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8日,由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和海南省外事办公室共同举办的外媒采访活动继续在海南展开。来自印度尼西亚、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等11国的记者组成采访团,先后走进海南疍家博物馆和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沉浸式体验海南独特的文化魅力与教育开放新成果。
南海网3月30日消息(记者 袁玉龙 实习生 刘睿)3月28日,由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和海南省外事办公室共同举办的外媒采访活动继续在海南展开。来自印度尼西亚、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等11国的记者组成采访团,先后走进海南疍家博物馆和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沉浸式体验海南独特的文化魅力与教育开放新成果。
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外媒采访团走进海南疍家博物馆。记者 袁玉龙 摄
上午,采访团抵达海南疍家博物馆。该馆群占地约2万平方米,建筑外观形似“疍家帽”,四座场馆相连,寓意疍家族群团结一心。馆内序厅采用30×6米大屏打造沉浸式空间,三折幕影片生动展现疍家“生于南海、勇闯南海”的生活场景,左侧雕塑定格疍家人闯海时的无畏瞬间。
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外媒采访团走进海南疍家博物馆。记者 袁玉龙 摄
外媒记者不仅参观博物馆,还乘船前往水上渔村。斯洛文尼亚《劳动报》记者Mojca Pisek莫伊察・皮舍克兴奋坦言:“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水上渔村,很不一样的感觉,很有意思!”
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外媒采访团走进海南疍家博物馆。记者 袁玉龙 摄
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外媒采访团走进海南疍家博物馆。记者 袁玉龙 摄
斐济广播公司记者Nikhil Kumar尼基尔・库马尔则称,斐济同样依赖海洋,疍家文化与斐济有着相似之处,了解疍家人的发展历程很有意义。
“从博物馆里,能深入了解疍家人过去与现在的生活方式,他们延续水上生活传统,这让我收获颇丰。”印度尼西亚第六新闻网记者Winda Nelfira温达·娜尔菲拉说道。
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外媒采访团走进海南疍家博物馆。记者 袁玉龙 摄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5G高速发展,陵水海归小镇借助短剧、游戏、跨境电商等实现文化出海。巴西247新闻网记者Guilherme Oblasser Paladino吉列尔梅・奥布拉瑟・帕拉迪诺表示,短剧在巴西也很流行,自己十分喜爱喜剧类短剧。伊朗《德黑兰时报》记者Shahrokh Saei沙罗克・赛义认为,这里能满足电影行业的潜在需求,制作成本较低。保加利亚《言论报》记者Tania Georgieva Glouhtcheva塔尼亚・乔治亚娃・格卢赫切娃则在这里体验了表演的乐趣。
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外媒采访团前往水上渔村。记者 袁玉龙 摄
下午,外媒记者来到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该试验区由教育部和海南省共建,是海南自由贸易港13个重点园区中唯一以教育对外开放为核心使命的园区。目前,试验区已签约引进22所国内外高校,2022年开园办学,获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8个,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也已招生开学,在校师生超4000人。
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外媒采访团走进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记者 袁玉龙 摄
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外媒采访团走进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记者 袁玉龙 摄
在试验区,来自蒙古、越南、印度尼西亚、北马其顿的记者惊喜遇到本国留学生,双方亲切问候、深入交流。这一场景不仅展现试验区在推动教育国际化方面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拉近了各国人民之间的距离。
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外媒采访团走进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记者 袁玉龙 摄
此次外媒记者海南行,通过亲身体验和交流,让世界有机会了解海南疍家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海南在国际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未来,海南将继续深化文化与教育领域的对外开放,搭建起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
来源:南海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