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川税务:税润仡乡,共育民族村寨振兴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30 17:57 2

摘要:在黔北群山深处,洪渡河如同一条碧玉丝带,串联起仡佬族千年文明的密码。这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龙潭,也是税务部门“税惠护航”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样本。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务川自治县税务局通过精准施策、优化服务,让这座沉睡的古寨在文化传承与现代发展中找到平衡点,走

在黔北群山深处,洪渡河如同一条碧玉丝带,串联起仡佬族千年文明的密码。这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龙潭,也是税务部门“税惠护航”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样本。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务川自治县税务局通过精准施策、优化服务,让这座沉睡的古寨在文化传承与现代发展中找到平衡点,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文化瑰宝“活”起来,税收优惠赋能非遗传承

走进龙潭古寨,青石板路上飘散着酸汤的香气,木质建筑上的傩戏脸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三幺台”宴席的九碗十盘正待八方宾客,不少年轻人正在田维江油茶馆品尝、制作遵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仡佬族油茶。“税务部门得知我们在龙潭开设分店,马上提供了一对一的开业辅导,正好解决了我们不知道分店和总店如何申报计税的问题。”油茶馆负责人李园园感慨地说。

据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分局长王治勇介绍,针对龙潭村特色产业,税务部门建立了“一户一档”服务机制,为55家非遗工坊、农家乐等小微企业落实增值税即征即退、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政策,有力支撑了傩戏表演、高台舞狮、塘皮纸制作等13项非遗项目发展。

文旅融合“火”起来,智慧税务服务全域旅游

申佑广场上,身着传统服饰的导游小张正用手机直播:“各位网友,我正在务川龙潭古寨‘村光大道’的现场,氛围十分火爆……”去年全年,龙潭古寨景区共举办“我要上村晚”“村光大道”等各类文体旅活动223场次,“龙水九·务川游”品牌实现扩围。

为助力旅游产业发展,务川自治县税务局组织“青年先锋队”,在活动开展期间实地为商户提供税费咨询服务,在现场对网红主播发放个人所得税政策宣传册,帮助其依法纳税、合规经营,2024年共计到景区开展宣传10余次,服务商户及流动摊贩100余户次,发放各类宣传手册2000余本。

人才振兴“聚”起来,政策护航培育小微企业

在“非遗工坊”,非遗传承人彭冲正在向游客介绍木雕傩戏面具。2012年,彭冲带着外出学习的木雕技术返乡创业,把木雕技术和仡佬族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取得多项荣誉,还带动十余名年轻人返乡就业。“现在很多年轻人对少数民族文化感兴趣,税务部门也对小微企业做了很多辅导,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扎根家乡。”彭冲激动地说。

务川自治县税务局积极同人社部门和农业农村局配合,利用乡村振兴务川远程教学站,向2300余名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人才宣传培训税收业务和税费优惠政策,2024年帮助119户次小微企业获得融资贷款近5000万元。

生态资源“用”起来,绿色税制守护绿水青山

漫步古寨,丹砂矿洞遗址与翠竹幽径相映成趣,在洪渡河畔,遵义贵萤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一块块萤石折射出微光,“2023年我们购进的一台环保设备让我们享受到了加计扣除政策,税务部门还积极辅导我们申报各项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全年共计获得减免200余万元。”该公司办税人员舒兰英说。

沿着洪渡河这条“碧玉带”,卧着一整条氟钡产业链,务川自治县税务局以“税费服务前移聚力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为抓手,深入园区提供“一对一”服务,引导园区企业享受绿色税制福利,助力企业低碳发展。2024年园区多家企业主动购买安装环保设备,建设工业污水处理厂,推进年处理30万吨铝土矿废渣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提升企业绿色发展效能。

夕阳下的龙潭村,金黄色的油菜花和火红的夕阳相映成趣,民宿老板通过“新电子税务局”完成线上申报,非遗工坊的直播间里飘着酥食、麻饼的甜香。这座曾被岁月尘封的古老村落,在税务政策的精准滴灌下,正焕发着前所未有的生机。

“我们将继续深化‘税务+文旅+非遗’融合发展模式,用税收杠杆撬动文化资源转化,让千年古寨成为展示乡村振兴成果的亮丽名片。”务川自治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官承壹说。

通讯员 戴鸿丹 肖军

编辑 潘树涛

二审 邱胜

三审 唐正平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