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的兄长蔡莫、嫂嫂慧娘瞧了极其眼馋。慧娘就让蔡莫也去跟蔡伦学习造纸之术。然而蔡莫的毅力不足,技艺尚未精通就匆匆忙忙自行开设了一家造纸铺子。
为何会存在“烧纸钱”的情况?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之术后,买卖昌盛,为其获取诸多钱财。
他的兄长蔡莫、嫂嫂慧娘瞧了极其眼馋。慧娘就让蔡莫也去跟蔡伦学习造纸之术。然而蔡莫的毅力不足,技艺尚未精通就匆匆忙忙自行开设了一家造纸铺子。
结果所造出的纸张质量粗劣,无人问津,这夫妻俩对着满屋子的纸张忧心忡忡。最终,慧娘想到了一个妙招,便凑到蔡莫耳边,这般那般地教导了一番。
就在这天夜晚,邻里们忽然听到蔡莫家中传出了悲声痛哭的声响。众人赶忙过去一探究竟,才知晓慧娘昨夜猝然离世。
次日黎明,蔡莫当着邻里的面,在慧娘的棺椁前哭得悲痛欲绝。一边哀诉,一边焚烧冥币。烧着烧着,忽然听到棺材之中传来响动。过了片刻,又听到慧娘的声音从里面呼喊着:“开门,赶快开门,我归来了。”
众人都惊愣住了,最后总算鼓足勇气打开棺盖。慧娘就蹦了出来,告知邻里,她死后抵达了阴曹地府,阎王令她推磨遭受苦难。
因为蔡莫烧给她大量纸钱,所以小鬼们都争抢着替她推磨。她又将钱交给阎王,阎王就放她回来了。蔡莫故意问道:“我未曾给你送钱呀?”慧娘就指着燃烧的火堆讲道:“那便是钱呐!阴曹地府是以纸充当钱的。”
蔡莫一听,即刻就去抱了两大捆的纸来焚烧,说是让阴曹地府的爹娘少受些磨难。邻里看到这般情形,发现冥币有如此大的效用,于是人人都掏钱来购买蔡莫所造的纸。
消息传播开来后,没过几日,蔡莫家的纸全部售罄了。
由于慧娘还魂的这日是农历七月十五,所以每逢此日,人们都会为祖先燃香烧纸钱。这风俗一直延续至今。
据说,在古代有一位秀才,唤作辛孝堂。他家中极度贫寒,母亲亡故后连一副棺材都购置不起,只得将遗体搁置在家中。
有一回,一位挚友询问他,为何不将母亲的遗体安葬,他着实难以启齿说是由于没钱葬母,只能说道:“母亲乃是我唯一的亲人,我们相互依靠共度了数十载,如今母亲离世 了,可我着实不舍得她离去,我想留她于家中,多陪伴她一些时日,尽尽我的孝道。”
挚友认为他所言在理,他的确是一位孝顺之子。此事传播开来后,人们纷纷效仿,亲人过世后,都尽量将遗体停留在家中,时间越久,越用以表明孝心。
有一日,县令的母亲亡故了,正值气候酷热,放置在家中是不适宜的,不放置一段时间,又惧怕手下之人说他不孝,思来想去,便打算把老母的遗体放置到寺庙里去让和尚看守,时常去看看同样尽了孝心。
于是将遗体抬进了寺庙,对主持说道“老夫人一生笃信佛教,抬到庙里更利于超度。”老和尚整日忙于佛事,没有时间看管尸首,便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小和尚。
小和尚陪伴着亡者着实惊恐,两日过后,亡者躯体散出的异味让他难以忍受,便拖来一些禾草在屋内焚烧,用以减轻些许秽气。禾草燃尽了,天色依旧未明,小和尚又寻了些黄裱接着燃烧。
燃至天明时分,师父伴随县令而至,问他烧黄裱作甚。吓得小和尚弥瞠目结舌,老和尚赶忙说道:“大人,此并非烧黄裱,乃是为老太太往阴曹地府送财,只因阴曹地府所用之财,皆为阳世的纸张。”
自此,众人笃信纸钱即为阴世之财。为了抒发对逝者的追思,众人时常焚烧纸钱赠予亡者之灵。如今已然成为习俗。
来源:业余小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