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然的两个儿子 一个长相酷似父亲爱演戏 一个成导演 长孙也有出息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0 17:51 1

摘要:1947年,23岁的龙潮,和20岁的李默然,先后考入了由我军四野第六纵队政治部宣传队部分人员组成的“东北文协文工团”(全称是东北文艺家协会文艺工作团)。

1947年,23岁的龙潮,和20岁的李默然,先后考入了由我军四野第六纵队政治部宣传队部分人员组成的“东北文协文工团”(全称是东北文艺家协会文艺工作团)。

青春年少时,朝气蓬勃的李默然

但他们当时没想到的是,他们会在四年后结为夫妻。

龙潮原名叫苏玉坤,1924年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一个音乐世家,家境富裕。她从小学音乐,是长春师范大学钢琴专业的高材生。一毕业就遇到“东北文协文工团”面向社会上的知识青年招收人才,于是毅然报考,并一试即中。

而李默然则出生于1927年12月21日,他的原名叫李绍诚,是黑龙江尚志县一面坡镇人。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家里孩子又多(其父母一共生下8个孩子),家境贫寒。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所以李默然只读到小学四年级,就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打工了。

李默然小时候

他进工厂当过童工,在邮局当过搬运工,还在街边卖过烟卷,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也看到了世间的人生百态。他把这一切都记在了心里,对他日后从事艺术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李默然打小就喜欢演戏,并颇具天赋。所以他在牡丹江邮局工作期间,就被单位上的业余话剧团选中,开始有了舞台表演经验。

1947年,当四野第六纵队政治部宣传队来到哈尔滨创办“东北文协文工团”时,李默然一听说招演员,也前来报考。他在此之前已经有过登台机会,再加上他相貌英俊,身材魁梧,所以很受主考官的青睐,将他作为“重点小生”进行培养。

而令李默然欣喜若狂的是,他在“东北文协文工团”,不仅当上了专业演员,而且还赢得了一位“白雪公主”的芳心。

其实李默然和龙潮,两人的差距还蛮大的。首先龙潮比李默然大3岁,其次龙潮的家境比李默然有天壤之别,最关键的是,龙潮的文化程度,更是令李默然望尘莫及。龙潮是正经大学的毕业生,而李默然则只读到小学四年级。

所以最初在龙潮面前,他这个“愣头青”显得有些自卑。

但他还是抑制不住对龙潮这个“小姐姐”的欣赏和喜爱。

他没事总爱往“小姐姐”的身边跑,以“请教”的理由,向“小姐姐”求教各种知识和见解。

龙潮虽出身知识分子家庭,但她身上却没有“娇骄”二字,对李默然这个“小弟弟”,也没有丝毫的轻视和怠慢,反而每次都热情地接待他,耐心地为他解答各种问题。

李默然出演的话剧剧照

李默然虽然小学都没毕业,但他人很聪明,又很好学,而且自制力也很强。他几乎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补课”上,短短的几年时间,他所掌握的知识面,已和龙潮不相上下。

1948年11月,“东北文协文工团”进驻刚刚解放不久的沈阳,李默然和龙潮一同前往。此后不久,“东北文协文工团”改名为“东北文艺工作团”,李默然担任演出科负责人,龙潮担任了乐队队长。两个年轻人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年轻时的李默然

1949年,东北文工团接到了在东北文代会上演出民族歌剧《纪念碑》的任务。李默然在其中出演了男主角的父亲一角。但既然是歌剧,其中就有许多唱段。这可难坏了天生五音不全的李默然。好在有龙潮就在身边,她一字一句地矫正李默然的音准,一遍又一遍地陪他练唱,教他认识五线谱。使得李默然有了很大的改变。

如此一来,李默然去“求教”龙潮的次数就更加“频繁”了。其实从一开始,龙潮就对李默然刻意接近自己的那点小心思“心知肚明”。但那时的年轻人,一切都以事业为重。所以当李默然磕磕巴巴地向龙潮进行表白时,龙潮只说了一句话:等你演好《纪念碑》再说吧。

于是李默然练习得就更加勤勉了。

1949年12月,《纪念碑》的演出大获成功。这下,李默然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向龙潮表达心意了。这时的龙潮被李默然的诚意所打动,再加上这小伙人长得那么帅,对事业也有追求,所以就答应了他的求婚。

1950年9月26日这天是中秋节,在这个阖家欢乐的日子,李默然和龙潮举办了简单的婚礼。从此,两人携手并进,风雨同舟,共同走过了60个春夏秋冬。

李默然、龙潮夫妇和三个孩子合影

两人婚后生下三个孩子,分别是女儿李白苏、大儿子李龙吟、小儿子李龙跃。

2010年9月17日,龙潮因病在沈阳去世,享年86岁。

而两年之后的2012年10月8日,李默然也带着对妻子的无限思念,而在北京病逝,享年85岁。

那么他们的几个孩子,发展情况如何呢?

李默然和龙潮的女儿李白苏从小很有艺术细胞,但她没有像父母那样从事文艺工作,而是成了一名工程师。

但李默然和龙潮的两个儿子,却子承父业,且发展良好,事业有成。

其中大儿子李龙吟长得跟父亲很像,几乎是李默然的翻版,而且越到晚年越像。

李龙吟1953年7月出生于沈阳。他是在辽宁人艺(1951年东北文工团与东北文教队、东北艺音团、东北艺实验话剧团等合并成立了东北人民艺术剧院,1954年改为了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简称辽宁人艺)大院里长大的。

自幼受到母亲的音乐熏陶,和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李龙吟从小对艺术也特别敏感,并对表演有一种特殊的情结。

李默然和儿子李龙吟

大概从心底里,他就想成为像父亲一样的人吧?

