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行股票市价8块5,财政部偏要花9块2毛7抢购!"——当这条消息在股民群里炸开时,韭菜们集体陷入魔幻现实主义狂欢。有人惊呼"国家队在玩倒贴式炒股",有人调侃"原来国有资产是这么增值的",更有人连夜翻出《资本论》寻找答案。这魔幻一幕,就发生在今天下午四大行集体
中国烟草+中移动跨界救市:这场金融大戏比电视剧还魔幻。
国家队5000亿暴力护盘!银行股的春天还是资本的游戏?
从注资四大行看中美金融战:我们正在重走日本老路?
5200亿注资暗藏玄机:烟民的钱包正在拯救中国经济。
73折买银行净资产!财政部这波操作打了谁的脸?
"建行股票市价8块5,财政部偏要花9块2毛7抢购!"——当这条消息在股民群里炸开时,韭菜们集体陷入魔幻现实主义狂欢。有人惊呼"国家队在玩倒贴式炒股",有人调侃"原来国有资产是这么增值的",更有人连夜翻出《资本论》寻找答案。这魔幻一幕,就发生在今天下午四大行集体官宣的5000亿定增计划中。
在A股银行板块集体破净的今天(建行市净率0.68倍,中行0.62倍),这场"溢价定增"的资本大戏堪称金融界的《奥本海默》。
建行每股净资产12.65元,财政部却以73折的"骨折价"抄底,看似捡漏实则暗藏玄机——这相当于在劳斯莱斯4S店用五菱宏光的预算提车
邮储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9.56%,距离监管红线仅1.06个百分点,却敢接1300亿注资,活像考前突击的学生狂吞"记忆面包"
中国烟草豪掷45亿跟投交行,烟民们贡献的万亿税收开始反向哺育金融系统,堪称现代版"以毒攻毒"
这场资本盛宴最吊诡之处在于:明明该警惕的"抽血"行为,硬是被包装成重大利好。就像给ICU病人插满呼吸机,然后宣布他要参加铁人三项。
当专家们忙着解读"增强信贷能力"时,三个隐藏剧本正在悄然展开:
地产拆弹部队:在中部某省,建行拿着新到账的1050亿,正在给烂尾楼项目发放"复活药剂"。某头部房企的美元债利率从7%被砍到4.5%,保交楼专项授信占到当地贷款总量的15%,活脱脱上演现实版《救楼英雄传》
地方债乾坤大挪移:西南某城投平台的8%高息非标,正被交行用注资资金置换成5%的低息贷款。这波操作堪比给高血压患者换血,既降了风险又续了命
科技突围弹药库:邮储银行拿到中移动的注资后,给某光伏龙头开出50亿十年期贷款,利率比房贷还低。这哪里是放贷?分明是在新能源战场架设金融炮台
这场注资的本质,是把银行系统改造成"金融变形金刚"——既能当救火队扑灭债务危机,又能做播种机培育新质生产力。
四大行拿到5000亿弹药后,中小银行的生存空间正在急速坍缩:
某城商行信贷部主管私下吐槽:"他们资本充足率随便涨1%,就够我们放十年贷款"
东部某农商行被迫祭出"存款送猪肉"的揽储奇招,活生生把银行网点变成菜市场
民营资本彻底出局:定增名单里清一色"中字头",连跟投资格都被中国烟草、中移动包圆,民营机构连入场当配角的资格都没有
更魔幻的是资本传导链:云南烟农种出的烟叶,经过中国烟草的加工销售,最终化作交行的定增资金,再变成长三角科技园的贷款——这波产融协同,让尼古丁和芯片实现了量子纠缠。
当我们在搞"特色注资"时,全球银行业正上演冰火两重天:
华尔街的傲慢:摩根大通市净率1.6倍仍嫌低,CEO戴蒙叫嚣"银行股被严重低估"
东京的教训:90年代日本银行注资后,催生出大量"僵尸企业",最终陷入失去的三十年
法兰克福的怪圈:欧洲央行直接注资引发负利率旋涡,存钱反而要倒贴管理费
反观我们的操作:用特别国债注资,既不计入财政赤字,又能绕过巴塞尔协议——这波金融创新,让西方同行直呼"看不懂但大受震撼"。
手握5000亿筹码的银行股,正在上演价值迷局:
股息率诱惑:建行5%的股息率看似香甜,但要知道其净息差已跌破1.6%生死线,这红利能吃多久?
信贷扩张悖论:注资提升1%资本充足率,意味着必须多放出1.4万亿贷款。可当前企业贷款需求指数连续6季度下滑,这钱难道要借给ChatGPT?
分红绑架困局:30%强制分红率让银行在"讨好股东"和"补充资本"间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恶性循环
某私募大佬的比喻一针见血:"这就像给马拉松选手注射兴奋剂,短期能冲名次,长期伤的是根基。"
当特别国债资金在金融系统空转时,三个致命问题浮出水面:
钱从哪来?2025年特别国债到期需偿还本息,是否意味着未来要加税或通胀?
钱到哪去?某中部县城用注资资金给僵尸企业续命,这种"打营养针维持植物人"的操作能持续多久?
代价谁付?95后职场新人每月996挣的个税,可能正在填补二十年前地方债的窟窿
正如某经济学家在酒局上的醉话:"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早已在资产负债表中标好了价格。"
5万亿信贷洪水:按10倍杠杆估算,5000亿注资将撬动5万亿新增贷款
73折国资大甩卖:建行定增价较净资产折价27%,创近十年最大折扣
1.06%生死线:邮储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距离监管红线仅差1.06个百分点
300亿外资大逃亡:2024Q4北向资金减持国有大行超300亿元
面对这场资本狂欢,散户需牢记三条生存法则:
警惕估值幻觉:市净率0.6倍≠便宜,可能是价值陷阱
看透政策底牌:注资不是免费午餐,而是以时间换空间的债务魔术
守住能力边界:当游戏规则制定者亲自下场时,普通玩家最好的策略是围观
毕竟在金融战场上,看得见的红利往往标着看不见的价码。这场5000亿的资本盛宴,究竟是银行业的涅槃重生,还是新一轮资源错配的开始?时间会给出答案,但韭菜们的钱包等不起。
来源:破局者Bre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