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 20 个关键词(二):笔杆子与枪杆子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5 15:09 2

摘要:首先,先跟大家分享几句毛主席的原文,咱们先搞清楚这个关键词的核心:“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还有一句特别经典的:“笔杆子、枪杆子,革命就靠这两杆子。”另外毛主席还说:“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舆论阵地,无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咱们接着聊毛泽东思想里的关键词,这一期咱们说 “笔杆子与枪杆子”。

首先,先跟大家分享几句毛主席的原文,咱们先搞清楚这个关键词的核心:“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还有一句特别经典的:“笔杆子、枪杆子,革命就靠这两杆子。” 另外毛主席还说:“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舆论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必然去占领。”

这些话放到今天,对咱们做企业、搞管理,依然特别有启发。接下来我就用咱们听得懂的大白话,分四点跟大家唠唠。

咱们做企业的都知道,团队散了,事儿就黄了。那怎么把人拢到一块儿?靠的就是 “笔杆子”—— 说白了就是统一思想、传递价值观。我常说一句话:“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共识是合力的源泉”,这话真不假。

就拿华为举例,他们家特别重视 “笔杆子”。内部有《华为人》刊物,还有高管讲话汇编、企业文化手册,翻来覆去就传递一个核心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后来华为遇到外部技术封锁,你猜怎么着?这些刊物、手册就成了 “定海神针”!员工一看就明白:公司要走自主创新的路,科技自立才能挺直腰杆。大家心齐了,劲儿就往一处使,最后在 5G 领域硬是闯出了一条路。

反过来想,有些中小企业老板,天天就盯着业绩数字,从不跟员工说 “咱们为啥干、往哪儿干”。市场一波动,员工就慌了:我就是来打工的,公司好坏跟我有啥关系?最后要么人心散了,要么人才走了,陷入 “越慌越乱、越乱越慌” 的循环。

所以啊,咱们做管理的,一定要用好 “笔杆子”。不用多复杂,内部培训时多讲讲公司理念,月度复盘会说说下一步目标,企业公众号发点员工故事,慢慢就能让大家拧成一股绳。记住:“没有思想的团队是乌合之众,没有共识的奋斗是盲目奔跑”,让每个员工都成企业的 “同路人”,这才是关键。

现在这时代,信息太多了,消费者注意力就那么点。你家产品再好,不会说、不会讲,照样没人知道。这时候 “笔杆子” 就派上用场了 —— 它是帮企业抢市场认知的 “舆论武器”。我常跟身边老板说:“好产品需要好故事,好故事才能传得远”。

最典型的就是农夫山泉。人家没说 “我家水好喝”,而是用文案、纪录片讲故事:“每一瓶水都来自优质水源地”。广告里放长白山的森林、溪流,还说 “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多接地气!另外,他们搞公益,每卖一瓶水捐 1 分钱,还专门用文字、视频记录捐了多少、帮了多少人。这么一来,“有温度、有担当” 的形象就立住了,最后成了国民品牌。

可有些企业就犯糊涂,产品质量不错,但只会念参数:“我家材质是 XX,参数是 XX”。消费者听着懵,也没感觉,市场份额一直上不去。咱们得明白:“酒香也怕巷子深,好货还需会吆喝”。咱们不用搞多花哨的文案,就说清楚产品能帮用户解决啥问题、咱们企业有啥温度,慢慢就能让消费者从 “陌生” 变成 “信任”。

对企业来说,“枪杆子” 就是核心竞争力 —— 可能是别人学不会的技术,可能是过硬的产品质量,也可能是别人比不了的供应链。现在市场 “内卷” 这么厉害,没有 “枪杆子”,就像战士没穿盔甲,只能任人欺负。

比亚迪就是靠 “枪杆子” 赢的。他们深耕新能源技术好多年,从电池到整车制造,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的核心技术全掌握了,别人想学都学不来。后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火了,比亚迪凭着这 “硬实力”,推出的车一款比一款火,2023 年销量破了 300 万辆,还成了全球销量冠军!这就叫 “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定海神针’,别人拿不走、学不会,才能在市场风浪中站稳脚跟”。

反观有些家电企业,没自己的研发能力,核心部件全靠进口。上游一涨价、一断供,立马慌了:要么涨价丢客户,要么不涨价亏利润,甚至可能停产。所以说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没有硬实力,别闯竞争关”。咱们做管理的,一定要把钱和精力花在核心业务上,要么打磨技术,要么做好产品,把 “枪杆子” 练硬了,企业才有底气。

有人可能会问:我光抓技术行不行?或者我光靠营销行不行?我的答案是:不行!“笔杆子” 和 “枪杆子” 就像鸟的两个翅膀、车的两个轮子,得一起发力才管用。

我常说:“没有‘枪杆子’的‘笔杆子’,是空洞的口号;没有‘笔杆子’的‘枪杆子’,是沉默的宝藏”。你想啊,光靠文案吹得天花乱坠,产品不行,消费者买一次就不买了;反过来,技术再牛、产品再好,不会宣传,别人都不知道,也是白搭。

小米就是 “两杆子” 用得好的例子。一方面,小米用 “笔杆子” 讲故事,说 “为发烧而生”,在社交媒体跟用户互动,开发布会讲 “科技普惠”,圈了一大波 “米粉”;另一方面,小米没闲着,一直打磨 “枪杆子”,优化手机系统 MIUI,搞智能硬件生态,形成 “手机 + AIoT” 的竞争力。后来推智能电视、扫地机器人,先靠 “笔杆子” 预热,再靠 “枪杆子” 兑现承诺,最后又有口碑又有销量,从初创公司做成了全球知名品牌。

可有些企业就 “偏科”:要么埋头搞技术,不懂宣传,好产品 “养在深闺人未识”;要么光靠营销炒作,产品不行,最后 “成也营销、败也营销”。就像有些网红品牌,文案写得好,火得快,但用户一用发现质量差,立马就凉了。

所以咱们得记住:“‘笔杆子’是放大器,能放大优势,也能放大缺陷;‘枪杆子’是压舱石,能稳住口碑,也能稳住未来”。平衡好两者,让 “笔杆子” 讲好 “枪杆子” 的故事,让 “枪杆子” 支撑 “笔杆子” 的传播,才能实现 “1+1>2”。

各位朋友,今天跟大家聊 “笔杆子与枪杆子”,核心就是想告诉咱们做管理的:用好 “笔杆子”,能统一思想、树好品牌,让企业有温度、有声音;炼强 “枪杆子”,能打造核心竞争力,让企业有实力、有底气。最后送大家一句话:“笔杆子聚人心,枪杆子定江山;两杆子协同发力,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咱们毛泽东思想关键词一共 20 个,今天是第二篇,后面还有 18 个等着咱们一起学。大家要是在实际管理中用过 “笔杆子” 或 “枪杆子” 的好方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咱们一起交流进步!

来源:文华谈管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