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除了常见的圆舞曲、波尔卡、进行曲之外,有时会出现一种特别的舞曲形式-quadrille,翻译为四对舞、四对方舞、四方舞、四组舞甚至广场舞,这里使用央视转播维新时的翻译-四对舞。
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除了常见的圆舞曲、波尔卡、进行曲之外,有时会出现一种特别的舞曲形式-quadrille,翻译为四对舞、四对方舞、四方舞、四组舞甚至广场舞,这里使用央视转播维新时的翻译-四对舞。
这种舞曲形式很有特色,大约时长五六分钟,是由不同的小段组成的,每一小段音乐不超过1分钟,而且乐曲都是欢快活泼的风格。而这种特色原因是,这种乐曲是为一种社交舞蹈所作。
众所周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曲目是以施特劳斯家族和同时代同风格音乐家的舞曲为主,这些舞曲包括圆舞曲、波尔卡和这种四对舞等。
根据本人的了解,这种起源于17世纪的法国,也有说法是最初来源于英国乡村舞蹈,在19世纪的欧洲各国非常流行。这种舞蹈是由四对男女站成方形跳的,据说站位和舞蹈都是不停地变换。之前看过一个视频,有一个简单的展示,但是后来搜不到了。
因为这种舞蹈对我们来说太过遥远,这里只关注四对舞的音乐。这种舞蹈(维也纳风格)是由六个独立的“段落”组成,《长裤舞》(Pantalon)、《夏之舞》(Eté)、《母鸡舞》(Poule)、《特里尼斯舞》(Trénis)、《牧羊女舞》(Pastourelle)、《终曲》(Finale)。以上名称中文来自于AI翻译。所以这种乐曲形式也是由六个小段组成,而且在舞会这种欢乐的场合,自然是欢快活泼的风格。
这种乐曲的来源,有音乐家原创的,也有从其他音乐家处借鉴的。其中小约翰·施特劳斯在自己的第一场音乐会上就指挥演奏了一首四对舞曲“首演”(Debut-Quadrille)。施特劳斯三兄弟在1868年奥地利举行德意志联邦射击比赛时,一起创作的“神枪手”四对舞(Schützen-Quadrille)也是一首原创四对舞曲。
【维也纳2011】首演四对舞_哔哩哔哩_bilibili
而取材自其他音乐家作品的四对舞似乎更多一些,一般是对一些著名音乐家新作品的改编,在那个信息交流比较困难的时代,这种改编也是对其他音乐家的一种引荐和支持。当然在现在这个讲究版权的时代,这种做法无疑是侵犯了版权。比如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旋律”四对舞和“新旋律”四对舞,都是取材自意大利音乐家的歌剧。这类比较著名的曲子有小约翰·施特劳斯改编自奥芬巴赫作品的“奥菲欧”四对舞(Orpheus-Quadrille),爱德华·施特劳斯改编自比才作品的“卡门”四对舞(Carmen-Quadrille),甚至爱德华还根据小约翰的轻歌剧《蝙蝠》改编创作了“蝙蝠”四对舞。
改编奥芬·巴赫 康康舞曲 约翰·施特劳斯 奥菲欧四对舞 作品236号 2008维也纳新年音乐会_哔哩哔哩_bilibili
约翰 施特劳斯 - 蝙蝠四对舞舞曲 - Fledermaus; Quadrille; op. 363 指挥 马泽尔(1999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_哔哩哔哩_bilibili
来源:凡人学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