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弓形虫是一种寄生在动物体内的原虫,它的终宿主是猫科动物,在猫体内完成繁殖,卵囊可随粪便排出,污染土壤、水源或食物。人类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感染:一是接触被弓形虫卵囊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二是食用未煮熟的肉类,三是孕妇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大多数健康成年人感染后症状轻微,
弓形虫是一种寄生在动物体内的原虫,它的终宿主是猫科动物,在猫体内完成繁殖,卵囊可随粪便排出,污染土壤、水源或食物。人类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感染:一是接触被弓形虫卵囊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二是食用未煮熟的肉类,三是孕妇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大多数健康成年人感染后症状轻微,可能只有轻度发热、乏力或类似感冒的表现,但对于孕妇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弓形虫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如流产、胎儿畸形或脑部、眼部损伤。预防的关键在于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肉,勤洗手,接触猫砂或泥土时要戴手套。
29岁的周颖是一家设计公司的平面设计师,性格温柔细致,从小喜欢小动物,在她租住的公寓里养了三只猫,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抱起猫咪、和它们说话,朋友圈几乎全是猫的照片,家里到处都是猫爬架和玩具。工作之余她生活轻松,常与闺蜜逛街、拍照。一次朋友聚会上,她认识了同样爱宠的赵恒,对方幽默风趣,很快吸引了她,两人很快开始约会,一起看电影、撸猫,感情升温得极快。半年后,他们顺利结婚,婚礼虽简单却充满温馨,周颖觉得自己终于拥有了完整的人生:几只可爱的猫咪,加上温柔可靠的爱人,日子幸福又安稳。
婚后不久,周颖和赵恒开始计划怀孕,全家人都充满期待。然而婆婆很快提出了一个强硬的要求,她听邻居说猫可能携带弓形虫,对孕妇和胎儿都有危险,于是坚决要求他们把猫送走。周颖一听,心里瞬间揪紧,她含着泪据理力争,说自己家的猫从来没出过门,都是打过疫苗、在室内饲养的,怎么会感染弓形虫。可婆婆态度坚定,反复强调这是为了孩子,不容再辩。周颖性格温柔,一向不擅与长辈争执,最后还是拗不过,只能把三只猫含泪送给朋友收养。那天抱着猫咪最后一次亲吻,她的眼泪把毛都打湿了,心里空掉了一块,但为了即将到来的新生命,她只能默默忍下这份心痛。
2022年5月10号,周颖和赵恒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一个健康的男婴在产房里响亮地哭出声来,体重七斤二两,医生连连称赞发育良好。小名是赵恒提前取好的,叫“豆豆”,寓意圆圆满满、平平安安。豆豆从出生起就很健康,吃奶有力,睡眠规律,没多久就会咯咯笑,四个月能抬头,六个月学会翻身,每一步成长都让全家人笑得合不拢嘴,婆婆更是每天围着孩子转,逢人便夸孙子聪明伶俐。周颖在产后虽然一度想起猫咪时会心酸,但随着豆豆一天天长大,笑声充满家里,她渐渐把那份遗憾放下了,婆媳之间因为孩子的到来也消除了隔阂。
2023年1月13号下午,周颖正给8个月的豆豆喂辅食,才吃了两勺,他就扭头推开勺子,奶量比往常少,情绪也明显烦躁。她伸手一摸,额头烫得厉害,耳温枪显示38.2℃。豆豆整个人软趴趴,抱起来时哭声尖锐,贴在肩窝里不停拱动,额头冒着细密的汗珠,小手抓耳朵,脸蛋烧得通红。喝水也只抿了一口就吐出来,连吞咽动作都显得很费劲。周颖赶紧给他物理降温,温水擦身,体温短暂降了一点,可很快又回升。看着数字反复跳动,她心里开始一阵阵发慌。
当晚八点多,周颖给豆豆喂夜奶,他连着两次含住奶嘴就松开,眼神发直,精神明显萎靡。测温已经到39.1℃,小脸涨得通红,四肢烫得惊人,抱在怀里仍不停扭动。哭声尖锐短促,不像平时撒娇,而是带着刺耳的急促。豆豆时不时蜷起小腿,身体拱成一团,像在排斥任何触碰。周颖急忙给他贴退热贴,又用温水擦拭,可体温依旧往上窜。十点钟时温度已逼近39.6℃,豆豆的眼皮沉重得抬不起来,周颖逗着他喊他名字,可他的反应越来越迟缓。
夜里将近十二点,体温跳到了40℃,冷敷仍旧没有作用。豆豆的眼神开始游离,呼吸急促而浅,胸腹起伏凌乱。突然之间,他两眼一翻,口角抽动,四肢跟着一阵一阵地颤抖,短短十几秒又停下,整个小身子陷入了软塌的虚脱。周颖吓得大喊,抱起他时发现小脸已由通红转为灰白,额头湿透,嘴里只剩低微的哼声。她迅速把他侧卧,抹去口里的分泌物,可豆豆再也没睁开眼睛。周颖心慌意乱地喊赵恒拿证件,自己抱着孩子冲出门,急切拨打电话:“我家孩子8个月大,高热抽搐,救护车快点来!”
