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敖称“北京故宫文物是清朝从民间掠夺的‘赃物’,1949年迁台是‘把赃物再偷一次’”,主张“文物应还给被掠夺的家族或私人,而非两岸政府保管”。
李敖称“北京故宫文物是清朝从民间掠夺的‘赃物’,1949年迁台是‘把赃物再偷一次’”,主张“文物应还给被掠夺的家族或私人,而非两岸政府保管”。
故宫文物主体是“历代皇家传世文物”,而非“掠夺品”。例如,北京故宫的司母戊鼎是商代王室礼器,经历代皇家收藏流传;《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创作后,经南宋皇室、明清内府收藏的艺术品,均为合法传承的文化遗产。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已明确文物“属于中国国民全体”;1949年后,中国政府对故宫文物的保护是“国家对公共文化遗产的责任”,不存在“赃物”属性。
李敖说了,“北京故宫是‘空壳’,台北故宫是‘真故宫’,李敖称“北京故宫只有‘房子’(宫殿建筑),没有‘好文物’(精品迁台);台北故宫有文物无宫殿,是‘真文物假宫殿’,北京故宫是‘真宫殿假文物’,两者都不完整”,甚至主张“故宫应解散,文物分散全球”。
实际是:1949年迁台的文物多为“易携带的小件精品”(书画、玉器),但北京故宫仍保留“不易携带的重器”(青铜器、大型陶瓷、建筑构件),例如,北京故宫的《清明上河图》(真迹)、司母戊鼎,台北故宫的翠玉白菜、毛公鼎,均为故宫文物的“精华”,二者共同构成完整的故宫文物体系,不存在“谁真谁假”的对立。
北京故宫的紫禁城是“活的历史场景”,太和殿的龙椅、乾清宫的匾额与文物共同还原明清皇家生活。
台北故宫的价值是“文物集中展示”,二者是“一体两面”,而非“割裂对立”。
李敖说:“故宫是‘封建残余’,应拆除宫殿,李敖称“故宫是清朝封建皇权的象征,保留故宫是‘崇拜封建制度’,应拆除宫殿、分散文物,彻底告别封建”。
故宫作为“封建皇权载体”,其当代价值是“见证历史、传承文化”,而非“延续封建制度”。正如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虽曾是君主专制象征,但如今已转化为“历史遗址、文化博物馆”,成为研究历史、传播文化的场所。北京故宫的保留,是对“历史的尊重”,而非“对封建制度的崇拜”。
故宫是中华文明5000年延续的实物证据,北京、沈阳、南京的宫殿遗址是“历史场景的见证”,两岸故宫文物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均属于中国,不存在“割裂”或“归属争议”。
正是:
紫禁雄峙五百年,殿阁巍峨记盛筵。
珍藏万件承文脉,华夏精神聚此巅。
北京故宫
来源:刘哥看世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