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男子肩痛半个月查出肺癌,医生提醒:3种肩痛可能是大病信号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0 22:13 1

摘要:王先生,65岁,家住江苏一个小县城,退休前是个老烟民,抽了三十多年的烟,每天一包是常态。两周前,他突然觉得左肩和左上臂隐隐作痛,开始以为是年纪大了,肩周炎找上门了,也没太在意。可这痛感却像个不速之客,越来越放肆,尤其是晚上,疼得他睡不着,甚至半夜痛醒。白天精神

王先生,65岁,家住江苏一个小县城,退休前是个老烟民,抽了三十多年的烟,每天一包是常态。两周前,他突然觉得左肩和左上臂隐隐作痛,开始以为是年纪大了,肩周炎找上门了,也没太在意。可这痛感却像个不速之客,越来越放肆,尤其是晚上,疼得他睡不着,甚至半夜痛醒。白天精神萎靡,连拿筷子吃饭都觉得手抬不起来,左胳膊还有点肿,看着不太对劲,他终于下定决心去医院瞧瞧。

王先生年轻时身体硬朗,做过二十多年建筑工人,扛水泥、搬砖头,肩膀没少受罪。退休后,他喜欢在家种种花草,生活简单朴实。家里人劝他戒烟,他总笑呵呵地说:“这辈子就这点爱好,戒了多没意思。”这次肩痛,他也没往严重处想,毕竟没咳嗽、没胸闷,哪会想到是肺出了问题呢?

到了医院,医生先给他做了检查。按压颈椎时,王先生喊疼,尤其是颈椎6到7节那儿,疼得直皱眉。医生又拉了拉他的胳膊,做了个臂丛牵拉试验,结果阳性。再看左肩,皮肤不红不肿,但肩胛骨内侧一按就疼得厉害,左胳膊还有点肿,皮温偏低,抬手费劲。医生初步怀疑是颈椎间盘突出,开了个颈椎CT。果然,片子显示颈6到7椎间盘突出,压着神经呢。医生开了止痛药,安排了热敷和颈椎牵引,叮嘱他好好休息两周。

可两周过去,疼痛没减轻,反而更凶了。王先生急了,医生也觉得不对劲,赶紧请脊柱外科会诊,准备做减压手术。住院期间,情况突然恶化,左锁骨上肿了个包,疼得他直冒冷汗。医生赶紧加了肺部CT,结果让人心头一紧:左侧肺部有个软组织影,边界模糊,疑似肿瘤。增强CT一查,确诊是左肺上沟癌。这下,王先生和家人懵了——肩痛怎么就成了肺癌呢?医生和家属商量后,决定手术切除肿瘤,后续再根据病理结果做放化疗。

这事儿听起来离奇,可在医学上却不罕见。肩痛,大家伙儿第一反应不就是肩周炎吗?王先生怎么就一步跨进了肺癌的“坑”?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背后的门道,顺便说说哪三种肩痛可能是大病的信号,别不当回事!

说到肺癌,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咳嗽、胸闷、咯血,可王先生的案例告诉我们,这病有时候藏得深,症状未必那么“典型”。肺癌是起源于气管、支气管或肺泡的恶性肿瘤,跟年龄、吸烟史关系密切。

根据《柳叶刀》(The Lancet)2022年的一篇研究,全球每年新发肺癌病例约220万,吸烟是首要危险因素,长期吸烟者患病风险比不吸烟者高20倍以上。王先生抽了三十多年烟,风险自然不小。

肺上沟癌是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生在肺尖部靠近胸膜顶的位置。因为位置独特,它不像其他肺癌那样早早咳嗽报警,而是容易压迫周围组织,引发肩痛。

这种情况有个学名叫Pancoast综合征,最早由美国医生Henry Pancoast在1932年描述。肿瘤长在肺尖,侵犯胸廓上口的神经、血管甚至骨头,就会带来剧烈的肩痛。王先生的左肩痛、左臂肿胀和抬手困难,正是肿瘤压迫臂丛神经的“杰作”。

数据显示,肺上沟癌占肺癌的比例不高,约3%-5%,但因为早期症状不典型,确诊时多半已是中晚期。根据美国癌症协会(ACS)统计,肺上沟癌患者中,80%以上初诊时会有肩痛,60%伴随上肢麻木或无力,而咳嗽、咯血等“经典”症状可能晚到甚至不出现。王先生没咳嗽没咯血,却有持续性肩痛,这正是肺上沟癌的狡猾之处。

那是不是一肩痛就得怀疑肺癌?当然不是。肩痛的“嫌疑犯”多着呢,咱们得一个个排查。

肩周炎,听着像发炎,其实跟细菌没啥关系。它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无菌性炎症,医学上叫“粘连性肩关节囊炎”。50岁左右的人最爱中招,所以又叫“五十肩”。症状是肩痛加活动受限,晚上疼得翻不了身,早上起来胳膊僵得像木头。

《关节炎与风湿病》(Arthritis & Rheumatology)的研究显示,肩周炎多跟长期劳累、姿势不良有关,自限性强,多数人半年到一年能自愈。王先生一开始也怀疑这个,可他的痛不减反增,显然不是“五十肩”这么简单。

颈椎病在中国可是“明星病”,发病率高达15%-20%。它是因为颈椎退变,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或脊髓引起的。王先生颈椎CT一查,确实有突出,但治疗后没效果,说明问题不在脖子上。颈椎病疼起来,肩膀、胳膊常跟着遭殃,有时还麻,像过电一样。

肩部挨了重击,摔一跤扭一下,软组织受伤就疼。肩关节靠肌肉和韧带撑着,稳定靠天赋,受伤靠运气。年轻人摔倒、中老年人抬重物,都可能拉伤。王先生没外伤史,这条直接排除。

除了这仨“常见客”,还有些“稀客”也得提一提:

胸廓出口综合征:锁骨下的血管、神经被挤压,手臂发凉、肩痛、上肢抬不动,跟王先生症状有点像,但多见于年轻人,常跟姿势不良有关。肩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磨损,疼起来僵硬肿胀,中老年人常见,但王先生没关节畸形,不太像。肩手综合征:肩和手莫名疼肿僵,可能是神经损伤或中风后遗症,后果严重,但王先生没这些诱因。

肩痛种类多,轻的自己好,重的要命。关键是,咋分辨哪些是“危险信号”?

心肌梗死疼得像胸口撕开,往肩背放射,伴濒死感,止痛药不管用,心电图ST段抬高,赶紧120。《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报道,心梗患者中10%首发症状是肩痛,尤其老年人。王先生没这特征,但得警惕。

吃了布洛芬、阿司匹林,疼还是疼,多半不是普通炎症。肺上沟癌、心梗、甚至主动脉夹层,都可能这样。王先生的肩痛吃药没用,最终查出肺癌,就是例子。

王先生的故事让人唏嘘,一个肩痛,从肩周炎猜到颈椎病,最后竟是肺癌。肩膀虽小,信号不小。日常肩痛,别慌也别拖,观察疼的性质、时间、伴随症状。抽烟多年、年纪大了,更得留个心眼。健康不是小事,早查早治,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来源:吴医生聊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