急诊室里,医生很快接过豆豆,先进行常规检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不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也在正常范围,血沉和C反应蛋白没有明显升高。尿液、粪便常规也未见异常,胸片拍下来肺纹理清晰,没有感染迹象。医生又做了快速流感和腺病毒抗原检测,同样是阴性。体温此时仍在39℃以上,心率加快,但血压和血氧饱和度还算稳定。因为各项指标没能显示明确的病因,医生只能判断是“高热惊厥”,先开了退热药物和补液治疗,并安排继续监护。周颖焦急地守在床边,看着豆豆在药物作用下暂时安静下来,呼吸也平稳了一些,心里却始终悬着,因为没有确切原因,她总觉得问题没有被真正解决。
住院第三天,豆豆原本在退热药作用下体温稳定在37.5℃左右,精神也稍微好转。可当天傍晚,周颖发现他突然又开始哭闹,额头一摸滚烫,体温已经飙到39.8℃。没过多久,豆豆眼皮沉重,叫名字反应迟缓,手脚有一阵阵僵硬,口水顺着嘴角不停流下。周颖吓得按下床边的呼叫铃,值班医生一看情况,脸色立刻紧绷。他复测体温,高烧不退,心率接近每分钟190次,呼吸急促,胸口起伏杂乱。看着豆豆昏沉的眼神和断断续续的抽动,医生心里直冒警铃——这不像单纯的高热惊厥,而是背后有更严重的问题在推进。
医生当即下达紧急检查指令,安排再次抽血,连同脑脊液检查和头颅影像一并进行。血常规依旧无明显感染指标,但脑脊液中出现轻度蛋白升高。与此同时,医生加做了寄生虫相关的血清学检测,很快结果显示弓形虫IgM抗体阳性、IgG滴度显著升高,提示感染。为了排除误差,实验室紧急复核,结果完全一致。头颅MRI也显示双侧脑室周围散在点片状信号异常,符合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感染的表现。主任医师看着化验单,神情凝重地对家属说:“孩子并不是普通的病毒发热,而是感染了弓形虫,已经累及中枢神经。”
周颖整个人愣在原地,脑子里嗡的一声,几乎没听懂医生后面的话。她抱着豆豆,下意识摇头,声音颤抖又急促:“不可能啊,他才八个月大,怎么会得这种病?冬天天气这么冷,他几乎没出过门,都是在家里待着。就算偶尔出门,也是车接车送,到户外我更是随时盯着,从来没有让他靠近过什么动物,连小区里的流浪猫狗都不曾碰过。” 说到这里,她眼泪止不住地涌出来,心里一阵阵发凉,怎么也无法把“弓形虫”这个陌生的病和自己健康的孩子联系在一起。
医生沉默片刻,随即语气放缓:“周女士,您怀孕的时候,有没有接触过猫狗,或者吃过半生不熟的肉类?” 他耐心解释道:“弓形虫并不一定要出生后才感染。孕妇如果在怀孕期间感染,即使自己没有明显症状,弓形虫也可能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影响到孩子的神经系统。很多孩子在出生时看不出异常,但几个月后可能逐渐表现出发热、抽搐,甚至出现视力或智力方面的问题。这种情况就叫做先天性弓形虫感染。”
婆婆和赵恒也匆匆赶到病房,正好听见医生追问孕期接触猫狗的情况。婆婆一时脸色尴尬,低声嘀咕:“我不是早就让把猫都送走了吗……” 赵恒急忙解释,语气里带着焦急:“医生,我们家的三只猫从来没出过门,都是从正规渠道买的,定期打疫苗,也不可能接触外面的东西。再说,在备孕前就已经全部送走了,怀孕以后她根本没再碰过任何动物。饮食我们也特别注意,从来没有生肉,连火锅都要求全熟。她整个孕期都很小心,怎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 说完,他眉头紧锁,眼神里满是疑惑和不安。
医生此时也陷入了困惑,在得知婆婆有时会回乡下后,他谨慎地追问:“阿姨,您在那边有没有接触过猫狗,或者帮人做过农活、摸过生肉之类的情况?这些都可能带来风险。”话音刚落,婆婆的脸色立刻沉下来,声音一下子拔高:“医生,你这是什么意思?我辛辛苦苦照顾他们娘俩,现在你怀疑到我身上来了?我哪有乱碰那些东西!我又不糊涂,知道怀孕的时候要小心,怎么可能做这种害人的事!”医生见她情绪激烈,也只能点头安抚,眉头却锁得更紧,心里的困惑非但没有解开,反而更深了。
