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开春,湖羊养殖大省山东的养殖户老王却笑不出来:“去年每斤羊肉卖 42 元,今年跌到 32 元,饲料还涨了 25%!" 但另一边,浙江某养殖企业负责人却在朋友圈晒出 “日赚 20 万" 的订单截图。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我国湖羊活羊收购市场规模已从 2
2025 年开春,湖羊养殖大省山东的养殖户老王却笑不出来:“去年每斤羊肉卖 42 元,今年跌到 32 元,饲料还涨了 25%!" 但另一边,浙江某养殖企业负责人却在朋友圈晒出 “日赚 20 万" 的订单截图。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我国湖羊活羊收购市场规模已从 2015 年的 44.22 亿元飙升至 88.3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10.4%,这场财富盛宴背后,有人赚得盆满钵满,有人却血本无归。
矛盾焦点:湖羊繁殖率高达 2.5 胎 / 年,羔羊日增重 300 克,理论上养殖 3 个月就能出栏。但现实中,中小养殖户面临三大致命伤 —— 疫病风险: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等传染病防控成本占利润的 30%;饲料危机:精饲料中玉米占比 60%,与粮食安全形成 “人畜争粮" 矛盾;市场波动:2024 年活羊价格过山车式下跌,让许多跟风扩产的农户措手不及。
“95 后海归女硕士用区块链卖羊肉"“00 后用无人机给湖羊测体温 ",这些短视频平台的爆款内容,正在重塑传统养殖业。在吉林敦化,返乡青年张树国创造的“放母收羔 "模式,让脱贫户宋立国 3 年繁育出 100 多只湖羊,年入 7 万元。而在云南孟连,养殖户李自学通过“ 公司 + 农户 " 订单模式,50 只母羊半年产下 102 只羔羊,净赚 10 万元。
争议漩涡:农业农村部调研显示,80% 的青年养殖户缺乏系统技术,60% 依赖电商直播。有专家质疑:“当短视频滤镜褪去,羊圈里的现实有多残酷?" 某农业大省统计,青年农户因疫病导致的损失高达 25%,而 “羊脸识别"“ 智能温控 " 等高科技设备,初期投入就需 50 万元,让许多小养殖户望而却步。
在浙江长兴,湖羊养殖正经历 “血腥洗牌":家庭散养户以每月 20% 的速度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存栏 10 万只的智能牧场。京东数科推出的 “湖羊健康大脑",能通过 AI 分析羊只情绪状态;温氏股份投资 50 亿建设的生态农场,实现了 “羊 - 沼 - 果" 循环模式,将粪污处理成本降低 70%。
利益博弈:一方面,规模化养殖让羊肉价格下降 30%,消费者受益;另一方面,中小养殖户被挤出市场。在甘肃安定区,因饲草料利用率低、基础设施落后,30% 的散养户不得不退出。而资本主导的 “公司 + 农户" 模式,看似带动脱贫,实则让农户承担疫病风险,企业坐享溢价收益。
1.粮食安全与养殖扩张:湖羊精饲料消耗占全国玉米产量的 15%,如何平衡 “粮袋子" 与 “钱袋子"?
2.碳中和目标下的转型:规模化牧场的甲烷排放占农业碳足迹的 20%,能否通过基因改良降低排放?
3.消费升级的倒逼:高端餐饮渠道对 “无抗湖羊" 的需求年增 35%,传统养殖户如何跨越技术门槛?
当湖羊价格跌破成本线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市场的残酷,更是产业转型的阵痛。那些能玩转大数据的新农人,那些坚守生态养殖的传统户,那些链接高端市场的创新者,正在重新定义这个古老行业的未来。但有一点毋庸置疑 —— 在这场 “羊" 的盛宴中,没有谁能独善其身,唯有变革才是永恒的主题。
那么问题又来了?养殖业尤其是养羊业,今年还能不能赚钱呢?
供稿:李运飞,二审:赵敏,三审:李道魁
来源:天下农书养殖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