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暖心守护,58岁的胶州农妇用爱唤醒“植物人”侄儿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6 06:58 1

摘要:在胶州市九龙街道新民村,58岁的普通农妇隋永梅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无私大爱,照亮了侄儿王玉龙坎坷的人生。1995年,年仅一岁的王玉龙失去母亲。2015年,王玉龙刚成年父亲因病去世,当年他又遭遇车祸成为植物人。面对医生“无望”的判定,婶娘隋永梅不离不弃,省吃俭用

十年暖心守护 婶娘用爱唤醒“植物人”侄儿

58岁的胶州农妇隋永梅用超越血缘的大爱创造生命奇迹

在胶州市九龙街道新民村,58岁的普通农妇隋永梅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无私大爱,照亮了侄儿王玉龙坎坷的人生。1995年,年仅一岁的王玉龙失去母亲。2015年,王玉龙刚成年父亲因病去世,当年他又遭遇车祸成为植物人。面对医生“无望”的判定,婶娘隋永梅不离不弃,省吃俭用、日夜守在病床前,倾尽所有守护孩子。五年后,竟将其奇迹唤醒。十年来,隋永梅用粗糙的双手和无私的爱,将超越血缘的亲情化为最温暖的依靠,也用善良和坚韧感动了整个村庄,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生命赞歌。

失去父母,小伙遇车祸成“植物人”

记者来到新民村隋永梅家中看到,干净整洁的农家院内,隋永梅96岁的母亲坐在轮椅上,正在门口过道里纳凉,隋永梅的丈夫王永明热情地邀请记者进屋。西厢房的南侧是一个传统的农家大炕,手机里播放着流行歌曲《苹果香》,王玉龙躺在炕的东侧,伴随着音乐的旋律,他时不时跟着节奏,咿咿呀呀地哼唱着。

“这孩子就喜欢听歌,只要一放上他喜欢的曲子,就会跟着哼哼唱唱,要是不喜欢的,怎么放他都不停地摇头。”见记者进屋,正在给玉龙做康复按摩的隋永梅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笑着和记者聊了起来。

“这孩子太可怜了,我看着他一点点长大。小时候母亲就不在了,刚成年又失去了父亲,紧接着又遭车祸成了植物人。”说起王玉龙的经历,隋永梅的神情顿时黯淡,语气中满是心疼。1995年,王玉龙才一岁就失去了母亲,父亲身体一直不好,一个男人独自拉扯孩子非常不容易。她家和玉龙家仅隔了一堵墙,看到玉龙从小缺少母亲的疼爱,便把玉龙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养着,两家的饭菜几乎都是她一人张罗,日子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地过着。

2014年秋天,玉龙刚过完19岁生日,父亲突然重病。2015年的正月十六,玉龙的父亲临终时,眼中满是对孩子的不舍和牵挂。隋永梅紧紧握着大伯哥的手,郑重承诺:“放心吧,我们一定会照顾好玉龙!”听到这句话,玉龙父亲才安然离世。那一刻,隋永梅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也悄悄在心里发誓,一定要把玉龙照顾好。然而命运并未放过这个家庭。2015年冬天,玉龙还没从丧父的悲痛中走出来,却在骑摩托车下班途中遭遇严重车祸。从电话中得知,经过医生初步诊断,玉龙救活的可能性很小,即使能救活,也是个“植物人”。

隋永梅正在给侄儿王玉龙擦脸。

精心守护,婶娘用柔肩挑起重担

隋永梅夫妇赶到医院时,只见玉龙满身鲜血、昏迷不醒地躺在病床上。隋永梅只觉眼前一黑,双腿一软,直接瘫倒在地。医生见状连忙搀扶起她,随后告诉他们,玉龙伤势非常严重,要做好最坏的心理准备。“大夫,求求你,一定要救救他,他才20岁啊!孩子还这么年轻,不能就这样放弃啊!”隋永梅心如刀绞,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她扑通一声跪在医生面前,声泪俱下地恳求。那一刻,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只要还有一线生机,无论付出多大代价,她都绝不会放弃对玉龙的救治。

治疗费用高达三四十万元,对于隋永梅夫妇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救人要紧,她四处奔走借钱,甚至连娘家大哥刚卖完玉米的3000元现金也借来救急,妹妹先后拿出辛苦攒下的八九万元血汗钱,亲戚们有多少就出多少……终于凑齐了医药费。在住院期间,夫妻俩把泡沫板铺在病房冰冷的地面上,日夜陪护照料玉龙。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他们省吃俭用,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玉龙身上,只为了能让他有一丝生还的可能。

或许是隋永梅的坚持感动了上天,玉龙的命保住了。但那个曾经生龙活虎的壮小伙,却成了生活无法自理的植物人。从那以后,隋永梅像照顾婴儿一样,精心照料着玉龙。手术后需要频繁抽痰,她就请护士教她怎么用吸痰器,自己反复练习。照顾一个体重180多斤的成年人绝非易事,每次一连串的动作下来后,隋永梅都累得腰酸背痛。

隋永梅日夜守在玉龙身边,无论是翻身、按摩,还是帮他清理身体,她都一丝不苟。有时候,为了避免玉龙压伤和感染,她半夜还要定时起来帮他变换姿势,有时一夜只能睡一两个小时。这样的高强度劳累加上长期精神上的高度紧张,让隋永梅的身体慢慢透支。她的腰腿经常疼得厉害,只能依靠针灸、推拿临时缓解痛苦。亲戚和邻居看着她如此辛苦,都劝她放弃,说这病没法治,别再把自己的健康也搭进去。可隋永梅始终不肯退让,她坚信,只要有她在身边照顾,玉龙一定会有好转的希望。正因有了这样的信念和精心的守护,玉龙的生命才有了奇迹般的转机。