婆婆越说越气,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突然转头指向周颖,声音尖锐起来:“还不是你!要不是你以前非要养那几只猫,孩子怎么会得这种病?说到底就是猫带的弓形虫害了他!”周颖被这话噎得脸色惨白,抱着豆豆瑟缩了一下,声音哽咽:“可是怀孕前就送走了,怀孕时我真的没再接触过,它们一直都在室内,从来没出去过,怎么可能感染?” 她声音越来越低,眼泪扑簌簌掉下。赵恒连忙拉住母亲,婆婆却不依不饶,情绪越发激烈,病房里气氛骤然僵硬,三个人你一句我一句,争执声越来越大。周颖泪流满面,赵恒满脸焦躁,婆婆气得直拍大腿。
正当病房里吵得不可开交时,路过的一名感染科专家听见动静,推门走了进来。他没急着插话,而是先听完家属的争执,又仔细翻了翻孩子的病历和检查报告。随后,他语气平稳却带着一丝探究地说:“你们先别吵了,弓形虫感染的来源确实复杂,有时候并不在表面上。”
他坐下后,连续问了几个医生刚刚没有问过的问题:“孕期时,你们有没有注意过……?” “那段时间,家里是不是有人习惯……?” “平常有没有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小动作?”
几个问题一抛出来,周颖、赵恒和婆婆全都愣在原地,脸上的表情由激动转为茫然。那些问题看似毫不起眼,不过是日常生活里再普通不过的细节,他们甚至都从没往“危险”上想过。周颖喃喃地说:“这……这也会有问题吗?我一直以为很正常啊……”病房里一下子安静下来,连婆婆也愣愣地坐下:“大家带娃不都是这样带的吗?我们老家几十年了,所有人都是这样做的,我没想到这个做法竟然会有问题……”
专家摇了摇头,语气平稳却不失锐利:“你们实在是太大意了!虽然正常成年人感染弓形虫可能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孕妇感染弓形虫,很可能导致流产、死产甚至畸形!你们家中虽然没有宠物,也没有在外面接触动物和生肉,但在生活中还是忽略了这一个看似平常的细节,这才导致了孩子感染,落下终身的畸形和残疾啊!”
感染科专家见一家人疑惑不解,便缓缓开口:“其实,问题并不在你们送走的猫,也不在孩子出生后接触过什么动物,而是在孕期的一些生活习惯。”
他盯着周颖,语气郑重:“你怀孕的时候,婆婆是不是常常给你准备新鲜的蔬菜水果,让你多补充维生素?” 周颖点点头:“是啊,婆婆每天都切水果,我也经常生吃西红柿和草莓,觉得健康。” 专家轻轻叹了口气:“弓形虫卵囊可以附着在泥土中,很多蔬菜水果即便看起来干净,清洗不彻底就可能残留,尤其是草莓、提子这种小缝隙多的果子。孕妇一旦吃下去,就可能感染。”
周颖的脸色瞬间变了,喃喃道:“我……我一直以为水果越新鲜越好,就用水冲一冲就吃了……” 赵恒也愣住了,难以置信地说:“我们一直以为只有猫才会传染,没想到是水果。”
专家点头,语气沉重:“这就是弓形虫感染最隐蔽的地方。很多孕妇都以为没接触动物就安全了,但其实,未彻底清洗的瓜果生食,是非常重要的传播途径。”
张居作,陈汉忠,徐君飞.我国弓形虫的感染现状[J].动物医学进展,2008,(07):101-104.DOI:10.16437/j.cnki.1007-5038.2008.07.033.陈昌源.家养宠物与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的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1,(01):76-77.沈继龙,余莉.我国弓形虫病我国弓形虫病流行概况及防治基础研究进展[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9,31(01):71-76.DOI:10.16250/j.32.1374.2019012.(《山东一男婴感染弓形虫,妈妈后悔痛哭:早就有症状,都怪我大意了》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来源:万淼医生一点号