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意大利人就琢磨过这事儿,他们找了125个六十五到八十五岁还健健康康的男人,看他们的血型,结果A型血的占大头,似乎长寿跟A型有点缘分。
血型这事儿,从小我们就知道分A、B、AB、O四种,输血时候得对上号,不然麻烦大。
但谁想过,它可能还跟活多久沾边?网上总有说法,O型血的人命硬,能活到八十七岁,A型血的就短些,才六十出头。
听着挺玄乎,可仔细挖挖背后的研究,你会发现没那么简单。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意大利人就琢磨过这事儿,他们找了125个六十五到八十五岁还健健康康的男人,看他们的血型,结果A型血的占大头,似乎长寿跟A型有点缘分。
但没几年,丹麦那边又查了100个九十岁以上的老寿星,发现ABO血型跟寿命压根没啥联系。
再后来,日本科学家不甘示弱,调查了269个百岁老人,B型血的比例居然高达29.4%,这让B型血的朋友们心里乐开了花。 可美国人十年后跟进,又得出相反结论,说O型血才更靠谱。
这些国家的研究就像打太极,你推我挡,谁也说服不了谁。
1981年长春那边查了九十岁以上的老人,A型血多,O型血反而少。 2001年又看维吾尔族的长寿老人,B型最多,其次AB型、A型,O型垫底。 这不就乱套了?说明血型跟寿命的联系,远没到板上钉钉的地步。
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大概因为血型影响身体对某些病的抵抗力。
拿O型血来说,好些研究都夸它心血管方面有优势。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2年汇总了两项长期研究,追踪近九万人二十年,发现AB型血心脏病风险比O型高23%,B型高11%,A型高5%。 O型血不容易得心脏病,这点在寿命上可能加分。
另一个角度,O型血凝血因子低,血栓风险小。维也纳大学的研究纳入了1700多癌症患者,平均岁数六十一岁,跟访两年,发现O型血静脉血栓风险比非O型低33%。 美国那边也跟了九万人二十年,AB型和B型中风风险比O型分别高26%和15%。
所以O型血在防血栓、防中风上占便宜,心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头号杀手,这能间接拉长寿命。
但O型血也不是万能的。它对消化性溃疡敏感,风险是其他血型的1.5到2倍,因为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 而且在一些长寿调查里,O型血比例不高。比如长春那次,O型就下降了。
网上常说O型平均活到87岁,这源自美国一份5000人问卷,O型最长寿。 可这数据老了点,2015年一份报告《The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blood types》也提O型血栓风险低,但同时指出研究结果矛盾,有的说B型长寿,有的说B型早亡。
转到A型血,常被说成最短命的,平均62岁。 为什么?因为它跟癌症、心血管病挂钩。
《美国流行病学杂志》研究显示,A型血患癌风险高20%,AB型胃癌风险比B型或O型高。 2022年《神经病学》杂志整合1.7万中风患者和近60万健康人数据,A型血18到59岁缺血性中风风险比非A型高16%,O型最低,低12%。
中国阜外医院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查了898个疑似冠心病患者,A型确诊率57.1%,高于平均47.3%,可能因为胆固醇高。 2014年台湾研究34万健康人,A型血胃癌风险和死亡率高,非O型胰腺癌风险高。 不过A型也有好处,胃酸少,胃酸病风险低。
B型血呢,平均77岁,在癌症上有点优势。上海从1986年起招了1.8万志愿者,25年跟访,B型比A型胃癌风险低25%,结直肠癌低22%。 美国10万人研究,B型膀胱癌风险比A型低36%。 B型血抗原跟肿瘤风险低相关,在肝癌、胃癌、肠癌上都比A型低。
AB型血,平均70岁,常被说成最复杂。意大利国家血液中心研究,AB型血栓风险比O型高4%,脑卒中高20%。 佛蒙特大学医学院跟了3万人5.8年,AB型卒中风险比O型高83%。
癌症上,AB型胃癌和结直肠癌比A型低24%和32%,但肝癌风险比非AB型高42%。 免疫系统复杂,易得红斑狼疮、类风湿。
在长寿研究里,AB型有时排第二,如维吾尔族。 丹麦研究说无相关。 AB型血的朋友,心血管得特别留意。
这些研究告诉我们,血型跟寿命有相关,但只是冰山一角。基因影响寿命30%,剩下70%是环境、生活习惯。
血型决定性格的说法,更是日本学者胡扯,性格一半遗传一半后天,双胞胎相似度才50%。 滴血认亲也没科学,渗透压让血融,不分亲疏。
别纠结血型,管好自己日子,才是真长寿之道。
来源:小春健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