势的紧张,也是因为一些国家有目的的在挑动。
他提倡,亚洲国家应该发扬所谓“亚洲精神”“东盟精神”,秉持求同存异、实事求是的精神,在稳定亚洲发展局面的框架内解决南海问题。各国不要想着通过域外国家的干预解决问题,“亚洲国家坐在一起,有事好商量”。
至于接下来南海是否可能爆发冲突,郑永年教授认为,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一个国家,已经具备了充足的解决问题能力,尤其是军事能力,但像中国一直自我克制不去使用。他举例说,对菲律宾非法在中国仁爱礁“坐滩”的军舰,若是参照美、俄的做法,中国早就解决了。但中国文明与西方的扩张性文明不同,不会轻易使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中国既要遏制他国侵犯其核心利益,也在克制自己不要让冲突升级。
他认为,总体上看,南海可以保持和平的,但这种和平是有底线的,这也凸显了双边和多边对话机制的重要性。
郑永年教授在“点亮蓝色,共建‘和平、友好、合作’的南海”研讨会上发言。图源:博鳌亚洲论坛官网
北京日报|“如果换作域外大国,绝不会像中国一样克制”
中华网|南海接下来会可能爆发冲突 和平底线与对话机制的重要性
观察者网|郑永年:中国不是美国,不会加入瓜分世界的行列
郑永年:
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进入中美双核驱动的新阶段
在论坛期间接受记者集中采访时,郑永年表示,DeepSeek的成功实质性地打破了人工智能既有的技术垄断格局。其不仅基于开源生态系统构建,其自身发展也秉承“开源精神”。这也让美国企业重启开源策略,预示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进入中美双核驱动的新阶段。
他认为,AI的核心是应用,这方面是中国的优势。当DeepSeek一出来,中国多地政府都在推动应用。他分析称,如果能够推动技术引领,就能够产生新的技术产品,并创造更加丰富的消费新场景。
他认为,就目前而言,不同城市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上拥有不同的比较优势。企业是很聪明的,将在各地政府着力培育的AI产业生态中,自主决定在不同城市间的发展布局,和其他企业一同构造AI的产业业态。
博鳌对话|郑永年:DeepSeek只是中国技术创新冰山一角
博鳌亚洲论坛思客会丨观博鳌论AI,专家这样诠释AI普惠化发展的中国路径
郑永年:
未来15年,美国在很多领域或将依赖中国原创
郑永年教授在会上分享了关于中美科技竞争的前瞻性洞察。他指出,近代以来,很多“0到1”的原创技术确实来自西方。但这不代表非西方国家没有原创性机制。比如,日本和韩国在经济起飞的前二三十年,普遍应用西方技术。但当它们积累了一定技术后,就转向了原创性技术。
他表示,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的确大量应用西方技术,但经过多年发展后,中国已积累足够多的基础转向原创。
他表示,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在未来10到15年,在某些领域,美国可能反而需要依赖中国。另外,中国的科技领域非常“年轻化”,以人工智能为例,行业里都是最年轻的中国人,这让这些领域的创新前景更令人感到乐观。
环球时报|郑永年:未来15年,美国在许多领域或将依赖中国原创
郑永年:
面对美国新一轮关税,中国企业韧性早已显现
当地时间26日,美国政府宣布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郑永年教授在博鳌论坛年会上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的韧性经过多年贸易摩擦的考验,早已具备足够的抗冲击能力。美国关税政策最终可能伤害更深的,反而是美国自身。
郑永年指出,美国政界普遍承认中国在新能源车领域的领先地位。这一行为的背后是出于地缘政治考量,而非产业竞争。但历史证明,保护主义无法让国家致富,高水平开放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他强调,即便面对贸易壁垒,中国依然会主动扩大开放。
新京报|特朗普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 郑永年:泰然处之 中企早有韧性
国际在线|博鳌多多|特朗普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 郑永年:泰然处之 中企早有韧性
郑永年:
海南可加快与香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
2025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郑永年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使其具备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庞大的经济体量为海南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他强调,海南与粤港澳大湾区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他表示,海南可充分吸收和借鉴香港在自贸港建设过程中积累的优秀经验。海南与香港正式签署琼港合作备忘录,此举无疑将进一步深化两地之间的合作。另外,海南与粤港澳大湾区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他认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不应局限于单一模式的借鉴,而应采取开源式的策略,广泛吸收全球知名自贸港的成功经验,通过博采众长,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自贸港。
海南特区报|“您有新的订单”!海南将迎一批项目落地与合作
海南日报|海南自贸港建设离不开金融产业支持
郑永年: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对提振消费非常重要
郑永年教授在论坛间隙,围绕如何提振消费等问题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
郑永年教授指出,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从人口比例来看,只有30%左右,而一些发达国家中等收入群体都曾越过50%的门槛。中国需要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
在他看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对于提振消费非常重要。“在任何一个国家,中等收入群体具有持续的消费能力,低收入群体始终消费不足,还有少部分人存在消费焦虑。所以,推动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持续扩大,应当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目标。”
他进一步表示,下一步要加大对新技术的投资,这样才能创造更多新产品,从而更好满足消费需求。
郑永年教授接受媒体记者集中采访。图源:博鳌亚洲论坛官网
专访郑永年:提振消费需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下一步还应加大对新技术的投资
中国经营报|博鳌共话中国经济 以改革和创新突破藩篱
IPP公共关系与传播中心
排版 | 周浩锴
审阅 | 刘 深
终审 | 刘金程
关于IPP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是一个独立、非营利性的知识创新与公共政策研究平台。IPP围绕中国的体制改革、社会政策、中国话语权与国际关系等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知识创新和政策咨询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IPP的愿景是打造开放式的知识创新和政策研究平台,成为领先世界的中国智库。
来源:IPP评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