所以,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认定自己“长大了不是当演员,也要为演员服务”。

只是他中学毕业的时候,正好赶上“上山下乡”,因此他先去农村插队,然后又到部队当兵。

1975年,他从朋友处得知中央戏剧学院招收工农兵学员的消息,很是兴奋,自信满满地参加考试。可是因为各种原因,未被录取。

当时李默然还给李龙吟写了一封长信,言辞恳切地希望儿子打消当演员的念头。但这并未打消李龙吟想当演员的决心。

1978年,李默然接受了八一厂的邀请,在电影《走在战争前面》中扮演男主角严河。

其中有一场戏,是严河回忆自己还是红军战士的时候,参加战斗的情景。而这个严河青年时代的扮演者,李默然就推荐了自己的儿子李龙吟。导演看李龙吟长得酷似李默然,又有一定的表演才能,于是就采纳了李默然的建议。

我们看李龙吟在《走在战争前面》中的表现,很有几分李默然当年出演《甲午风云》时的气势。

这是李龙吟第一次走上银幕。他由此更加坚定了要当演员的决心。所以他经过努力,终于考上了二炮文工团话剧队,和父亲一样,成为了一名专业演员。

1982年,中央电视台导演蔡晓晴将叶辛的小说《蹉跎岁月》搬上电视荧幕,也选择李龙吟出演其中的男二号肖永川,李龙吟也展示了较为朴实的表演。

李龙吟在《蹉跎岁月》中

1984年,我们在《花园街五号》这部电影中,看到了两对父子档的联袂演出,他们就是李默然李龙吟父子,和庞学勤庞好父子。李龙吟和庞好也同样是扮演各自父亲的青年时代。

左:李默然,右:庞学勤

左:李龙吟,右:庞好

李龙吟在八九十年代,还出演了《林海情》、《海盗》、《故土》、《碧血宝刀》、《大进军》、《荆轲刺秦王》、《光荣街十号》等影视作品。

李龙吟在《荆轲刺秦王》中扮演店主

他在表演上所取得的成就,的确没办法与父亲李默然相比。但看过他的演出之后,我发现他还是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很多经验和技巧,他的表演风格,也与李默然有诸多相似之处。

不过李龙吟从部队转业之后,却没有进入专业院团成为演员,而是选择了从事管理工作。他先后担任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北京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理事、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委员会主任等职。

虽然工作繁忙,但他内心对表演的热爱却丝毫不减,依然每年都会在一些影视、话剧作品中进行客串,有时一年还会演两三部戏。

不过我们发现李龙吟这些年所取得的更大成绩,体现在他的组织能力和文学创作方面。

比如他在担任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委员会主任期间,就提出了许多新的想法。像现在已经成为北京朝阳区地标的798艺术区,他就是最早的倡导者。庞学勤称他为“798现象的始作俑者”。而从2004年开始,每年“五一节”在朝阳公园举办的“朝阳流行音乐周”,也是李龙吟发起创立的。

而在文学创作方面,他也硕果累累,由北京人艺与国家话剧院的演员共同出演的《寻找春柳社》、北京人艺排演的《社区居委会》和新疆话剧团排演的《金色的胡杨》等作品,都是由他担任编剧。

此外,他还创作了大量传记类文学和影评剧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么多年李龙吟一直处于非常勤奋的状态,一方面他想证明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他也想成为父亲的骄傲吧?

左:李默然,右:李龙吟

李龙吟从部队转业后就留在了北京工作,他也将家,安在了北京。他的妻子也是一名演员,婚后生下儿子李唫。

李默然的长孙李唫长大后也成为了一名导演。2010年在北京上演的富有新意的话剧《曹操到》,就是由他所创作的。此外,他还参与执导了《还看球吗》、《城邦恩仇》、《北平的黎明》、《普罗米修斯》等多部剧,并且还成为了北京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李龙吟的发展,显然没有让父母失望。那么他的弟弟李龙跃又有怎样的发展呢?

其实与李龙吟相比,我们对李龙跃的作品,更为熟悉一些。

他也是很早就在父母的影响下,走上艺术创作的道路,进入辽宁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先做摄像师,然后经过努力,成为导演。

李龙跃

做摄像师期间,他参与创作了张慧中执导的《大年初一》,然后在1989年,他执导了由崔景富、方青卓、王巍主演的电视剧《荒野》,播出后曾引起较大反响。

1997年由他执导的《北京往北是北大荒》,是一部非常感人的年代剧,充分展示了几代北大荒人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而他在2011年执导的《城里城外东北人》中,也成功地塑造了农民郑老万以及他的一群儿女的形象,并通过“城里城外”对比的方式,展现了时代的变迁给人们带来的冲击和机遇。

除此之外,李龙跃还执导了《凌河影人》、《跷中情》、《大枣红了》、《国脉风云》等作品。还邀请父亲李默然和王润身、张勇手等老艺术家,共同出演了《光荣街十号》这部讲述军队离休老干部生活、情感、胸襟的电视剧,引发一波“回忆杀”。

《光荣街十号》工作照(右一为李默然)

李龙跃这些年一直坚守在辽宁沈阳,致力于将东北文化发扬光大。如今他早已获得了一级导演的职称。

李默然是我们非常喜爱的表演艺术家、朗诵家,他在《甲午风云》、《兵临城下》、《熊迹》、《检察官》、《花园街五号》、《末代皇帝》(电视剧版)、《铁市长》等影视剧中所塑造的经典角色,是那样的深入人心。

而他的三个儿女也成为他非常优秀的作品。我相信看到他的孩子们所做出的成绩,他也一定会倍感欣慰的吧?

来源:DJ雅清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