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更令人窒息的是,就在中石油创下1646亿利润新高的同时,加油站里的92号汽油价格纹丝不动,而隔壁新能源车企正经历着惨烈的价格战。
#鸿蒙5大有不同#
当全国人民还在为房贷利率下调0.1%欢呼时,"三桶油"的财报像一颗深水炸弹轰然引爆——3529亿!
这个数字相当于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有9.7亿元净利润流进三家央企的口袋。
但更令人窒息的是,就在中石油创下1646亿利润新高的同时,加油站里的92号汽油价格纹丝不动,而隔壁新能源车企正经历着惨烈的价格战。
这魔幻的现实,揭开了中国能源转型最血腥的伤口。
翻开财报的魔鬼细节,中石油塔里木油田的日产原油量比去年暴涨23%,相当于每天多开采1.5个西湖体积的黑色黄金。
而中海油在圭亚那的Stabroek区块,这个被国际能源署称为"本世纪最伟大石油发现"的海外油田,其产量曲线陡峭得让华尔街分析师都瞠目结舌。
但最扎眼的对比来自中石化——当它8000座充换电站还在赔本赚吆喝时,其炼化板块的利润率已经跌破1.5%,就像个被新旧能源两头挤压的夹心饼干。
中石化充换电站
"这不是简单的业绩分化,而是一场关乎生死的战略误判。"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大地指着三桶油的新能源投资比例图说。
数据显示,中石油在鄂尔多斯建设的全球最大单体光伏制氢项目,每度电成本已压至0.12元,而中海油在广东阳江的海上风电项目,单台风机年发电量堪比2万桶原油产值。
制氢纯度高达99.99%!中石油首个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成功投产
但讽刺的是,这些亮眼的新能源项目在万亿级传统油气利润面前,仍像点缀在石油巨舰甲板上的几盆绿植。
资本市场正在用脚投票。
尽管三桶油合计分红超千亿,但机构持仓比例却连续三个季度下滑。
某私募基金经理的吐槽一针见血:"我们不是在赌它们能赚多少钱,而是在赌它们什么时候被碳中和逼上绝路。"
这种焦虑情绪在3月达到顶峰——当欧盟碳关税正式落地时,三桶油出口的每吨化工品将多付出58欧元的"碳排放买路钱"。
但真相往往藏在显微镜下。
仔细翻看研发支出栏目会发现,中石油在CCUS碳捕集技术上的投入同比激增40%,其在新疆开展的万吨级驱油封存示范工程,相当于把300万辆燃油车的年排放量活埋地底。
而中海油自主研发的"深海一号"能源站,正在把钻井平台变成海上综合能源枢纽。
“深海一号”(Deep Sea No.1)是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
这些被巨额利润掩盖的战略落子,或许才是真正的胜负手。
站在2024年的十字路口回望,三桶油的财富狂欢像极了1910年的洛克菲勒帝国——当马车夫还在为每加仑煤油涨价3美分愤怒时,底特律的汽车流水线已开始轰鸣。
历史从不重复,但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当挪威主权基金宣布清仓所有油气股的那天,不知道这些日赚10亿的能源巨无霸,是否会想起柯达胶卷在数码时代来临前的最后一个财报季?
来源:简单冰淇淋48kC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