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南城市学院“红色血脉,薪火‘乡’传”实践团在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立足本土红色资源,以“溯先驱、访党员,传薪火”三环联动:深入乡村调研,挖掘基层党支部和党员的初心故事,将这些触手可及的素材整合为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并制作红色思政微课,进行线
金家堤党支部的故事,如同一首激昂的赞歌,唱响了百年征程的辉煌。在这里,能看到“三牛”精神的传承与发展,看到从建立农村党支部到推动乡村振兴的光辉历程。
湖南城市学院“红色血脉,薪火‘乡’传”实践团在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立足本土红色资源,以“溯先驱、访党员,传薪火”三环联动:深入乡村调研,挖掘基层党支部和党员的初心故事,将这些触手可及的素材整合为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并制作红色思政微课,进行线上传播,用数字方式把从革命先锋到新时代奋斗者的红色基因串珠成链。
创新传播平台,拓展思政教育维度
从金家堤红色热土上的辛勤耕耘到清溪村文学沃野的扎根创作,从社区邻里“最后一公里”的和谐大合唱到湖湘大地“三高四新”奋进新蓝图,实践团以社会为课堂,将社区、乡村的实践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拓展和优化。
团队成员在实践中学习、在调研中思考,将鲜活的社会实践转化为教学内容,通过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使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此外,实践团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以自主打造的 “薪火青声” 宣传矩阵为核心阵地,巧妙实现线下实践成果向线上思政教育资源的转化。团队深耕内容创作,围绕红色主题,立足省情实际精心打造“家乡红旅我来说”“湘土新篇——100个村支部的振兴故事”“青话‘三高四新’”等多元系列作品。
这种 “线下实践筑基、线上传播拓面” 的模式,不仅让实践成果突破地域与时间限制,更让思政教育内容以年轻化、场景化的方式触达广大受众,有效提升了红色文化与思政理念的传播渗透率和影响力,真正让 “青声” 传得开、“薪火” 燃得旺。
传承红色基因,彰显思政教育实效
2025年的“三下乡”活动中,实践团通过行走的“云课堂”,将红色文化以更生动、更贴近青年的方式呈现。团队成员在调研中深化认知,在传播中践行担当,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这一实践不仅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更成为学校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典范,为新时代思政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创新模式。
通过深挖“身边事”、搭建“云课堂”,实践团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光芒,为青年学子筑牢信仰之基,为思政教育向“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发展提供了生动范本。
来源:薪火青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