奇迹苏醒,一家人用爱互相搀扶

2020年,奇迹终于在不经意间发生了。一天,隋永梅像往常一样给玉龙喂饭时,突然发现他眨了眨眼。最初她还以为是自己的错觉,没想到过了几天,玉龙竟然用含糊的声音叫了一声“娘”。那一刻,隋永梅激动得热泪盈眶,长久以来心头的酸楚和牵挂,都融化在这一声呼唤里。从那以后,玉龙的状态一点点发生了改变。

玉龙从吃流食慢慢地吃正常的饭菜,还开始能用手比划数字,也会跟着电视上的歌声咿咿呀呀模仿。慢慢地,玉龙还学会了断断续续地说出“娘,我爱你”这样简单却温暖的话语。虽然玉龙的智力大约停留在七岁左右,身体由于长时间卧床,手和脚都已经萎缩,根本不能坐立,仍然躺在床上依靠别人的照顾,但对隋永梅来说,玉龙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是奇迹,也给了她新的希望。隋永梅感慨道:“再苦再累,只要他能好起来,一切都值了。”

“没有儿子和儿媳妇的支持,我们很难坚持到现在。”隋永梅坦言,照顾玉龙的这些年,儿子和儿媳妇始终是家里的坚强后盾。每当家里遇到困难,特别是医疗费用和生活开支紧张时,儿子儿媳都会及时把钱送回来,甚至主动承担起一些家务和地里的重活,心疼父母的辛苦,尽力让他们少操心。因为玉龙一直瘫痪在床,还有96岁的母亲也不能自理,需要人全天候照顾,他们只能舍弃外出打工的收入,把全部精力投在家里和玉龙身上。虽然在家里种地收入有限,生活清苦,但一家人始终团结一心,互相搀扶。

今年是隋永梅照顾玉龙的第十年。她十岁的小孙子也深受感染,经常主动给玉龙喂饭、陪他聊天玩耍。“奶奶照顾玉龙叔叔,我也要帮忙。”孩子稚嫩的话语里,延续着这份超越血缘的大爱。十年坚守,隋永梅用双手托起希望,也用无怨无悔的深情,创造了属于农家小院的奇迹。她的善良成为一道光,照亮了玉龙的人生,让爱与责任在时光中代代流传。“日子虽然清苦,但做这些事,我们问心无愧。我也快六十岁了,身体大不如前,但只要还能动,我就一定会照顾下去。”隋永梅坚定地说。(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马丙政 摄影报道)

■深读一点

网友盛赞大爱婶娘

青岛晚报全媒体在多个平台发布了记者现场采访隋永梅的视频后,她感人至深的事迹和朴实真挚的话语打动了众多网友,大家纷纷留言点赞婶娘大爱,引发热烈反响。截至9月5日23时记者发稿时,视频全网播放达500万次。其中,青岛晚报抖音号该视频播放量已达118.7万次,点赞量高达5.8万,留言评论超过1.1万条。青岛晚报视频号官微的相关视频播放量约80万次,也获得了1.1万个点赞和2700多条留言评论。

部分网友留言:

“牡丹”:亲娘也不一定做到这样!真是个善良的婶娘!愿善良的婶娘一生平安吉祥!健康幸福!

“青岛偶然3933”:十年如一日只有你做到了,福报都在来的路上。

“千江月”: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呀!佩服佩服!祝你们全家平安吉祥!

“A為沵瑣鈊”:看到评论区这么多的评论,我都不知道说啥了,只能说,大爱,好人一生平安!

“绿草白桦林”:不用会说,会做就行了,感动泪花花,大姐厚道善良。

“时光清浅.许你安然259”:婶娘婶娘,既是婶婶又是娘啊!婶娘大爱,下辈子,您的侄子一定会做您的亲儿子,对您百依百顺,孝敬到老。

“花开富贵”:祝善良的婶娘好人一生平安!善有善报!你太伟大了!为你的大爱点赞!

“知足常乐”:流着泪看完视频,给善良的大姐点赞!婶娘的爱超越了母爱,十年如一日的照顾,大姐的大爱会感动天地,愿好人一生平安!

“不老松”:婶娘菩萨心肠,十年如一日的照顾,辛苦了婶娘,定会有福报。

“笑口常开”:亲娘也不一定做到这样!真是个善良的婶娘!愿善良的婶娘一生平安吉祥!健康幸福!

“涵泽晖”:去哪里找这样的婶婶,包括婶婶家的儿子,他们的大爱,一家子好人。

“榕雅”:婶娘,你太伟大了,胜过亲生母亲啊,好人一定有好报,为你点赞,他运气好,碰上你这样的婶娘。

“孙钦英”:流着泪看了好几遍,伟大的婶娘,点赞好人一生平安。

“李霞5920”:看完泪奔了,来自我心底的祝福,祝婶娘今后无病无灾,好运连连,一切顺利安好,家人安康。

“一丁”:没多大学问,也不会说,对天,对地,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质朴的话语,至纯的行动,感动!

“雨恒”:完美诠释母爱的伟大,何其有幸遇到如此善良的婶娘,愿健康、平安顺遂、一生陪伴。

来源:掌上青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